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大臣刘琰,因打了妻子,被后主刘禅去职,下狱,斩首示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34年,蜀汉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向向太后祝贺新春,结果竟在皇宫内院中住了一个月才回家,回到家之后,刘琰不由她分说,命令吏卒将胡氏绑了起来,愤怒的质问道:你与皇帝刘禅是否私通?
事情是这样的,建兴十二年正月,刘琰的妻子胡氏按照惯例进宫去向太后祝贺新春,事后,太后留下胡氏在宫中叙旧,结果,胡氏一呆就呆了一个来月,一个月后,胡氏回到家中,便遭到了夫君刘琰的质问,刘琰怀疑她和蜀汉皇帝刘禅私通,便召来吏卒将胡氏捆绑了起来,一顿好打,打完之后,休弃了胡氏,并将她赶了出去。
胡氏挨了一顿打,还收到了休书,悲愤至极,她只身一人来到了廷尉部门,告发了刘琰毒打她的行径,并将他质问的话语,告诉给了廷尉部门的官员们,廷尉部门的官员们发现这个事情牵扯到蜀汉皇帝刘禅,因此不敢擅自处理,便将这个事情上报给了皇帝刘禅。
刘禅知道这个事情,大发雷霆,因为这个事情一旦外传,将会有损他的形象,并且这个事情属于无中生有,属于刘琰个人揣测,极不负责任,于是乎,刘禅当即下令,将刘琰去职,下狱。
刘琰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同宗的亲属,他也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相貌堂堂,仪表端正,擅长交际,因此备受先主刘备的赏识,被委以重任,担任过固陵郡太守等职务,后续,刘备龙御归天,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车骑将军。
刘琰虽然说交际能力很强,但是他的性格太过外向,为人偏执好斗,常常与身边的同僚们斗嘴,吵架。
建兴十年,刘琰跟随诸葛亮在前线作战,在这期间,他与蜀汉大将魏延因为琐事,发生争吵,他的话语尖酸,刻薄,引得魏延想要与之动武,好在诸葛亮及时出来制止劝和,才避免了大事端出现。
后续,诸葛亮当面批评了刘琰,要求他团结好朝中的同僚们,尽心辅佐后主刘禅,而刘琰也很知趣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写了一份检讨信,让诸葛亮检讨自己的错误行径。
诸葛亮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留刘琰在这里,不知道后续还会惹出来什么祸端,就将他遣送回成都,保持其官位不变,刘琰回到成都之后,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被诸葛亮疏远,心中忿忿不平,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将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享受生活上。
他先是娶了年轻貌美的胡氏,然后又大手笔地买来了一批能歌善舞的歌姬,过起了散漫,惬意的小资生活。
在建安十二年正月的一天,刘琰的妻子胡氏按照惯例进宫去向太后祝贺新春,太后见与胡氏一见如故,便留她住下聊天,这一住就是一个月。
等到胡氏一个月归家之后,迎接她的不是夫君刘琰的笑脸,而是一张带着怒意的脸庞,刘琰不由分说的让吏卒将胡氏捆了起来,一顿毒打,这才有了前文的一幕。
最终蜀汉后主刘禅以以“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的罪过,判了刘琰将斩首示众,而这件事情以后,蜀汉朝廷取消了大臣妻子入朝庆贺新春的惯例。
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懂得如何说话,是人这一生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故事里的主人公刘琰很健谈,为人交际能力很强,这是他的优势,但同样也是他的劣势和弊端,因为他说话滔滔不绝,口无遮拦,使得他很容易得罪身边人的,看看和他魏延之间的矛盾,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而作为刘琰的老上级,老同事的诸葛亮,甚至他的这个毛病,因此才让他回成都为官,其实这也是诸葛亮在变相保护于他,因为诸葛亮身边的将领都是脾气很大,得力不饶人的主。
如果让刘琰长期跟随自己从事,他早晚要和这些将领发生冲突和矛盾,这对于蜀汉政权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诸葛亮才在他与魏延冲突之后,让他回成都任职,希望他在成都为官的时间里,能够消磨自己的脾气,让自己稳重一点。
但是事与愿违,刘琰这次在成都招惹的不是官员,而是当今蜀汉后主刘禅,刘琰的话语抹黑了刘禅的形象,对于高高在上的皇权是一种亵渎,因此刘禅才会毫不犹豫地对他下死手,同时,作为刘琰老上司的诸葛亮率军在外北伐,根本无暇刘琰之事,就算知晓此事,由于鞭长莫及,也只能够爱莫能助。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亡国之君的生存智慧:刘禅投降曹魏后的隐忍人生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后主刘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开城投降。这场看似屈辱的抉择,实则是刘禅在绝境中为保全蜀汉遗民性命、延续宗室血脉的无奈之举。从蜀汉皇...
刘禅 2025-09-28 困局中的妥协:刘禅投降的多维透视公元263年冬,当邓艾率领的魏军如幽灵般穿越阴平小道突现成都城下时,蜀汉后主刘禅的抉择彻底改写了三国格局。面对仍有数万守军、粮草充足的成都,这位在位四十年的君主...
刘禅 2025-09-2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永嘉之乱中的刘禅后代:乱世浮沉与家族命运的终结公元311年,匈奴军队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史称“永嘉之乱”。这场战乱不仅终结了西晋王朝,更将无数中原士族卷入生死漩涡。在洛阳陷落的惨剧中,蜀汉后主刘禅的后代成为历...
刘禅 2025-07-31 陈祗算忠臣吗:历史迷雾中的权臣悖论在蜀汉后期波谲云诡的朝堂上,陈祗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被后主刘禅追谥为“忠侯”的尚书令,既因破格提拔姜维北伐、制衡宦官黄皓等举措被部分史家视为“权臣中的能臣...
刘禅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