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局势变幻莫测风起云涌,以满洲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清朝)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也曾想力挽狂澜励精图治,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在明末的诸多将领当中,备受争议的就是明末长城袁崇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幼年经历,在福建担任邵武知县,单骑阅塞,宁远大捷水分很大
1: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三十多岁的时候中进士,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公元1584年,在如今的广东东莞诞生了一个传奇英雄。从小是商人家庭出身,家境也算还不错。在他少年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明朝在辽东的地盘陆陆续续被满洲女真人所蚕食。他家里附近有一个小型的土地庙,那时候他就说道:“土地公,土地公,你为什么不去守卫辽东?”要想在全国这么多范围内选中进士,丝毫不亚于如今的省内状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许多人考一辈子未能所愿,可人家袁崇焕到了三十多岁的是中了进士,那个时候正好萨尔浒之战结束没多久。
2:起初被安排到福建担任邵武知县,和辽东老兵谈论兵事,曾经单骑阅塞
袁崇焕中了进士之后,首先便被朝廷安排到福建邵武担任知县。那个时候碰到在辽东退休的老兵,经常在一起讨论军事方面的事情。史书记载有一次百姓家中的屋顶不小心着火,自己亲自前去扑救。爱民的好官确实值得人们钦佩,没过多久任职期满。再次进入了朝廷,这个时候由于得到了检查御史侯恂的赏识,破格提拔他为兵部司主事。任职的那天袁崇焕不见了身影,回来的时候直接来一句:“只要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
3:前几任巡抚都不怎么样,最主要的就是孙承宗,让女真不敢轻易来犯
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句:“性格决定命运”,你如果过于狂妄,对于你自己而言当然不是好事。明朝对辽东战事的几任巡抚当中,除了熊廷弼跟孙承宗不错之外,其他的都是饭桶,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之徒。带来的结果就是明朝疆域不断收缩,特别是后者孙承宗,让后金努尔哈赤父子二人胆寒。短短四年的时间内,后金没有大的动作。恰恰说明他的以辽人固守辽土地方略恰到好处,袁崇焕就是被他提拔任用的。
4:袁崇焕取得的宁远大捷其实水分很大,觉华岛惨败
孙承宗这边让明朝对辽东局势不断好转,这个时候阉党专权导致孙承宗被弹劾,无奈之下只好辞官回乡。这个时候朝廷任用阉党分子高第为辽东最高军事长官,他的主要策略就是战略撤退,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逃跑。袁崇焕坚决不当软蛋,靠着必胜的决心和红衣大炮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八旗进攻。没过多久八旗大军撤退,明朝取得了宁远大捷。史料记载后金损失不过区区数百人,明朝的粮食储备地觉华岛被后金攻占。7000官兵集体战死,所储存的兵器粮饷都归后金所有。
第二: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大捷,最终难逃一死
1:第二年皇太极想要为他父亲报仇,结果再次被羞辱打败
努尔哈赤遭受到宁远战败后,此时他已经高达68岁。仅仅八个月后,便忧愤而死。他的第八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这个人可以说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特别是政治才能,善于拉拢人才,比其父亲更高一筹。第二年为了树立权威,他转而攻打锦州。结果被袁崇焕部将赵率教将计就计耍弄,攻城攻不下转而攻打宁远。这时候出现一支骑兵偷袭金军后方,皇太极只能狼狈逃窜。
2:吃一切长一智皇太极做出冒险决定,袁崇焕做出进京勤王的决定
皇太极跟他的父亲努尔哈赤都曾经败在了袁崇焕的手里,让一代帝王心里不平衡。几年后,皇太极一切准备妥当。带着十万满蒙联军避开袁崇焕所驻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接攻打北京。袁崇焕得知消息后,让赵率教赶在皇太极之前赶到遵化,被人家设了一个埋伏,几千关宁铁骑全部战死。袁崇焕没办法亲自上,一次又一次被皇太极耍弄。
3:袁崇焕军队军纪很严,关宁铁骑到了北京城秋毫无犯,最终还是被杀
袁崇焕得知消息后,最终还是赶在了皇太极前一天到达了北京城。这个时候正值寒冬,这些人都还没有吃饭。袁崇焕要求进入京城,由于很晚遭到城中守军拒绝。他手下有一个官兵实在饿得不行,就抢了一个老百姓的粮食吃。被袁崇焕得知后,立即挥泪斩首明正典刑。饥饿寒冷疲劳并没有减弱关宁铁骑的力量,明军取得了广渠门外大捷。战争结束后袁崇焕被崇祯以议响为由召见在平台,八个月后把他凌迟处死。
第三:袁崇焕被杀的具体原因,骄傲自负杀掉毛文龙实属不该
1:托付不效,专恃欺隐,多次私自跟后金议和
袁崇焕被杀的一个原因,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经常瞒着朝廷跟后金议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辜负了朝廷的大恩。让八旗铁骑进入内地横扫中原,到达民不聊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但这并不是关键原因,再者说在当时的局势下,以守为正招,和为旁招,战为奇招这个方略还是不错的。明朝军队不擅长跟后金野战,守城战术恰恰是后金的死板。双方都在为议和争取时间,这一点不能算被杀。
2:斩杀毛文龙,自毁长城,有一定的道理
