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权杖什么来历?黄金权杖的主人是谁?说起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黄金杖,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根黄金杖出土于1号祭祀坑,由黄金皮包裹着木杖。在出土的时候,木杖已经完全碳化,只有金皮留了下来。整个手杖杖长1.43米,金皮重463克。金皮一端,雕刻有十分精美的3组图案,为人、鱼、鸟。此杖高贵庄严,立即被命名为“黄金权杖”,并被冠以中华第一杖,与古埃及法老权杖相媲美,一时中外哗然,国人雀跃:“咱也有权杖喽”确实,在此之前,咱只看到过别人家的权杖,就是没看见过咱自家的权杖。

中国有没有权杖?这事本来就没有啥争议的:从三皇五帝起就没有,唐宋元明清都没有。可偏偏有人说有,而且是在三星堆出土这根金杖前就说有
这就叫“学术争议”。持“有权杖”观点的人自有他们的一大套说法:
说:三皇五帝没有,夸父有。《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就有“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这里所说夸父最后临死丟出来的就是生不离手权杖
说:《汉书》记记载汉代有“七十赐杖”。皇帝将手杖赐予七十岁的老人,这是“王杖”,因为王杖上端安有木雕的鸠鸟,也叫“鸠杖”。“鸠杖”是皇帝赐予的信物凭证,持王杖者可以随便出入官府,经商不纳税,若有人辱骂殴打持王杖的老人,就会被处以极刑。这根鸠杖有这么多权利,不叫权杖叫什么
说:各历史阶段都有权杖,在各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址里都出土了各种材质的“杖头”(木质权杖碳化后,留下权杖头部的装饰件)
说:三星堆出土的这一根金杖,就是中国的权杖。从此以后,它就是中国“权杖”的标志
这一路听下来,感觉我们非常有必要先把权杖是啥这个的定义搞清楚,否则会越说越乱的,越说越糊涂

权杖,首先是一种手杖,具有某种权利的象征意义,这就叫权杖
若根据这样的定义,具备这种条件的棍棍就太多了
氏族首领年老体弱,行走时需要一根拐棍,走到哪,那根拐棍就跟到哪,这根拐棍跟这老头形影不离,久而久之它们就合为一体,它跟老头一样,在本氏族里具有了威仪感,就可以算是权杖了
再普通点,一旦老太爷不仅用手里的拐棍走路,还用这根拐棍打小家伙的屁股,这根拐棍,也就符合“权杖”的定义了
更别说汉朝皇帝赐给七十老头的“鸠杖”了,它具有“可以随便出入官府,经商不纳税,若有人辱骂殴打持王杖的老人,就会被处以极刑”等诸多权利,理所当然就是权杖了
这些权杖,都是广义的权杖。对于广义的“权杖”,根本就不需要讨论“有”与“没有”的问题,只要有人,就有广义的权杖。现在的非洲原始部落也有,你家也有一根,捏在你家老爷子手里呢
问题是,我们是在说三星堆,是在说三星堆出土的这个金杖,我们不是在讨论它具备不具备权威性,我们是在讨论它具备什么样的权威,讨论它是不是蜀王的权杖。说得简单点:我们时在讨论一种狭义的权杖、特殊的权杖:
“帝王权利象征的仪式性手杖”
2.1:帝王专有
2.2:代表统治权
2.3:具有唯一性
2.4:至高无上
2.5:具有仪式性
这,才是具有讨论意义的“权杖”,其它那些具有广义权杖意义的棍棒,在狭义的权杖面前,只能叫各种各样的“棍棒”

王,就是可以任性的人,就是可以随便用根拐棍敲敲这个的头,打打那个的屁股。手里拿根棍子做为身份的象征,是世界各地大小王者的共识
中国人就是不一样,中华文化就是不一样。中国人讲究的是含蓄,中国人喜欢内敛,相互凡事多转一个弯,这是中国玉文化熏陶的结果
“君子怀玉”、“君子如玉”。中国历来的王者,首先必须是个如玉的君子。是君子,就没有必要拿根棍棒在手里吓唬人,那叫粗鲁,那不是王道,那叫霸道。既然是霸道,手里拿什么木棍,拿刀拿枪岂不是更威猛
中国的王叫“君王”,君在前,王在后,君子就有君子的样子,挂块美玉于身,上面刻上自己的字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戳一下,“就这了”,君子一样,驷马难追
如此翩翩君子风度,方是天下楷模,哪怕你前身是草莽流寇,一旦上了位,在中国,你就不能一天到晚手里拿根棍棍,不成体统。这就是国情,这就是“中国特色”。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
中国帝王没有权杖
所有帝王墓,无出土权杖
所有古文献,无“权杖”一词
所有帝王绘像,无“权杖”一物
中国帝王的权利象征不是权杖,是玉玺

