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乾隆和李卫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多数人关于李卫的印象,应该来自于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剧中的李卫是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到处游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救了雍正,结果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电视剧是艺术,是允许虚构的,李卫确有其人,也的确是雍正时期的官员,但是真实的李卫与电视剧中的他经历不同。
李卫出生于徐州丰县,与刘邦的故乡沛县是邻县,早年的他跟刘邦差不多,也怀才不遇,八股文读得不好,没有办法走科举当官的路,只能在家无所事事。但是和刘邦有所不同的是,李卫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亲是个土豪。
但是再有钱,也不想让儿子这样闲着,怕他在外面闯祸。于是,财大气粗的李父就拿出一笔巨款,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给李卫捐了一个官—五品员外郎。
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中国历代都有花钱买官的政策,清朝自然也不例外。无论哪个朝代,买官是公开透明,明码标价,不能暗箱操作。清朝时期,一个候补县丞(正八品)的标价是3640两;五品员外郎标价是640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320万。没办法,人家不差钱。
需要说明的是,李卫这个官职是虚职。花钱买的官,一般来说都难担任正职,就是为了满足土豪或者富二代的虚荣心。谁知道这个李卫工作能力非常强,除了八股文不行,样样都行。仅仅过了两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这个官职是正五品,等于是官升一级。
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这个官职是正四品,李卫再次升官。 盐是生活必需品,古代盐业是朝廷专卖,利润非常高,高达几十倍。因此盐巴走私非常猖獗,给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李卫上任后,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了走私行为,盐业收入激增。在盐驿道任上,李卫表现突出,政绩斐然。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但是由于李卫工作出色,李卫继续得到重用。雍正二年,他升任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同时还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属于二品官。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仅仅过了一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是从一品官,仅次于一品。李卫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官场人脉;只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高升,成为封疆大吏,官居一品,简直是火箭速度。
李为很长时间主管盐政,这是个肥得流油的美差,没有定力难以抗拒诱惑。可是他不但抵御了诱惑,还加大力度打击食盐走私。几年后,李卫还处理了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案。
鄂尔奇是军队高官,还是八旗子弟,又是清朝名臣鄂尔泰的弟弟,一般人躲都来不及,可是李卫就敢跟他碰他。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不是自己清正廉洁,是不敢这样做的。后来虽然雍正手下留情,没有处理鄂尔奇,但还是表扬了李卫。后来,李卫署理(代理)刑部尚书;之后出任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是大清九大总督之一,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部分,军务政务一肩挑。雍正时期,直隶总督大多兼任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还当过太子太傅。太子太傅是什么,就是太子的老师,辅导太子的。
那么乾隆上台后,又是如何对待李卫的??
李卫在乾隆爷爷康熙、父皇雍正时期都是个合格官员,久经考验,放着这么称职和优秀的官员不用,乾隆就是个傻子。乾隆继位之后,李卫继续担任直隶总督,兼管直隶的河务,期间还处理了亲王诚亲王的护卫侵占农民权益的案件。因为处理得当,李卫受到了乾隆的嘉奖,后来李卫还弹劾了两位腐败高官。不仅如此,康熙还赐予李卫“四团龙补服”一套。
四团龙补服带有龙的图案,虽然不是皇帝穿的,一般人不可以穿;由此可见,这对清朝官员来说,是无上的荣誉。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一岁。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患病期间,乾隆非常关心他的病情,还专门派御医前去诊治。但李卫死了之后,乾隆做了一件事,令人心寒。这众所周知,乾隆喜欢游山玩水,一生曾经几次下江南。有一次,他到了杭州西湖游玩,发现西湖边有一座神像,上书湖山神位。乾隆有点好奇,他走近一看,原来这神像竟然是李卫的。
皇帝死了也很少立神像的,李卫一个大臣竟然擅自设立神像,历史上非常罕见。于是乾隆看到之后怒不可遏:李卫你也嚣张了,仗着父皇对你的恩宠沽名钓誉。朕还以为你是个贤臣,看来全是装的。
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盛怒之下,乾隆下令将神像拆除。神像如果是李卫自己立的,那就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即使是老百姓立的,李卫知道不劝阻,性质也非常严重;如果李卫对此事始终不知情,那就另当别论。清史稿中,乾隆并没有加罪李卫的后人;李卫的5个儿子,都担任了朝廷命官,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他的十几个孙子大多走上仕途。由此可见,乾隆对李卫还是比较客气的。
在清史研究中,"乾隆是否杀害富察皇后"的争议始终笼罩在野史臆测与正史缄默的矛盾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30 年贵妃:雍正情感世界中的“白月光”在清朝宫廷的权力场与情感荒漠中,年贵妃(敦肃皇贵妃)如同一抹罕见的暖色,成为雍正皇帝一生中唯一被历史明确记载的“偏爱”。她的一生短暂却浓烈,与雍正的纠葛既裹挟着...
雍正如何继位的 敦肃皇贵妃 2025-04-28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雍正改遗诏:真相究竟如何?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的继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学者探讨的焦点。那么,雍正改遗诏这一说法究...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17 乾隆南巡:巡行天下的壮阔之旅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雍正除掉年羹尧真相: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在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案堪称轰动一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年羹尧,这位曾经位极人臣、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被赐自尽的悲惨下场。雍正为何要除掉年羹尧?这背后隐藏...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