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国是谁?史书是如何记载的呢?
据《孔子家语后序》与《孔子世家谱》,孔安国作《论语训解》等书既成,恰逢巫蛊事而不能上,自博士迁临淮太守,六年以病免,年六十卒。由于《孔子世家》记孔安国,兼记至其子孔驩、孙孔昂,可证孔安国寿考未必甚短。
《孔子家语后序》与《孔子世家谱》云其六十岁卒是有道理的。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事有四次:元光五年、太始元年、征和二年春、征和二年七月。孔安国献书未成,《汉书·楚元王传》记在“天汉以后”。而后三次巫蛊事皆在天汉之后,《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安国“早卒”,显然与此不合。
《汉书·艺文志》记其献书在“武帝末”,再结合《孔子世家谱》“自博士迁临淮太守,六年以病免”的记载,孔安国此次献书,当在征和二年为宜。安国卒年必在司马迁《孔子世家》成篇之前、孔安国献书之后。
据王国维的考证,司马迁所亲著《史记》,最晚为《匈奴列传》李广利降匈奴,其时为汉武帝征和三年,此后事迹皆为后人续补。故孔安国卒年必在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之前,其生年则在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左右。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
《汉书·儒林传》称孔安国曾作谏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称武帝元狩五年(前121年)初置谏大夫,其时孔安国接近而立之年。
《孔子家语后序》曾称孔安国“年四十为谏大夫”,则安国为谏大夫当是元封元年(前110年)以后的事情。《汉书·儒林传》称“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则司马迁从孔安国问学当在安国任谏大夫后,其时孔安国四十岁左右。
《汉书》孔光本传称安国、延年皆以治《尚书》为武帝博士,安国至临淮太守。
据《资治通鉴》,孔安国为博士是元朔二年(前127年)的事情。
另据《汉书·地理志》,临淮郡初置于汉武帝元狩六年(117年),则孔安国任临淮太守必然是此之后的事情,何况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考证元狩六年孔安国博士犹在职。孔安国任谏大夫、博士与临淮太守年龄符合《史记》、《汉书》记载。又《孔丛子》记载孔臧与孔安国书信中称其为侍中,则孔安国任博士之前还曾任侍中。孔臧有“侍中安国受诏缀集古义,臣乞为太常”一语,孔臧任太常之时,孔安国已为侍中。
《汉书》、《资治通鉴》及刘跃进师《秦汉文学编年史》皆认为孔臧于元朔二年(前127年)封太常,则孔安国为侍中当是元朔二年(前127年)之前的事情。
《资治通鉴》即将孔安国为侍中的时间系于元朔二年,其时安国当在二十三岁左右。《连丛子》说他 “掌御唾壶,朝廷之士,莫不荣之”,应该是这个年龄的事情。
另外,孔臧《与从弟书》说安国献书时为侍中,刘跃进师考证孔安国献书在汉武帝元光五年
,我们的考证与之相合。安国任侍中年龄及行事符合史料记载。孔臧,孔安国胞兄,其父孔藂字子产,汉高祖时藉功被封为蓼侯。
据《史记》,孔臧于汉文帝九年嗣父爵,汉武帝元朔二年拜为太常,元朔三年坐事免。
而《连丛子·叙书》记孔臧“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而卒”,即云“数年”,非仅一年,可见《史记》云“元朔三年坐事免”有误,刘跃进师《秦汉文学编年史》将孔臧免官系于元朔五年(124年)是有道理的。孔臧卒年当距其免官不远。
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 孔子弑母:一场跨越千年的谣言与真相之辨“孔子弑母”这一骇人听闻的指控,在历史长河中如幽灵般若隐若现,却始终缺乏任何可靠史料支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的道德形象与这...
孔子 2025-08-29 师旷与孔子:春秋时代的双璧:音乐与哲学的对话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师旷与孔子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音乐与哲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尽管他们的职业路径与思想体系存在显著差异,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巨匠,他们的...
孔子 2025-08-28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东汉名士李膺因刚直不阿、力抗宦官闻名史册,其“天下模楷”的形象与道家始祖老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却将两人强行关联——孔融十岁时曾以“孔子问礼于...
孔子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