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谋臣,辅佐他统一天下,因此被朱元璋称赞为当世张良。但刘基最后遭人投毒,不得善终。那刘基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又是被何人害死的呢
一,效力元朝
刘基为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人,自小就聪明好学,被其老师郑复初称为大才。元文宗时刘基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高安县丞,后来升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刘基为人清廉正直,多次弹劾不称职的御史,结果遭到上面的阻挠,于是愤而辞官还乡。刘基回家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星相谶纬之学,因此被名士赵天泽称赞为当世之诸葛亮。
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起兵反元,多次骚扰沿海郡县。元朝江浙行省无法平定方国珍,于是任命刘基为元帅府都事,让他对付方国珍。刘基建议修筑庆元诸城来抵御方国珍,使得方国珍无可奈何,无法轻易攻克沿海郡县。
江浙行省左丞帖里帖木儿想要招抚方国珍,刘基进谏说:“方国珍兄弟是作乱的匪首,不杀他们则无法警戒后人。”方国珍听说此事,于是派人重金贿赂刘基,希望他放自己一马,但被刘基拒绝。方国珍于是派人沿海北上,到大都贿赂朝廷重臣。朝廷于是下诏招安方国珍,授予官职,斥责刘基作威作福,将其囚禁。
方国珍见刘基被囚,于是不再畏惧元朝,更加骄横。江浙行省各地的盗贼也趁机蜂拥而起,搅得各地不得安宁。江浙行省只得释放刘基,让他与行院判石抹宜孙镇守处州,剿灭山贼。经略使李国凤向朝廷上奏刘基剿匪有功,但被方国珍买通的朝廷重臣却只授予刘基总管府判,不让他参预军事。刘基因此辞官回乡,写了《郁离子》,表达自己的志向。
二,投靠朱元璋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下浙东,听闻刘基、宋濂为当世名士,于是派人邀请他们为自己效力。刘基因此投靠朱元璋,为他献上十八条计策。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于是予以厚待。
朱元璋向刘基询问平定天下的策略,刘基回答说:“张士诚目光短浅,只知道割据一方,没有图谋天下的大志,不足忧虑。陈友谅挟持徐寿辉来控制天完,名号不正,又在我们上流,时刻想要消灭我们,所以要先消灭他。陈友谅被消灭,那张士诚就孤立无援,可以一举荡平。然后北上夺取中原,就可以成就帝业。”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让他全力辅佐自己。
三,相助统一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立陈汉。汉军沿江东下,攻克太平、采石矶等地,威胁应天。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对此十分畏惧,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只有刘基沉默不语。朱元璋于是私下召见刘基,让他说出对策。刘基于是说:“主张投降及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
朱元璋问刘基对策,刘基回答说:“陈友谅自视甚高,为人骄纵,只要我军诱敌深入,设下埋伏,就很容易消灭他。天道后起者获胜,取得威信制服敌人以成就王业,就在此一举了。”朱元璋于是采纳刘基的建议,大败陈友谅,战后重赏了他。
陈友谅攻克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抵御,便询问刘基对策。刘基极力赞成出兵抵御,朱元璋于是出兵围攻安庆。安庆城池坚固,朱元璋久攻不下,刘基因此建议他攻打江州,直捣陈友谅老巢。朱元璋攻克江州,陈友谅只得逃回武昌。守卫龙兴的汉将胡美向朱元璋表示投降,希望能够保留他的部属。朱元璋不想答应,但在刘基的建议下同意,因此江西全境归了朱元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苗将蒋英等人刺杀胡大海,背叛朱元璋,骚扰浙东。刘基于是前往平定叛乱,安定浙东。方国珍畏惧刘基,于是向他示好。刘基于是派人劝方国珍归降,他因此向朱元璋称臣。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再次大举讨伐朱元璋,围攻洪都。朱元璋于是派兵救援,采纳刘基建议,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消灭了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封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劝朱元璋制定法律,审理久拖不决的案件,纠正冤假错案,减少杀戮。朱元璋听从,因此少杀了不少人。随后朱元璋派兵消灭张士诚,一统江南。
四,效力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推翻元朝,一统天下。刘基向朱元璋建议说:“宋元两朝因为宽容放纵而丢失天下,现在应该严肃法度。”朱元璋因此让御史揭发弹劾群臣无所回避,若宫中侍卫宦官犯罪则交给皇太子朱标处理,群臣因此畏惧刘基。
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而被治罪,李善长于是为李彬而向刘基求情。刘基拒绝,把此事禀报朱元璋,然后立即在祈雨台前处死李彬。李善长因此对刘基不满,二人于是结怨。李善长在朱元璋面前告发刘基在祈雨台前擅杀大臣,是对皇帝不敬,许多怨恨刘基的人也因此诬陷刘基。刘基上书辩解,称有求雨的方法,朱元璋采纳,但是一直没有下雨。朱元璋因此对刘基有些不满。
五,试探刘基
朱元璋对丞相李善长不满,于是下诏责备,刘基因此为李善长求情,说他立有大功。朱元璋于是问刘基说:“他几次要害你,你为何还要为他求情,不如你来做宰相。”刘基回答说:“这恐怕不行,宰相好比支撑房梁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子一定会倒塌。”
李善长告老还乡,朱元璋于是想任命杨宪为宰相。刘基虽然与杨宪交好,但却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杨宪虽有才能,但气量狭小,不适合当宰相。朱元璋于是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认为他的气量比杨宪还小,更不适合。朱元璋接着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认为胡惟庸更不行。
朱元璋因此说:“恐怕只有先生才能当我的宰相。”刘基回答说:“我过于嫉恶如仇,又无法处理好繁杂的事务,恐怕会辜负陛下所托。天下人才很多,陛下留心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当宰相。”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刘基为诚意伯。不久刘基告老还乡,隐居深山,不与外人来往。
刘基因为谈洋是方国珍叛乱的巢穴,因此向朝廷请求在当地设立巡检司守卫。左丞胡惟庸与李善长要好,嫉恨刘基,因此指使手下告发刘基图谋不轨,想占有有帝王之气的谈洋。朱元璋对此半信半疑,于是下令剥夺刘基的俸禄,刘基因此入京请罪。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病重,胡惟庸派医生探望,命其暗中下毒毒害。刘基病情因此日渐加重,不久病逝。
五,被害疑云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明史·刘基传)
刘基为明朝名臣,最后被毒杀身亡,因此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被胡惟庸毒死,有人说是被朱元璋害死,有人说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毒杀身亡,船长认为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杀害刘基的可能性较大。
首先刘基为大明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且为人低调,行事谨慎,不结党营私。朱元璋没有任何杀刘基的借口,所以不能直接动手,必须借助与其不和的淮西集团,借他们的刀除掉刘基。另外刘基为明朝立下大功,但朱元璋只封了他一个伯爵,表明朱元璋对刘基并不完全信任。
其次朱元璋知道刘基与李善长不和,所以重用淮西集团的胡惟庸。胡惟庸被李善长一路提拔,对其十分感激,而刘基与李善长不和,给了胡惟庸下手的动机。同时胡惟庸贪图权势,为了独揽相权,必然要铲掉浙东集团的刘基,以消除浙东集团对自己的威胁。
最后胡惟庸毒害刘基时,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正是他借胡惟庸之手除掉了刘基。目的一方面是除掉刘基这个威胁,另一方面是故意骄纵胡惟庸,使其更加嚣张,为以后废除丞相制度做准备。之所以是在胡惟庸案后才说自己知道刘基被害,完全是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