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在看这个越南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越南的皇帝有一位叫阮福膺禛的,话说他当了3天皇帝之后就被废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还是值得一探究竟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依的邻邦,越南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原王朝的领土或藩属国,在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深受中国影响,并经常自诩为“小中华”。不仅如此,跟古代中国的情况一样,越南改朝换代的现象也相当频繁,有很多帝王上台没多久便遭遇被杀或被废的下场,其中最“短命”者,正是仅做了3天皇帝的育德帝阮福膺禛。
在介绍阮福膺禛的生平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越南的历史。自从秦始皇派兵平定百越开始,越南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中国的领土,直到五代十国中期,当地军阀吴权反抗南汉成功,越南才开始走上独立的道路。此后千余年间(938-1955年),越南先后经历吴朝、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阮朝(1802-1955年)等8个时代,而阮福膺禛正是阮朝第5任皇帝。
阮福膺禛,原名阮福膺,是嗣德帝阮福时的侄儿,建瑞公阮福洪依的次子。嗣德帝因为没有子嗣,因此最初将侄儿阮福膺豉(坚太王阮福洪侅的长子)收为养子。不过,嗣德帝由于身体虚弱,非但担心养子太过年幼,一旦自己突然去世,恐怕难以承担重任。正因如此,嗣德帝在考虑再三后,最终在嗣德二十一年(1868年)收养较为年长的阮福膺,将他立为皇长子,并更名为阮福膺禛。
嗣德帝对阮福膺禛寄予厚望,不仅让皇后武氏缘亲自抚养他,而且为养子专设名为“育德堂”的学堂,延请户部主事阮廷就、翰林院编修黄用宾、乂安按察降调裴彩笔等大儒担任师傅,悉心教导他为君之道。不仅如此,鉴于阮福膺禛成年后妻妾成群、子女亦多,嗣德帝还特意为他增加俸禄,以使其免于日用匮乏,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然而,随着阮福膺禛日渐长大,他的表现却让嗣德帝愈发失望。原来,阮福膺禛不仅痴迷女色、荒废学业,并且为人放荡不羁,常常做出违背礼制、令人侧目的举动。例如,嗣德二十四年(1871年)四月二十一日,显宗阮福淍忌日哀思仪式上,阮福膺禛竟然身穿红袴与会,令嗣德帝勃然大怒。阮福膺禛的种种荒唐举动,令嗣德帝既不满又担心,而重臣阮文祥、尊室说也对阮福膺禛颇有微词,由此为日后的大变故埋下伏笔。
嗣德帝虽然对阮福膺禛大为不满,但考虑到太子乃是国家根本,岂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更换的?正因如此,直到嗣德帝去世,阮福膺禛虽然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但却始终能保住储君的位子。不过,嗣德帝毕竟对阮福膺禛不放心,因而在遗诏中加入太子“微有目疾,秘而不宣,久恐不明。性颇好淫,亦大不善”等严厉的字句,希望能起到敲打、警示他的效果。
嗣德三十六年(1883年)六月十六日,嗣德帝病逝,临终前任命宰相陈践诚为辅政大臣,阮文祥、尊室说为同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太子登基、治国。嗣德帝死后,阮福膺禛继承皇位,并准备三日后正式加冕登基。不过,新帝居丧期间不仅脸上毫无悲痛的表情、穿着旧日的绿色衣服,并且大量提拔潜邸亲信出任要职,令群臣在大跌眼镜之余,也难免会心生忧惧。
阮文祥、尊室说原本就反感阮福膺禛,如今又担心自己的职位会被新帝亲信所取代,因而在恐惧情绪的驱使下,最终决定联手发动政变、另立新帝。恰在此时,阮福膺禛在发现嗣德帝遗诏中不利于他的内容后,便请来3位辅政大臣,希望他们在宣读时能够跳过这些语句,陈践诚当场表示同意,而阮文祥、尊室说也假意应允。然而,事情的最终发展,却完成出乎阮福膺禛、陈践诚的预料。
六月二十日,在新帝登基大典上,当陈践诚按照君臣商议好的结果,故意跳过遗诏中不利于阮福膺禛的语句时,阮文祥、尊室说却站出来发难,责备他隐灭先帝遗诏,实属罪大恶极。紧接着,被尊室说提前布置在会场的士兵逮捕阮福膺禛的亲信,并威逼慈裕太后下诏废黜尚未完成登基大典的新帝,改立嗣德帝的幼弟阮福洪佚,是为协和帝。由此,阮福膺禛仅过了3天皇帝瘾便被赶下台,是越南史上最“短命”的帝王。
阮福膺禛下台后,被押回育德堂看管,不久又获得剥夺皇子身份、归宗本家的处罚,并移至太医院监禁。阮福膺禛入狱之初,待遇还不错,但仅过了1年多时间,情况便急速恶化。建福元年(1884年)九月,阮文祥、尊室说以防止阮福膺禛逃跑为由,将他转移至环境恶劣、监管更严的承天府监狱,并授意掌狱官员不给他提供饮食。阮福膺禛饥渴难耐,最终在同月六日饿毙在囚所,年仅32岁。
阮福膺禛虽然没有正式登基,但仍被承认为正统帝王,并且以他当年就读、生活的育德堂为名,被后世称为育德帝。育德帝死后4年,其子阮福宝嶙在法国人的扶持下登基为帝,是为成泰帝。阮福宝嶙登基后,追尊其父为恭惠皇帝(后改为宽仁睿哲静明惠皇帝),庙号恭宗,并将其尸骸迁葬于安陵。至此,阮福膺禛在死去多年后,终于重获帝王应有的待遇。
参考书目
官修史书:《大南实录》,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影印版。
陈仲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 扁鹊三次劝医蔡桓公:一场跨越千年的健康警示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