前面有说到皇太极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进入北京城,跟袁崇焕做出的一个错误决定息息相关。他上皮岛把毛文龙给斩杀了,因为他多次吃空饷不听朝廷节制悍然把这样的一个总兵给杀掉。他虽然握有崇祯皇帝赐给的尚方宝剑,人家毛文龙也有先帝天启所赐的尚方宝剑。杀死毛文龙之后,上奏疏给皇帝,让崇祯很是无语。后金在皮岛的细作把消息告诉给皇太极,不久便出现了突袭北京城的那一幕。
3:崇祯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诬陷袁崇焕通敌卖国,袁崇焕倒卖后金粮草
袁崇焕被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以市米资盗,通俗一点就是把粮食卖给了蒙古。他原来的想法是拉拢蒙古一起对付强大的后金,没有想到人家早就是后金的人了。这样等于说是二手转让给了后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再一个皇太极打到北京城的时候,特意在牢狱里跟袁联合的消息告诉给了崇祯身边的小太监。等到他回去一说,袁崇焕就被下狱。这一点基本可以说不成立,再一个袁倒卖粮草也不知情。
总评结束语:总体来说袁崇焕可以说是个忠臣,但不是跟岳飞戚继光一样是个完美的人。本身拥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可就是过于狂妄自负,保家爱国的心没有变。主要是方法出现了错误,人家毛文龙在皮岛驻守多年,如果想要投降后金早就投降了。不管他的力量大小,多多少少对皇太极构成牵制的力量,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历史没有假设,所谓的明末长城也不是他,就算他不死依旧挽回不了明王朝衰亡的必然趋势!
1630年9月22日,北京西市刑场,袁崇焕在凌迟酷刑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曾以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重创后金的名将,最终因“擅杀岛帅”“通敌叛国”等莫须有罪名被崇祯...
袁崇焕 2025-07-22 袁崇焕:历史天平上的双面砝码在明末风云激荡的舞台上,袁崇焕始终是争议的漩涡中心。这位以"五年复辽"誓言打动崇祯帝的将领,既在宁远城头以红夷大炮击退努尔哈...
袁崇焕 2025-04-30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其功过袁崇焕,这位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壮气息。他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但最终的结局却...
袁崇焕 2025-01-10 袁崇焕籍贯与墓地考袁崇焕,这位明朝末年的杰出将领,以其坚定的抗清立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籍贯,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而他的墓地,也历经变迁...
袁崇焕 2025-01-03 袁崇焕:九千兵马奇迹,击溃后金十三万雄师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后金军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迅猛的攻势,让明朝军队屡屡受挫。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位名将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
袁崇焕 2024-11-27 袁崇焕的爱国情怀与蒙冤之死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饱受争议。他因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而闻名,但最终却因被诬陷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袁崇焕 2024-11-27 魏忠贤:大明续命之人,袁崇焕的坚实后盾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忠贤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虽以宦官身份掌权,却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大明王朝续命数十年。同时...
魏忠贤 袁崇焕 2024-11-25 袁崇焕:忠臣的悲壮命运袁崇焕,这位明末抗清名将,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是否是忠臣,以及他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点,一直是后人热议的话题。...
袁崇焕 2024-11-17 崇祯帝与袁崇焕之死:自毁长城还是另有隐情?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关键时期,袁崇焕作为明朝的重要将领,曾一度被视为抵御外敌的中坚力量。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崇祯皇帝却下令处死了这位忠臣...
袁崇焕 2024-10-24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在那么关键的时候杀了袁崇焕?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崇祯皇帝和袁崇焕的故事一直备受关注。袁崇焕作为明末著名的将领,曾在抗击后金(清朝前身)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然而最终却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这一事...
袁崇焕 2024-10-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