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是怎么取胜的?巨鹿之战胜利的三大计!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秦二世二年,即前208年,秦国派出大批人马攻打各地的起义军。秦将王离带领大军围困了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次年,秦国大将章邯修筑甬道连到黄河,利用它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军队粮食充足,便加紧攻打巨鹿。
可是,巨鹿城内粮食空虚,士兵人数不足,张耳多次派人请陈馀前来援救。陈馀认为兵力不足,不能战胜秦军,不敢去救巨鹿。
这样过了几个月,张耳大怒,埋怨陈馀,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将军和你结为生死之交,现在眼看赵王性命不保,而你掌握着士兵几万人,却见死不救,当年同生共死的誓言哪去了?为什么不与我同赴秦军战死?况且我们还有十分之一二得以保全的机会。”陈馀说:“我不会忘记当初的誓言,但是我兵力有限,前往巨鹿不能拯救赵军,还会白白牺牲所有的军队。现在一定要共同赴死,就像把肉块丢给饿虎一样,有什么好处呢?我之所以不与你一起赴死,是想留一个机会为赵王和你向秦报仇。”
张黡、陈泽请求陈馀出兵一起死战,陈馀于是让张黡、陈泽带领五千人先试着进攻秦军。与秦军一交战,五千人全部战死。在这时,齐国的军队、燕国的军队都来援救赵国。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到北面收集代地的兵卒,收得一万多人。张敖带领军队来到,与诸侯军队都在陈馀军旁边驻守营垒,不敢攻击秦军。
这时,项羽已经杀了不肯出兵救赵的楚国上将军宋义,声威已震动楚国,而后自己又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马,渡河去解巨鹿之危。交战之后,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切断了王离军队运粮的甬道,使王离的军队因补给中断而缺粮。陈馀再次向项羽请求增援,于是项羽率领全部人马前去支援。
项羽带领全军渡过黄河,并把船全部沉没到黄河中,打破釜、甑等炊具,烧毁庐舍,带上三天的干粮,以表示士卒要决死战斗,没有一人存侥幸生还之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一到巨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接战,经过九次交锋,大败秦军。章邯领兵退却,诸侯的援军这时才敢前进攻击秦军,杀死苏角,俘获王离,涉间不肯投降,自焚而死。
援救巨鹿的各路诸侯军有营垒十几座,却没有敢出兵进击的。等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各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都能以一当十,喊杀声震天动地,各诸侯军将士无不畏惧胆怯。
楚军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各路诸侯军将领,个个都屈膝前行,没有人敢仰头看项羽。项羽从此才成为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服从他的指挥。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项羽发表即兴煽动性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以六万破二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楚军兵力远远少于秦军,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楚军渡河,袭击秦军甬道,获得几场小胜。十二月,项羽亲率全军渡河,并下令将炊具打破,将船只凿沉,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余者焚之,以表明拼死一战的决心(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
以一当十
楚军在项羽的激励下士气高涨,作战十分勇猛,一举击破了秦军勇将苏角的军团,迫使章邯军溃退并撤走了对王离军后背的支援。此时项羽马不停蹄翻身再战王离、涉间之长城军团,并且九战九捷。当时一个楚军能杀十个秦军(《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这就是成语“以一当十”的由来),而项羽又身先士卒亲自奋勇厮杀激励士卒(根据《前汉记》记载:“又羽呼声动天地”),终使得秦军大败。秦将苏角阵亡,王离被俘,涉间拒降自焚而死。
项羽进攻秦军之前,虽已有燕、齐、魏、代、辽等十几路诸侯军抵达巨鹿前来救援,但都慑于秦军威力,只是屯兵于外围,不敢出战。当楚军进攻秦军的时候,各路诸侯军仍闭门不出,只是从营垒上观望(《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这就是成语作壁上观的由来),及至看到楚军大破秦军,各路诸侯军无不胆寒,皆拜伏项羽。
但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巨鹿之战结束。”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公元前208年,赵王歇被秦军将领王离率领20万大军围困在巨鹿,无奈之下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没有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封项羽为上将军,率军五万以解巨鹿之困。项羽破釜沉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以较少兵力破秦将王离边防军二十万,如此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巨鹿之战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少胜多的传奇色彩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战役。那么,这场战役究竟是谁和谁打的呢?交战双方揭晓...
项羽 2025-04-30 赢虔的儿女:历史迷雾中的模糊身影在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秦国历史中,赢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是秦献公庶长子、秦孝公兄长,也是秦惠文王嬴驷的老师,以能征善战闻名。然而,关于赢虔的儿女,史料记载却...
秦孝公 2025-04-29 秦始皇未追杀徐福之谜:权力博弈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沙丘平台,这个曾经横扫六合的帝王至死未能等到徐福从东海归航。而徐福东渡携带的三千童男童女、五谷种子与百工巧匠,最终消失在...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4-27 跨越时空的秦脉传承:秦武公与秦始皇的关联探析在秦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秦武公与秦始皇虽相隔数百年,却如同两颗璀璨星辰,通过秦国的血脉与制度传承紧密相连。他们各自在秦国发展的不同阶段留下了深刻印记,共同构...
秦始皇陵 秦武公 2025-04-23 秦始皇密令赵佗“死守岭南”真相考辨核心论断:秦始皇“密令赵佗死守岭南”的说法缺乏史料支撑,实为后世小说虚构的产物。这一说法虽广为流传,但经史实考证,其真实性存在根本性缺陷。一、史实溯源:正史记载...
秦始皇陵 2025-04-21 历史宣太后:铁腕与柔情交织的传奇女性在历史长河中,宣太后芈月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以其非凡的智慧、果敢的决策和复杂多面的形象,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历史上的宣太后真...
芈月 宣太后 2025-04-17 芈月爱的是黄歇还是翟骊:情感纠葛中的真相探寻在历史与影视交织的光影中,芈月这位传奇女性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她与黄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又与翟骊在草原上结为夫妻,共沐风雨。那么,芈月爱的究竟是黄...
芈月 黄歇 2025-04-17 楚怀王与嬴政:跨越时空的复杂关联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楚怀王熊槐与秦始皇嬴政虽处于不同时代,却因家族血脉、历史事件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家族纽带:血脉交织的隐秘联系从家...
秦始皇陵 楚怀王 2025-04-15 钟离昧与龙且:楚汉双将的实力较量在楚汉相争的波澜壮阔历史中,项羽麾下猛将如云,钟离昧与龙且便是其中两颗耀眼的将星。他们各自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究竟谁更厉害呢?让我们从不同维度进行...
项羽 龙且 2025-04-15 楚汉之争:典故背后的风云变幻楚汉之争,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展开了一...
项羽 刘邦 2025-04-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