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是为人们流传为佳话的千古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的赵国。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负荆请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对于“负荆请罪”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在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赵国君主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当然,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最终,在得知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的话语后,廉颇决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所以,在这件事情后,廉颇和蔺相如结为好友。所以,问题来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廉颇和蔺相如最终是什么结局?对此,老师通常没有告诉我们。
一
一方面,就蔺相如来说,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蔺相如以赵国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廉颇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对于负荆请罪,发生在赵惠文王这位君主在位时。彼时,因为胡服骑射的影响,赵国的国力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得到明显的增长。基于此,蔺相如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和秦国据理力争。
换而言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表现固然离不开个人能力,不过这也是建立在赵国强大的基础上。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而就赵孝成王来说,则是赵国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
二
所以,在长平之战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蔺相如的身影。在这场战役中,赵国大军的主帅一开始是廉颇。虽然廉颇没能击败秦军,但是,凭借着坚韧地防守,廉颇还是遏制了秦军的进攻势头。于是,秦军开始使用反间计,也即在赵国散播谣言,表示秦国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于是,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蔺相如不顾已经病危的身体,跑到赵孝成王面前进行劝阻。在蔺相如看来,赵括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根本没有战场上的作战经验。基于此,蔺相如希望赵孝成王不要用赵括来取代廉颇。进一步来说,因为负荆请罪所结下来的友谊,蔺相如非常相信廉颇可以阻挡秦国大军。
三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赵孝成王没有听从蔺相如的劝谏,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赵括败给了白起,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差一点灭亡。至于蔺相如,也在长平之战后病逝后。另一方面,就廉颇来说,最终则和蔺相如天各一方了。在长平之战后,廉颇参与了邯郸之战,在魏国、楚国的支援下,赵国打退了秦国大军。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因为赵国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中元气大伤,所以,燕国趁机进攻赵国。对此,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之后又包围了燕国都城。但是,到了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对于刚刚即位的赵悼襄王,立即免去了廉颇的职务。
四
最后,在被免去职务后,廉颇非常愤怒,于是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不过,在魏国时期,廉颇没有什么建立功业的机会。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也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廉颇的年龄已经非常大了,所以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带)。
综上,在负荆请罪后,廉颇和蔺相如共同经历了长平之战。但是,在长平之战后,蔺相如病逝,而廉颇则颠沛流离,来到了魏国、楚国,并最终客死异乡,也即和他的好友蔺相如天各一方。因为事情比较久远和复杂,所以,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老师一般不会对两人的最终结局进行介绍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在中国战国史的烽烟中,廉颇的名字如同一面不倒的战旗,既承载着赵国抵御强秦的辉煌战绩,也镌刻着“将相和”的千古佳话。然而,当后人试图丈量这位传奇名将的生命长度时,...
廉颇典故 2025-08-11 郭开:以谗言为刃的“战国第一猛将”在战国名将如云的史册中,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的威名如雷贯耳,但若论“战绩”之震撼、手段之狠辣,赵国佞臣郭开却以另类方式被后世戏称为“战国第一猛将”。他未领一兵...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8-05 赵奢为何未入战国四大名将之列?战国时期,名将辈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被后世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同样战功...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7-25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传奇“负荆请罪”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教育意义的典故,其核心人物为战国时期赵国的两位栋梁之臣——廉颇与蔺相如。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更成为中华文化中...
廉颇典故 2025-07-08 长平之战廉颇守了三年吗:历史真相与时间线的澄清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关键战役,决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关于赵国名将廉颇在此战中“守了三年”的说法广为流传,却与史实存在偏差。一、长平之战的...
廉颇典故 2025-07-04 郭开真实结局:历史迷雾中的多面猜想在战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郭开作为赵国的权臣,以谗言陷害廉颇、李牧两位名将,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成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然而,关于他的真实结局,正史中却并未留下明...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6-04 廉颇籍贯之谜:探寻战国名将的出生地廉颇,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一生征战无数,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关于廉颇的籍贯,历史上却存在多种说法,至今仍...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5-28 廉颇叛变之后,为何屡战屡败?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战国名将廉颇:辉煌与落寞的交织篇章在中国战国末期的历史画卷中,廉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被后世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将领,最终却遭遇了被弃用的命运。一、廉颇的...
廉颇典故 2025-02-21 历史上郭开的下场探秘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郭开以其奸诈狡猾、陷害忠良的恶行而臭名昭著。作为赵国的奸臣,他先后陷害了两位盖世名将廉颇和李牧,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然而,关于这位...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2-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