李建成和李世民 本是一对很要的兄弟,却应为竞争皇位而互相残杀,说的恐怕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其中两个儿子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已经形如水火,双方都有致对方于死地的想法,但也在暗中观察,伺机而动。六月的一天,李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喝酒,这兄弟两人早就貌合神离,这酒必定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
作为帝国最强的统帅,李世民当然无所畏惧,他慨然赴会,宴会之上当然需要喝酒,具体我们不清楚李世民喝了多少。但喝完之后,李世民顿感不适,突然捂住胸口痛苦不已,还吐了几升血。
唐朝的一升大致等于现在的600毫升,正常成年男性的血液量大于4800毫升,如果失血超过1000毫升,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超过1500毫升就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面临死亡。
如果李世民吐了两升血,那么就有可能昏迷,李世民善于骑射,所以身体素质应该不错,但如果他吐了三升血,那必定会威胁到生命。
李世民吐血之后,淮安王李神通扶着李世民返回西宫,可见李世民还是可以将就着走的,最起码当时还没有危急到生命。李渊得知此事,训诫李建成:
“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意思是,秦王本来就不善于喝酒,以后你不要再灌他酒了。接着呢, 李渊再以好言相劝,希望李世民能去洛阳,负责陕西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李世民不想去,但李渊态度诚恳,李世民就答应了。
如果李世民真的去了洛阳,这事情也会变得很复杂,李建成、李元吉害怕李世民到了洛阳拥兵自重,随即再次上疏李渊,最终李世民还是留在了长安。
李渊在儿子们中间一直饰演着润滑剂的角色,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所以每次出了事端,李渊都是两边安抚,是既无奈又悲哀。
那么,为什么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李世民却没有死呢?
一、毒酒毒性较小
如果真的是李建成下的毒,那么可能酒中的毒素含量较低,众所周知,李建成这个大哥还是比较厚道的,本来就是天子,不出意外的话,皇帝的位置板上钉钉。但李世民风头太大,党羽众多,李建成对此不得不防。
李元吉和李建成不同,心性阴毒,多次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李建成多次阻止了弟弟的行动,可见李建成心还是太软。
史料记载: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我们可以猜测,这次毒酒事件,很可能李建成顾忌到兄弟感情,在酒中下的毒分量不够。换言之他这可能只想致残李世民,或者让李世民丧失行动能力,以此来解决皇位的争端。如果酒中毒素含量不高,那么李世民自然不会被毒死。
二、李世民之前有所准备,喝得很少
在外人看来,太子和秦王的矛盾早已明火执仗,那么当事人必定会更加小心。在矛盾激化的前夕,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以李世民的城府,难道猜不出这次宴会有诈?
在此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曾和皇帝一同打猎,李建成就送给李世民一匹未驯服的胡马,想以此胡马摔死李世民。李世民艺高人胆大,虽然这匹烈马多次将李世民甩下来,但李世民凭借高超的驭马功底,没有伤到分毫。
这次宴会中,李世民必定也是做了相应的准备的,太子的酒当然必须喝,但李世民可以借酒量不高为由,少喝一点,不论什么毒,摄入量降低,毒性也会相对小一些。
毕竟李世民也熟读史书,鸿门宴的故事,还是听过很多次的。
三、李世民说谎,演戏

这一切也可能是李世民演的一出戏,目的则是继续抹黑太子,在李渊面前彻底揭开太子伪善的面具,借此诋毁对手。也就说是,李建成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在酒中下毒,李建成顾忌很多,如果李世民死在了太子府中,那么这事情很难解释清楚。
在太子府中杀掉李世民,可谓是敌伤一千,自损八百,对于一向以仁厚自居的李建成而言,是不屑于用这种低劣手段的。
李世民凭借高超的演技,还自带血包,等到时机成熟,捂住胸口,将血包刺破,喷出鲜血,搞成一场中毒事件。
那么李世民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方面的确是要给李建成造成一些麻烦,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李渊都是偏向李建成的,这对李建成造成的麻烦比较有限。
史料记载: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另一方面,李世民很可能借此想退守洛阳,以洛阳为跳板,再做打算。毕竟当时太子、齐王的实力要强于李世民,李世民虽说身为帝国最强统帅,但不领兵的情况下,李世民也没有兵权。对于逐步恶劣的形势,如果能以洛阳为根基,或许还能跟太子集团一争高下。
四、李世民胡编的
按常理来讲,本朝皇帝是不允许看本朝的起居注的,但到了这李世民这里却给改了。李世民贵为天子,他就是制定规则的人,所以他执意要看,那也没有人管得了。
李世民曾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过:

“朕有不对的地方,是不是也记在其中?”
褚遂良回道:
“臣职责所在,不敢不记。”
贵为天子的李世民富有四海,他最为关注的就是名声,有时候,古人对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所以很可能为了好名声,李世民修改了史书。
就好比玄武门之变的记载,很多事件都相互矛盾,李世民一身好功夫,却在玄武门当天被李元吉用弓弦勒颈,差点被勒死。李世民可是提前埋伏好了,而李建成是毫无防备,这其中难免还有篡改的成分。
李建成下毒这件事,很可能就是李世民杜撰的,或许根本就没有此事,写此为了就是增加李建成的恶名,借此降低他杀兄逼父的罪恶感。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血雨腥风中的生存智慧:千金公主自降身份拜武则天为母的深层动因公元688年,武周王朝的铁血清洗席卷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起兵失败自刎,越王李贞服毒身亡,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五位李渊子女相继被迫自杀。这场政治风暴中,唐高祖...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宗室权臣的生存智慧:李神符如何在权力漩涡中全身而退在中国历史上,皇权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但唐朝宗室李神符却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在玄武门之变的腥风血雨中全身而退,最终以七十三岁高龄善终。这位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