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徐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徐宣(?—236年),字宝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初避难江东,后还广陵故里。海西民反叛,引兵平定,被曹操任为齐郡太守,入为门下督。曹操西征马超,即以宣留统诸军。曹操去世后,强谏曹丕切不可以故乡谯人替换城守,以免涣散军心,被曹丕委以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又迁尚书。曹叡即位后封为津阳亭侯,任左仆射,加侍中光禄大夫。曹叡前往许昌,留徐宣在洛阳总领诸事。曹魏三祖都极信任他,以为托孤寄命的柱石之臣。死后谥曰贞侯。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宣起初为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后来因为拒绝孙策任命而回到广陵郡。在广陵郡与陈矫一起在州郡任职,二人齐名但等私下关系并不好,广陵太守陈登却对二人都非常器重,而徐宣亦与陈登一心投效曹操。后来海西和淮浦二县县民作乱,曹操派遣督军扈质讨伐,但他却以自己士兵太少而不前进,徐宣于是潜入军中,责骂扈质,并且向他阐述形势,扈质终于进攻并讨平了叛乱。后来曹操先后任命徐宣为司空掾属、东缗令、发干令,后被提拔为齐郡太守,之后又到许都任门下督,不久便跟随曹操领军到寿春。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在关中叛乱,大军西征,曹操对属下官员说:“现在应该远征马超,但此地也尚未安定,需要一位清正无私有大德的人统兵镇守。”于是任命徐宣为左护军,留下来统领诸军。大军返回后,徐宣被任命为丞相东曹掾,后又出任魏郡太守。
社稷之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群臣都到大殿哀悼,这时有人建议将各城的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曹操的籍贯)的人,徐宣严词反对:“现在远近统一,人人都忠诚守节,为什么要将守将都换成沛国和谯县人,而伤在当地长期守戍将领的心?””曹丕听了这话,赞叹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社稷之臣啊!”曹丕称帝后,任为徐宣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先后历任城门校尉、司隶校尉、散骑常侍和尚书。徐宣随从曹丕去广陵,大军乘船,忽遇大风浪,曹丕的船直往回倒,徐宣在后面的船上又担心又着急,驱船凌波踏浪前来护卫,群臣没有比他先的。曹丕被他的勇敢豪壮所感动,提拔他为尚书。
深受信任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叡继位,封徐宣为津阳亭侯,食邑二百户。中领军桓范推荐徐宣说:“臣下听说帝王用人,根据不同的情况任用不同的人才;争夺天下的时候,以是否有谋略做先决条件;平定天下以后,以是否忠义做首要标准。因此晋文公采用舅犯的计策败楚人于城濮,却优先奖励了批评舅犯之策是‘竭泽而渔’的雍季;高祖刘邦生前重用足智多谋的陈平,临死却把善后的事托付给周勃。我看尚书徐宣,品行忠厚,秉性刚直,清雅独立,不拘世俗,且刚劲坚强,有扶保社稷的大气节,历任州郡主官,在位时都很称职。如今朝廷仆射之职空缺,我觉得这个责任重大的关键职位,没有比徐宣更合适的人选了。”曹叡于是任命徐宣为左仆射,当了尚书令的副手,以后又被任命为侍中光禄大夫。一次,曹叡要去许昌,命徐宣留在京城总理政务。曹叡返回后,主管文书的官员把奏章等呈递上来,曹叡说道:“难道我处理和左仆射处理有什么不同吗?”竟看也不看一眼。主管制作皇室兵器玩物的尚方令犯了过错,徐宣上疏给曹叡,说给尚方令的判罚太重了,又劝阻曹叡不要大建宫殿穷尽民力,曹叡都亲笔下诏嘉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去世
后来徐宣上书说:“七十岁就该举行‘悬车’辞官家居的仪式,我今年已经六十八岁,可以离开了。”于是以身体有病为理由,坚决请求辞去官职,曹叡却始终没有批准。
青龙四年(236年),徐宣去世。临死时嘱咐家人,入殓时给他穿上粗布衣服就可以了。曹叡下诏说:“徐宣内直外方,历任三朝,公正无私,高风亮节,有托孤寄命的节操,可以说是国之柱石。我屡次想提升他主管尚书台,还没来得及上任,可惜他就撒手离去了!现追赠他为车骑将军,用对待公爵一样的礼节安葬他。”又谥封他为贞侯。其子徐钦继承了爵位。
人物评价
陈寿:“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曹操:“清公大德。”
曹丕:“所谓社稷之臣也。”
曹叡:“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讬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常欲倚以台辅,未及登之,惜乎大命不永!”
桓范:“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确然难动,有社稷之节;历位州郡,所在称职。”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姿态掌控朝局,其家族内部的关系网络亦如政治棋局般错综复杂。其中,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与魏文帝曹丕的兄妹关系,常因史料记载...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4 建安七子为何没有三曹:文学集团的分野与历史定位的逻辑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群体命名的创作高峰,其核心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构成。然而,这一...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3 曹丕的情感天平:伏寿与甄宓的爱恨迷局在三国纷争的权力漩涡中,曹丕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他究竟更倾心于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是自己的发妻甄宓?通过梳理正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边界,我们可以发现...
曹丕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15 东乡公主:被湮没在政治联姻中的魏晋红颜在三国群雄的刀光剑影中,曹魏宗室女性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花,即便贵为公主也难逃政治博弈的漩涡。魏文帝曹丕之女东乡公主,其人生轨迹在史籍中仅存只言片语,却折射出汉末...
曹丕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