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曹操女婿何晏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曹操的养子与女婿,何晏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懿为何要诛杀他?
三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两汉大一统下启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变迁总是会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小人物”,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著名的美男子——何晏。
皇亲贵戚,风流名士
何晏,字平叔,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早,被袁绍忽悠着诛杀宦官,结果犹犹豫豫的先被十常侍杀了。之后就是董卓进京,关东联军讨董的局面了。何晏的父亲早亡,曹操任司空时娶其母尹氏,一并收养何晏。
当时秦宜禄之子秦朗也随母亲在公家,与何晏都被曹操宠爱,待他们如自己儿子一样。秦朗性格谨慎,而何晏却无所顾忌,所穿的服饰与世子相类似,所以曹丕非常厌恶他。何晏少年时才能出众,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为妻,但他又好色,所以在魏文帝年间没有任官。
何晏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因此魏明帝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白粉。一次,在夏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傅粉何郎”的典故就此而来。
何晏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与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他认为“道”或“无”能够创造一切,“无”是最根本的,“有”靠“无”才能存在,由此建立起“以无为本”,“贵无”而“贱有”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学说。
风云激荡,身死族灭
曹操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不但娶人妻,连人家的儿子一并收养,并且非常宠爱。当然何晏也是非常有才华的,喜好庄老治学,算是年少成名。曹丕不待见何晏,其子曹叡也认为何晏、丁谧等人浮华不堪大用,所以只是担任一些冗官,但何晏毕竟是皇亲贵戚,而且又娶了公主,所以早早被封为列侯。
239年曹叡驾崩,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曹爽和何晏交好,所以待到曹爽掌权,何晏等人立马鸡犬升天,身居高位。何晏先被授任散骑侍郎,不久后,曹爽转任吏部尚书卢毓为尚书仆射,而让何晏取而代之为吏部尚书、侍中,负责铨选官员。
何晏等依仗曹爽势力,迎合的人升官进职,违抗的人罢黜斥退,朝廷内外都看风向行事,不敢违抗他们的意旨。何晏又割洛阳和野王典农的数百顷桑田和汤沐地作为自己产业,并窃取官物,向其他州郡要求索取,官员都不敢抗逆。247年曹爽采纳何晏等的计谋,把郭太后迁居到永宁宫,并开始独揽朝政大权。
表面退让的司马懿,暗中其实已经准备发动政变。249年,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时,发动政变,曹爽最终向司马懿投降,交出权力。政变发生后,司马懿让何晏参与治理曹爽等人的案子,何晏彻底查办曹爽的党羽,想要以此获免。然而,最终司马懿以谋逆罪将何晏与曹爽等一同诛灭三族。
褒贬不一,影响深远
如何评价何晏,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从史书记载来看,何晏似乎就是夸夸其谈的贵公子,浮华而没什么实际才能,和曹爽沆瀣一气专权乱政,最终被司马懿诛三族似乎也是咎由自取。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由于何晏属于司马家的对立面,所以其被抹黑了。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就认为何晏“于当时朝政,实欲有所更张”,比如与史书中记载不同,有记载说何晏主持选举时“内外众职,各得其才,粲然之美,于斯可观”。说明何晏等人对于朝政,也是有所成就的。
王夫之也认为“何晏、夏侯玄、李丰之死,皆司马氏欲篡而杀之也。”因此,真相究竟如何,实在很难得知,历史毕竟是胜利者所书写的。但无论如何,何晏对后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我们简单列举一下:
第一,何晏是玄学的开创者之一。何晏首创了贵“无”派哲学,由王弼做了完善。学者们认为,贵“无”派哲学不仅标志着魏晋玄学的诞生,而且完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潮从宇宙生成论向本体论转变,更重要的,还为随后的佛教思想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何晏是第一个服用“五石散”的人。何晏说:“服食五石散(寒食散),不只能治病,也觉得精神很清爽。”鲁迅先生在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论述了何晏及之后众多名人服散的情况,认为何晏是服用五石散的始作俑者。
第三,何晏对于魏晋名士风流影响深远。何晏嗑药、熏香、爱美、清谈等等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文人士大夫在魏晋南北朝似乎突然变得阴柔、颓废起来,这也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出现。
其实,客观来说何晏和每个人一样,都是复杂多面的。一方面他才华横溢,也有匡扶朝政的抱负;另一方面,他身上也充满了贵公子的习气,贪婪好色胡作非为。何晏的功过是非不好评论,他似乎只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小人物,但他对后世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钱穆《国史大纲》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
刘启 启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