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关云长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楷模式的英雄,他这戎马一生,灿烂而壮丽,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
关羽的壮举太多了,每一笔都是那么浓墨重彩,令人神往: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通鼓杀蔡阳、华容道捉放曹、战长沙释黄忠、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刮骨疗毒,走麦城父子归神,可谓是千古英雄的楷模与标榜。
“单刀会”也是独立成剧的一页篇章,充分体现了关羽视东吴众将如“鼠辈”,只身深入虎穴而还的大无畏精神。想想那个镜头就令人仰慕万分:大江滔滔浪起,一叶轻舟,一卷“关”字帅旗,一袭青巾绿袍,一杆青龙偃月刀,一身雄威,直入江东虎穴,真是:威风震八面,壮气盖三分。
关羽江东会鲁肃,经过一番交涉,关羽佯醉,一手握住大刀,一手挽住鲁肃挟至江边,东吴众将“恐肃被伤,遂不敢动”,眼见着关羽扬长而去,无人敢阻。吓得鲁肃一身虚汗,失魂落魄。
大家都很清楚,江东众将不敢动手的原因是“恐肃被伤”,不愿意让自己的大都督在格斗中受到伤害。那么,单刀赴会时,如果江东强行要杀关羽,他能不能杀出重围?咱们就来分析分析。
关羽的战斗生涯中曾经有过三次被围。第一次是土山之围:曹操率兵攻打重返徐州的刘备。刘备和张飞欲乘曹军远来人困马乏之机发动夜袭,但被狡猾的曹操识破,提前设下埋伏。刘备与张飞到来正落入圈套,被打得溃不成军,各自逃走,只剩下关羽独守下邳。
曹操设计诱敌之计,派夏侯惇到下邳城下骂阵,激怒了关羽忿怒出战,夏侯惇“约战十余合”诈败而走,将关羽诱出二十里外,伏兵四起,截断归路,关羽奋力杀退许褚和徐晃的阻截,夏侯惇又冲了出来,几次轮番冲杀,将关羽逼上土山,重重围困,关羽几次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直到张辽做说客,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第二次被困是南山岗之围:关羽北征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形势一片大好,但却被东吴乘虚偷袭了后方,失了荆州。关羽急怒之下,率兵南返,路遇蒋钦阻截,关羽挥刀出阵,“战不三合”,蒋钦诈败而走,关羽追了二十余里(又是二十里诱入伏击圈,关羽就不长记性),两下里韩当、周泰左右杀出,三路夹攻,关羽连忙撤兵,在南山岗却又被丁奉和徐盛截断了归路,一场混战,关羽部下军心大乱,纷纷散去,“止喝不住,部从止有三百余人”,关羽被吴军重重围住,无法脱身,幸得关平和廖化从两边杀来,救出关羽。
关羽第三次被困就是麦城之围了:关羽损兵折将,率残部退守麦城。派廖化突围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却遭到拒绝。
援兵迟迟不至,城小粮乏,无奈之下关羽决定突围,打算走小路退往西川。夜半时分,开西门而出,关羽横刀率部潜行,走了二十余里外,遇到东吴伏兵(又是二十里,关羽这辈子是记吃不记打),朱然来战,关羽杀退朱然,又遇潘璋,一场混战,手下兵将只余十余人,行到决石口,东吴小将马忠在芦苇丛里下了绊马索,将关羽绊下马来擒住,关平来救,寡不敌众,“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也就是说,关羽一生三次被围,全都突围失败,没有一次跑掉的。关羽这个突围能力实在是糟糕透了,令人不敢恭维。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代突围能力最强的是常山赵子龙,无人能望其项背。而赵云不仅是破围而出,往往还要斩将,而且还要救人。麹义、高览、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焦炳、慕容烈、朱然等等都是在赵云破围时干掉的,这还不算长坂坡斩杀的五十余员无名曹将。
关羽武艺不在赵云之下,为什么总是突不出去呢?大家必须要注意:突围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他对武将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首先,武将的技术要全面,要实用:仅仅擅长在阵前单挑厮杀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马战、步战、单挑、群殴、混战样样精通,一挑二都不够,必须能一挑三、一挑四、一挑五,甚至一挑八,还得会使各种兵器,善于对付各种不同对手;
其次,下手要狠要快:能一招解决就得下死手,决不能拖泥带水;再次,持久力必须超强:突围不是百余合的事情,必须具备能够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的体能;再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决断力:在迷雾重重的战场上嗅出杀气、识破陷阱和发现机会,在稍纵即逝的一刹那把握住战机,当机立断杀出重围;
再次,必须要有超群的胆气:敢于玩儿命,越不怕死越容易杀出去;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防御力必须超强:避得开刀枪,躲得开暗器,防得住偷袭,防御力太弱那是绝对不行的。
关羽性情自矜骄狂,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自珍自惜,缺点奋死决杀的勇气;他又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攻强守弱,防御力不足;关羽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挥舞起来相当消耗体力,这决定了他持久打斗顶多一百多回合,连继作战的能力不足;关羽这个人比较自负,轻视敌人,缺乏识破陷阱的细节观察力。
关羽单刀赴会,确实英勇,视东吴众将如无物,有睥睨江东的壮气。但是岂能如此欺江东无人矣?要知道,东吴当时随鲁肃与关羽会面的还有两员大将:吕蒙和甘宁。吕蒙是江东四大都督中唯一一个能够提刀上阵厮杀的武将,当时他和丁奉一同因“武勇”而被招贤馆收纳的。甘宁更不必说,他是东吴军中战斗效率最高,战斗技术最全面的猛将,马战、步战、水战,攻城皆精,刀、枪、链、戟样样会使,还射得一手好箭。他们二将“各人领一军伏于岸侧,放炮为号,准备厮杀”,而且在宴席周围“庭后伏刀斧手五十人”,层层埋伏,步步陷阱。如果众将士不忌惮关羽伤了鲁肃,要是冲出来一拥而上,关羽尚是步战,无赤兔马之助,必难脱身。
结论:如果东吴众将士不顾忌鲁肃的安危,动起手来,关羽必然无法突围而出。他不是赵云,突围不是关羽的强项。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正史揭秘:文丑究竟命丧谁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文丑作为袁绍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命丧沙场。那么,...
文丑 袁绍 2025-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