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丙吉:西汉贤相的传奇人生

丙吉:西汉贤相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5-05-16 12:12:04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丙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非凡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政绩,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年经历:研习律令,初入仕途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年少时便对律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刻苦研习,凭借着扎实的法律知识,初任鲁国狱史。在担任狱史期间,丙吉兢兢业业,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逐渐积累了功劳,职位也得以不断升迁,最终升至廷尉右监。然而,命运弄人,他后来因牵连罪案被免去职务,回到州里担任从事。这段经历虽然坎坷,但并没有磨灭丙吉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百姓服务的信念。

护育皇曾孙:临危受命,彰显仁义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史皇孙刘进全部死于非命,刚刚出生数月的皇曾孙刘病已也被打入监狱。此时的刘病已随时都有夭折、被杀的可能。关键时刻,丙吉挺身而出。他深知太子刘据并没有想要谋反,出生才数个月的皇曾孙更是无辜的,因此他对刘病已充满了同情。为了保住皇曾孙的性命,丙吉从监狱中挑选了两个可靠的女囚,让她们哺育刘病已,并为其提供宽敞干燥的居住环境。监狱环境恶劣,刘病已好几次都病得非常严重,丙吉自掏腰包,购买药物、补品,才让刘病已活了下来。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有望气之人对他说长安城的监狱中有天子之气。汉武帝便派人到各个监狱中审查关押的人,不分轻重一律杀掉。内谒者令郭穰抵达郡邸狱时,丙吉担心皇曾孙出事,拒绝让使者进入,双方一直相持到了天明。此时的汉武帝才醒悟过来,并且大赦天下,皇曾孙也得到了释放。为更好地照顾皇曾孙,丙吉派车将其送到了史良娣(刘病已的祖母)家中,由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来抚养。丙吉的这一善举,不仅挽救了刘病已的生命,也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埋下了伏笔。

拥立汉宣帝:慧眼识珠,力荐贤主

公元前74年,汉昭帝病死,因没有继承人,大将军霍光派丙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然而,刘贺即位后行为不守法度,很快就被霍光以淫乱为由废黜。此时,国不可一日无君,商议立国君的问题迫在眉睫。丙吉向霍光陈述说:“将军侍奉孝武帝,受襁褓属托,任天下重任,孝昭皇帝早崩无后人,海内忧惧,想快点知道继承的国君。发丧之日按天意拥立新君,但所立的不是理想的人,又以大义废除了他,天下没有人不心服的。当今国家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一举。我在众庶中打听,考察他们说的,同宗诸侯在位的,没有谁在民间有声誉的。而遗诏所养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在掖庭外百姓家,我以前让他寄居郡邸时,他年幼,十八九岁了,精通经术,有才能,办事稳重又有礼节。希望将军仔细考察并用占卜参证,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令天下人清楚地知道,然后再决定大策。”霍光听后,便派宗正刘德与丙吉到掖庭迎接刘询。同年七月,刘询登基称帝,史称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因丙吉有拥戴之功,所以加封其为关内侯。

低调为官:不伐善功,德厚流光

汉宣帝即位后,丙吉绝口不提以前对汉宣帝的恩惠。他为人深沉忠厚,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所以朝中无人知道他的功劳。直到公元前63年,有人上书陈述自己曾经有护养汉宣帝的功劳,汉宣帝才得知实情,封丙吉为博阳侯。丙吉的这种低调作风,不仅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在担任太子太傅、御史大夫等职务时,始终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拜相治国:为政宽大,功绩卓著

神爵三年(前59年),丙吉接替魏相担任丞相。他位居丞相后,为政宽大。当发现掾史有犯错或不称职之事时,并没有给予处罚,而是让他自己离开职位。这种做法虽然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但也体现了他宽容大度的胸怀。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丙吉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匈奴攻入云中、代郡时,丙吉得知后,及时作出安排。当汉宣帝召丞相等商议边防时,丙吉便奏告已作出的安排,得到汉宣帝的赞扬。而御史大夫却因对匈奴犯边事还一无所知,受到了宣帝的斥责。此事让汉宣帝更加看重丙吉的才能。

身后荣耀:位列麒麟,千古流芳

五凤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谥号“定”。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呼韩邪单于首次入朝归降,回忆以往辅佐有功的大臣,于是令人在麒麟阁画了十一名功臣图像,丙吉位列第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丙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丙吉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品德,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和赞誉。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戴梓:汉人身份与卓越火器制造成就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