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子姓,甘氏,名罗,下蔡人。战国时期政治家,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294年,白起出任左庶长,开启了他的封神之路。在他征战的十多个年头里,他一共攻下城池70多座,斩杀敌军110万左右,放眼历史几乎无人能敌。
然而白起虽然勇猛,却被后人称为“杀神”,110万鲜活的生命都死在了他的手中,着实有些残酷。
其实古人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若能通过谈判或者外交手段获得战争的胜利,这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可他们要么是封疆大吏,要么是一代战神,唯独神童甘罗是个例外。
初出茅庐
甘罗12岁时投入吕不韦的门下,不久之后出使赵国,竟然动动嘴皮子就拿回了16座城池。在春秋战国这个弱肉强食,腥风血雨的时代,一个12岁的孩童如何能够从饿狼口中夺食?这真的无法想象。
不过奇怪的是,甘罗拿下城池之后就神秘消失,史书中再也没有了他的踪迹,他去了哪里,为什么他会神秘消失?
虽然人们无法直接从史书中获得答案,但将众多史书拼凑在一起,再加上甘罗墓的发现,或许可以找到甘罗消失的答案。
按照史书记载,发生在甘罗身上的时间线应该是从公元前243年开始,到公元前237年结束。
公元前243年,秦国左丞相甘茂去世,甘茂的孙子甘罗刚满12岁。不过这位神童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尤其擅长奇计而闻名遐迩。吕不韦四处招揽能人,12岁的甘罗就这样进入相府,成为了吕不韦门下的一位客卿。
甘罗能在史书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因为他做对了两件事。
名甲天下
第一件在吕不韦想要攻打赵国的时候,就派遣张唐前往燕国任相国,希望联合燕国一起成事。然而张唐曾经得罪过赵国,被赵国用百里方圆的土地作为赏金来追杀,为此张唐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吕不韦很生气,可也无可奈何。没想到甘罗用白起之死点拨张唐,最终使得张唐心甘情愿前往。
第二件就是被后世称赞的出使赵国事件。当时燕国将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而张唐已经准备去燕国。从这个情况来看,秦燕两国已经达成联盟,只要联合一心东西夹击,就可以将赵国打得满地找牙。
不过甘罗却做了一个损人利己的奇谋,他出卖燕国,假意将燕国太子送回,换取了赵国的5座城池。之后答应赵国袖手旁观不参与燕赵两国的战争,但条件是赵国战胜后需要给秦国部分土地。果然赵国大胜,直接占领了36座城池。最终赵国信守承诺送给了秦国11座城池。
甘罗动动嘴皮子就获得了16座城池,被秦王称赞,同时赐予大量赏赐。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甘罗和秦始皇一个敢去,一个敢用,也体现出了始皇帝唯才是举,不论资排辈的政治智慧。
不过甘罗的事迹到这里就没有记载了,之后和甘罗有关联的,是公元前237年因为嫪毐案件吕不韦被罢相,始皇帝下令驱逐所有客卿的记载。虽然李斯凭借《谏逐客书》挽救了秦国的所有客卿,但吕不韦门下的客卿却必须遣返。
神秘消失
前面说过,甘罗是吕不韦门下的客卿,被视为吕不韦一党,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两个,一个是留在秦国被杀死,第二就是逃出秦国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假设他真的逃走了,那么他会去哪里?《甘氏谱牒》记载,甘罗是楚国下蔡人,也就是如今的安徽颍上县,因为楚国和秦国交好,楚国一定会通缉甘罗,此时甘罗若想返回家乡就必须从赵国南下偷偷回去。
不过奇怪的是,目前全国共发现了12处甘罗墓,地区涉及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广西这七个省份。可如果将所有的古墓位置连在一起会发现,这条路线非常符合秦灭六国的线路。
甘罗从陕西向东逃到河北,最后一路南下并留下了甘罗村等遗迹,最终到达广西,所以甘罗最终应该是死在了广西。至于为何会出现这么多古墓,想必是聪明的甘罗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在沿途修建了坟墓来迷惑秦国的追杀。
虽然从一些细枝末节中可以大致推断出甘罗的行动轨迹,同时似乎是找到了他神秘消失的原因,但甘真的如此吗?《东周列国志》给出了一个更为贴近真相的答案。
书中写道:
“燕太子丹在秦,闻秦之背燕而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恐不得出关,乃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之计。”
换句话说,甘罗和燕太子的交往甚密。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燕太子丹回国几年之后派遣荆轲刺秦。刺杀失败之后,甘罗就成为秦始皇必须除掉的人。如此看来,甘罗是成也燕太子丹,败也燕太子丹。
小结,有因有果
其实回过头来细细品味,神童甘罗虽然奇计频出,但他的内心歹毒,使用的多是顺水推舟、过河拆桥、损人利己以及袖手旁观等卑劣的手段。
始皇帝何等精明之人,甘罗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心机,将来长大必然是个祸害。所以甘罗不论是因为吕不韦还是因为燕太子丹,都是必死的结局。
那么他突然神秘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明朝中央官制:内阁六部制下的权力架构明朝(1368年—1644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中,中央官制以“内阁六部制”为核...
启 2025-09-08 巨然: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宗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长河中,巨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僧人画家,他以独特的江南山水笔墨语言,与师父董源共同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被后世尊为“...
启 2025-09-05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产物”:机械唯物论下的自然与人性之思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星空中,保尔·昂利·霍尔巴赫以“唯物主义的圣经”《自然的体系》为武器,将“人是自然产物”的论断刻入哲学史册。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神学创世论的...
启 2025-09-05 秦始皇对白起的评价:历史语境下的复杂回响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其军事生涯与秦国的崛起轨迹高度重合。从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到鄢郢之战焚毁楚国宗庙,再到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白...
秦始皇陵 白起 2025-09-04 泰伯至寿梦:吴国五百年血脉中的礼让与雄图在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吴国的历史如太湖之水般浩荡绵延。从泰伯“断发文身”建立句吴,到寿梦“始称吴王”开启霸业,这段跨越五百年的传奇,不仅是一部家族传承史,更是...
启 2025-09-04 利玛窦来中国:明末中西文化碰撞的序章1582年8月7日,一艘从葡萄牙里斯本启程的商船缓缓停靠在澳门港。船上走下一位身着黑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30岁的耶稣会士不会想到,他的到来将在中国掀...
利玛窦 启 2025-09-04 燕昭王:战国乱世中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下,燕昭王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用人艺术,将濒临崩溃的燕国推向鼎盛,成为战国史上最具争议性与启示性的君主之一。从即位前的流亡经...
启 2025-09-03 薄皇后与汉景帝:一场被权力裹挟的婚姻悲剧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景帝刘启与薄皇后的婚姻堪称一场充满无奈与悲剧色彩的政治联姻。这段关系不仅折射出皇室婚姻背后的权力博弈,更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
刘启 启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