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为忠勇的老将军,身经百战也未尝一败,作战果敢骁勇,拿手紧密防卫,铁壁合围,与白起、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而这位正直的老将军的结局却很凄惨,先是被赵王弃用,后被逼逃到魏国,之后便是廉颇老矣的典故,最后在楚国郁郁而终。而这全部,都是由于他开罪了一个小人。也可以说,廉颇的死都是这位小人所害。
老廉颇在赵国一直是以耿直,忠勇而为世人所称道,而从负荆请罪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来,老廉颇眼里容不得沙子,而且敢于直言,痛恨小人,尤其是那些没本事却凭借一张谄媚的嘴获得高官厚禄的人。而这一特点,也为老廉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长平之战后,廉颇攻燕取得大胜,赵王为此举行了庆功宴,当时廉颇和郭开同坐在一桌,而郭开善于阿臾奉承、溜须拍马,因此,在酒桌上,竭尽所能的奉承老廉颇,反正是什么好听就说什么,而老廉颇平时最看不惯这些溜须拍马的,因此,在桌子上当场就讽刺了郭开几句,而且满是鄙视的神情。郭开本以为自己的阿谀奉承能换来老廉颇的赞赏,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因此,心中因此结下了仇恨。
而赵孝成王死后,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而这位国王不再有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等重用贤臣,能用大才的能力,而专门喜欢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而精于此道的郭开自然受到赵掉襄王的器重。而当时廉颇已经贵为丞相,而且在外领军,郭开于是想尽办法要除掉老廉颇。于是向赵悼襄王进谗言,无非就是,廉颇老将,军功太大,又是丞相,不好控制,一旦谋反后果不堪设想之类的。几次谗言后,赵悼襄王也听进去了,立刻派遣乐乘前去接管老廉颇的军队。而老廉颇十分气愤,自己为国家舍生忘死,兵权说解就解,天理何在?因此,率领军队进攻前来接管的乐乘,将乐乘打得大败。这在当时就是叛变啊,因此,老廉颇只好逃出赵国,去了魏国。
老廉颇跑到魏国后不受重用,闲置在家,而且,老廉颇还是对赵国念念不忘,还想再次回到赵国效力。而此时,赵国已是日薄西山,被秦国步步紧逼,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此时的赵王为了扭转战局,也想起了老廉颇在时的兵强马壮,因此想重新启用老廉颇,但是考虑到老廉颇毕竟年纪这么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带兵。因此,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老廉颇,而在出发前,郭开找到了唐玖,给了他几百两金子,让他诬陷老廉颇。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本来廉颇表现的身体倍棒,能吃能打,结果却被唐玖诬陷“一饭三遗矢”。使得,廉颇最后的希望再次破灭。不久之后老廉颇被楚国接到寿春,在寿春郁郁而终。
可以说,老廉颇完全是因为得罪小人而遭受了灭顶之灾,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廉颇,直到其死亡。所以啊,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可以得罪,唯独不可以得罪小人,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啊!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狐突:春秋忠臣与晋文公血脉的双重见证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