明确了广义的权杖和侠义的权杖后,关于三星堆的这根金杖是什么,已经很好回答
以广义权杖而言,它是权杖
以狭义权杖而言,它不是权杖
为什么这么武断说它不是权杖呢
4.1、古蜀国属于华夏文化体系,华夏文化体系里,没有狭义“王者权杖”这个东西
4.2、不是出土于王者的墓中。王权象征的权杖,与王一体,王在权杖在。如古埃及法老一样,死后随王下葬
4.3、出土三星堆金杖的地方是祭祀物掩埋坑,所有掩埋物均为祭祀用品,这根金杖不是皇权的象征,是神权的象征,应该是巫师手里的东西,应该叫“神棍”或“黄金神棍”最为准确
我们之所以一见此物,便毫不犹豫地把它命名为“权杖”,是我们大脑中的一部分脑细胞被其它文化侵蚀了,从而产生了小小的文化不自信,失掉了那么一点点自我。明明白白祭祀坑里的神棍,偏偏要往别人家的东西上靠,非要叫上个别人家的名字,才觉得新鲜,这叫病,缺钙

中国的三星堆,从一开始就存在两种歪风邪气
一种是缺乏唯物主义精神的“超文化”,如“外星说”和“史前说”
另一种是“外文化”的“古埃及说”、“苏美特说”
这两种说法都是荒唐可笑的,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三星堆有其自身特点,但处处都是中国文化的烙印,属于中华文化中的一环
三星堆里,没有中华文化说不通的事。
三星堆文化不仅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堪称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如今时隔34年再度挖掘?细数光怪陆离文明背后的秘密,就来历史资料网。
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姜子牙既是商末周初的传奇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信仰中执掌封神榜的“神上之神”。这一双重身份的交织,折射出历史真实与神话想象的深刻互动。一、历...
姜子牙 2025-09-24 武乙与纣王:商朝王权更迭中的血缘纽带与历史转折商朝末年,纣王帝辛的暴虐形象深入人心,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末代君主的统治根基早在三代之前便已埋下裂痕。作为商朝第二十七任君主,武乙不仅是纣王的曾祖父,更是商朝从...
武乙 2025-09-24 苏妲己的最后结局——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作为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王)最宠爱的妃子,苏妲己的形象在历史与文学中始终笼罩着“祸国妖妃”的阴影。从正史记载到民间传说,她的结局被赋予了多重解读,但透过史料碎片...
苏妲己 2025-09-23 姜子牙的子女谱系:从齐国君王到王室姻亲的家族传奇姜子牙(吕尚)作为周朝开国元勋与齐国奠基者,其家族谱系在史书中虽多有模糊记载,但通过《史记》《左传》及后世考证,仍可梳理出其子女的基本脉络。这个跨越商周两代的家...
姜子牙 2025-09-23 伯夷叔齐与商纣王:血缘、伦理与政治的千年对话在商周交替的动荡年代,伯夷、叔齐的名字与商纣王的暴政共同镌刻于历史长卷。这对来自孤竹国的兄弟,以“让国”“叩马谏伐”“不食周粟”的壮举,构建起与商纣王复杂而深刻...
伯夷 商纣王 2025-09-22 帝俊的真实身份:上古神话中的东方天帝与文化密码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帝俊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天帝形象。他既非炎黄世系,也非中原正统,却以《山海经》为核心文献,构建起一个独立于主流神话之外的庞大体系。从东夷部...
帝俊 2025-09-19 齐国第一任国君:姜子牙的传奇与历史真相在中国古代诸侯国的历史长河中,齐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繁荣的经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周代最具影响力的诸侯国之一。而关于齐国首任国君的身份,历史典籍与民间传说交...
姜子牙 2025-09-18 伊尹流放国君:一场跨越千年的权力与道德博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伊尹流放国君太甲的事件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商朝初期的政治天空。这场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商朝的命运,更成为后世探讨权...
伊尹 太甲 2025-09-17 伊尹:从奴隶到圣臣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伊尹以其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和传奇的经历,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他出身卑微却心怀天下,凭借智慧与忠诚,辅佐商汤建立商朝,历经五代君主,为商...
商汤 伊尹 2025-09-16 帝俊与东皇太一:洪荒神话中的双生天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帝俊与东皇太一犹如双子星般闪耀,他们以三足金乌之姿诞生于太阳星,以兄弟之名共同缔造了上古天庭的辉煌。这对神话中的双生天帝,既是权力与荣耀的...
帝俊 2025-09-1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