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乾隆和李卫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多数人关于李卫的印象,应该来自于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剧中的李卫是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到处游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救了雍正,结果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电视剧是艺术,是允许虚构的,李卫确有其人,也的确是雍正时期的官员,但是真实的李卫与电视剧中的他经历不同。
李卫出生于徐州丰县,与刘邦的故乡沛县是邻县,早年的他跟刘邦差不多,也怀才不遇,八股文读得不好,没有办法走科举当官的路,只能在家无所事事。但是和刘邦有所不同的是,李卫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亲是个土豪。
但是再有钱,也不想让儿子这样闲着,怕他在外面闯祸。于是,财大气粗的李父就拿出一笔巨款,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给李卫捐了一个官—五品员外郎。
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中国历代都有花钱买官的政策,清朝自然也不例外。无论哪个朝代,买官是公开透明,明码标价,不能暗箱操作。清朝时期,一个候补县丞(正八品)的标价是3640两;五品员外郎标价是640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320万。没办法,人家不差钱。
需要说明的是,李卫这个官职是虚职。花钱买的官,一般来说都难担任正职,就是为了满足土豪或者富二代的虚荣心。谁知道这个李卫工作能力非常强,除了八股文不行,样样都行。仅仅过了两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这个官职是正五品,等于是官升一级。
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这个官职是正四品,李卫再次升官。 盐是生活必需品,古代盐业是朝廷专卖,利润非常高,高达几十倍。因此盐巴走私非常猖獗,给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李卫上任后,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了走私行为,盐业收入激增。在盐驿道任上,李卫表现突出,政绩斐然。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但是由于李卫工作出色,李卫继续得到重用。雍正二年,他升任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同时还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属于二品官。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仅仅过了一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是从一品官,仅次于一品。李卫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官场人脉;只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高升,成为封疆大吏,官居一品,简直是火箭速度。
李为很长时间主管盐政,这是个肥得流油的美差,没有定力难以抗拒诱惑。可是他不但抵御了诱惑,还加大力度打击食盐走私。几年后,李卫还处理了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案。
鄂尔奇是军队高官,还是八旗子弟,又是清朝名臣鄂尔泰的弟弟,一般人躲都来不及,可是李卫就敢跟他碰他。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不是自己清正廉洁,是不敢这样做的。后来虽然雍正手下留情,没有处理鄂尔奇,但还是表扬了李卫。后来,李卫署理(代理)刑部尚书;之后出任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是大清九大总督之一,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部分,军务政务一肩挑。雍正时期,直隶总督大多兼任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还当过太子太傅。太子太傅是什么,就是太子的老师,辅导太子的。
那么乾隆上台后,又是如何对待李卫的??
李卫在乾隆爷爷康熙、父皇雍正时期都是个合格官员,久经考验,放着这么称职和优秀的官员不用,乾隆就是个傻子。乾隆继位之后,李卫继续担任直隶总督,兼管直隶的河务,期间还处理了亲王诚亲王的护卫侵占农民权益的案件。因为处理得当,李卫受到了乾隆的嘉奖,后来李卫还弹劾了两位腐败高官。不仅如此,康熙还赐予李卫“四团龙补服”一套。
四团龙补服带有龙的图案,虽然不是皇帝穿的,一般人不可以穿;由此可见,这对清朝官员来说,是无上的荣誉。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一岁。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患病期间,乾隆非常关心他的病情,还专门派御医前去诊治。但李卫死了之后,乾隆做了一件事,令人心寒。这众所周知,乾隆喜欢游山玩水,一生曾经几次下江南。有一次,他到了杭州西湖游玩,发现西湖边有一座神像,上书湖山神位。乾隆有点好奇,他走近一看,原来这神像竟然是李卫的。
皇帝死了也很少立神像的,李卫一个大臣竟然擅自设立神像,历史上非常罕见。于是乾隆看到之后怒不可遏:李卫你也嚣张了,仗着父皇对你的恩宠沽名钓誉。朕还以为你是个贤臣,看来全是装的。
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盛怒之下,乾隆下令将神像拆除。神像如果是李卫自己立的,那就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即使是老百姓立的,李卫知道不劝阻,性质也非常严重;如果李卫对此事始终不知情,那就另当别论。清史稿中,乾隆并没有加罪李卫的后人;李卫的5个儿子,都担任了朝廷命官,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他的十几个孙子大多走上仕途。由此可见,乾隆对李卫还是比较客气的。
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康乾盛世中的双子星:雍正与乾隆的治世之道在清朝268年的历史长河中,康雍乾三代君主以134年的统治时长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辉煌。其中,雍正与乾隆这对父子皇帝的治世理念与成就,始终是历史学者争论的焦...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纪晓岚最高职务考据:从一品协办大学士的清代地位与现代职级对照作为乾隆、嘉庆两朝的文化巨擘,纪晓岚的仕途轨迹始终与清代官僚体系紧密交织。其生前最高职务为协办大学士,这一从一品文职不仅奠定了他在学术领域的权威地位,更通过清代...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