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神秘背景介绍:三星堆青铜神树为什么禁止展览 ?其实青铜神树很早就被发掘出了,并不是这次在三星堆中的新发现,和《盗墓笔记》里的青铜树也并没有直接关联。但《盗墓笔记》在年轻人圈子里影响比较大,所以大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很正常。青铜神树是国家一级文物,网上传有一种说法,称青铜神树禁止展览,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有关青铜神树的文化寓意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法,但通过推测,我们可以从《山海经》中了解一二。
准确来说,青铜神树并没有禁止展览,而是禁止出国展览。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了八棵青铜树,其中最大的一颗高达近4米,被称为“一号神树”,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据说,青铜神树刚被挖掘出来的时候完全看不出这是树的形状,因为被摧毁得很严重,经过专家10年多的修复,一号神树被还原了,目前它是所有青铜器中体积最庞大的一件。
而这棵树之所以被称为神树,主要还是因为主体的龙的造型,当专家讲神树上的龙修复好了并接上去后,发现这条龙和这棵树的纹理和造型非常吻合,看起来活灵活现。目前神树上共有9只鸟,但是专家们通过专业鉴定认为应该是缺失了一只鸟,而且这只鸟是站立在树的顶端。
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个神树代表的是东方的扶桑树。二号神树因为历史原因仅保留了下半段,所以很多事情都无法推测。古墓中出土了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等物品,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太阳和上天的敬畏,不然也不可能有神坛神树的出现,那这些文物的出现是不是代表当时的人对神话传说中说到的事情是持相信态度的。
从其中一个基座保存较好的青铜神树的造型来看,在神树的基座上有三个像山峰一样的形状,旁边各有一个小人,但小人的双臂有残缺。
虽然小人的双臂有残缺,但是科学家根据三星堆出土的其他文物猜测,它们应该是双手呈怀抱状,怀抱的东西可能是祭祀用品。不过要说明的是,在较为完整的青铜神树上并没有发现这些小人。
神树一共有三层,每层有三个树枝,每个树枝又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树枝上有一个类似于果实一样的基座,基座上站着一只鸟,神树之上一共站立着9只鸟。
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树共有九条树枝,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条自然向下垂的枝条,仿佛在随风飘摆。每条树枝上还绽放出一朵小花,花上站立着小鸟,一共有九个小鸟,也有人说这不是小鸟,而是象征太阳的“金乌”。
这八棵神树出土时已经碎成了上千段,历经了十年时间才把一号神树修复完整,专家表示一号神树缺失了上面的一段,完整的应该为五米左右。专家们还表示,三星堆文明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晚期到商朝时期,延续了大约有一千五百年左右,建造青铜神树这种规模如此宏大的工程,在当时应该是举全国之力才能建成,而且专家们还说,这些青铜树在被掩埋之前就经历了敲砸,焚烧等等,在投入坑中掩埋,把土夯实。
随着青铜神树的掩埋,三星堆文明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那么,当初他们为什么要匆匆掩埋这些神树,究竟是遭受了什么变故,使得整个文明突然消失不见了呢?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扶桑树是十个太阳所居住的地方,一个太阳上天执勤,九个太阳轮流休息,这也正好验证了青铜神树上有九只金乌了。
而且《太平御览·玄中记》记载:“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通三泉”的意思就是说,上通天,下通地,是三界之中的一个通道。综合各文献和传说,有关“扶桑树”的故事是这样的:远古时期,在海内东方,有一棵巨大的树,名为扶桑树。沿着这棵树可以攀登到天上去,所以又名通天神树。
树上常年住着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太阳出去工作,其余九个在树上休息,他们轮流工作。有一天,不知为何,十个太阳一齐飞上了天空,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使地面干旱焦渴,晒焦了庄稼,把求雨的女巫也晒死了,导致空前大旱。民不聊生,人类苦难重重。天帝了解此情后,就派羿去帮助人类。
这就是我们了解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了,就是因为后羿踩在了扶桑树上射日,把扶桑树踩坏了,才导致得不能再连通三界。那么,青铜神树和扶桑树是一回事吗?
首先,扶桑树肯定在后羿射日之前,而后羿射日最早记载在《淮南子》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把射日定位在了五帝之一的尧时期。那么扶桑树的产生肯定在尧时期之前或者同时。那么正好和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时期不谋而合。
青铜神树最上边缺失的那一段应该就是第十个太阳吧,十只金乌一只居上枝,九只居下枝,所有的证据都能对得上。
所以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或许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树。
三星堆文化不仅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堪称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如今时隔34年再度挖掘?细数光怪陆离文明背后的秘密,就来历史资料网。
在商周交替的历史长河中,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以悲壮的命运成为后世传颂的孝子典范。然而,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历史爱好者心头:姬昌与次子姬发皆以“姬”为姓,为何长子...
姬发 姬昌 2025-08-08 周公辅佐的是哪位王?——从历史脉络看周公旦的辅政传奇周公旦,作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思想家,其辅政事迹贯穿周武王、周成王两代君主,不仅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根基,更以“元圣”之名成为后世儒家推崇的典范。...
周公 2025-07-23 周武王的三位兄弟:西周政治棋局中的关键角色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开创西周王朝的基业,其背后离不开家族成员的鼎力支持。在他继位后,通过分封制巩固统治,其中三位亲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被委以重任,成为...
蔡叔 姬发 2025-07-16 伯邑考之名:商周命名传统与家族权力博弈的密码在商周历史的迷雾中,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伯邑考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名字既非简单的“姬考”,也非纯粹的谥号,而是商周时期命名传统、家族地位与权力斗争交...
姬昌 2025-07-15 管仲相齐:春秋霸业背后的君臣传奇“管仲相齐”是春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改革事件之一。齐国在管仲辅佐下,通过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历史进程的核心人物,是齐...
管仲 2025-07-04 盐铁官营:历史阴影下的经济桎梏与社会代价盐铁官营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标志性政策,自春秋管仲提出“官山海”构想,至汉武帝时期全面推行,始终伴随着争议。这一政策通过垄断盐铁资源,短期内充实了国库、削弱了...
管仲 2025-06-23 周赧王无子之谜:末代天子的权力困境与王朝余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周赧王姬延(前315年—前256年在位)的统治堪称周王朝的终章。作为周朝最后一位天子,他的一生与“无子”的谜团交织,成为后世探究东周衰亡的关...
姬延 2025-06-09 权力重构与文明裂变:三监之乱成功后的历史可能性推演公元前1040年的镐京,周公旦握着洛邑规划图的手微微颤抖。管叔鲜在朝歌城头挂起的商王旗帜,不仅撕碎了周初"以殷治殷"的温柔假...
周公 2025-06-06 伯禽守礼与平阳映史:两个典故中的文化密码在历史的长河中,伯禽与平阳的典故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分别承载着西周初年的礼乐传承与千年地名的文化记忆。伯禽以鲁国开国之君的身份,用三年时间推行周礼,奠定了儒家文化...
伯禽 2025-06-05 姜太公辅佐之谜:周文王与周武王双时期的传奇在波澜壮阔的周朝历史画卷中,姜太公(姜尚、吕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其辅佐君王、兴周灭商的事迹流传千古。然而,关于他究竟辅佐的是周文王还是周武王,这一问题常引发...
姜尚 2025-06-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