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她是唐太宗晚年时期最在乎的女人。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惠聪慧美丽,才华横溢,尤其是她不怕得罪太宗,敢于大胆进谏,深受当时及后世学者的赞扬,不少人觉得她的贤良淑惠,堪比过去的长孙皇后。
徐惠是湖北长州人,父亲徐孝德,年仅15岁时就在隋朝任职。隋朝灭亡后,她父亲又成了唐朝官员,并且深受唐太宗信任,多次被皇帝封赏。曾做到右散骑常侍的职位,后来又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
徐惠是个天生的才女,正常孩子在9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牙牙学语。而徐惠在5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开口说话。4岁的时候,她就能够将《论语》等著作,非常熟练地背诵出来。
8岁的时候,有一天,徐孝德想看看这个孩子。到底才能如何,就试着让她拟《离骚》作诗。徐惠趴在书案上,居然非常从容地提笔作了一首《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睇,抚桂枝以凝思。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父亲看完,当即震惊,他没想到8岁的女儿,居然能够作出如此工整的诗句来 。他知道这个孩子的才华,想盖都盖不住。
徐孝德女儿8岁能作诗的事情,逐渐从家里传到了家外,最终传到了京城,传到了唐太宗耳朵里。
唐太宗是爱才之人,作为一个小女孩,如此有才华,作为大唐天子,他当然要见识见识。于是,便下召宣徐惠入宫。

那一年,徐惠才11岁。进宫以后,唐太宗将徐惠封为才人,成为唐太宗的女人之一。
唐朝后宫的妃嫔有着不同的等级,从高到低分别设有皇后、4妃、9嫔、婕妤9人、美人9人、才人9人、宝林27人、御女27人、彩女27人。而徐惠刚入宫,就有才人的身份,可见太宗对她的喜爱和重视。
进宫对徐惠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宫里是藏书量最大的地方。自从来到皇宫之后,徐惠就手不释卷,每天不知疲倦地阅读。这使得她文思更加敏捷,才华也更加出众。
太宗对她的为人很是赞赏,知性典雅,端庄得体,像股清流一样。尤其是她对读书的痴迷劲头,跟个赶考的举子似的,更让太宗对她刮目相看。
进宫没多久,唐太宗就将她由才人,升为了婕妤。后来,又晋升为充容,成为了九嫔中的一员。这种晋升速度,在当时循规蹈矩的唐朝来说,是别的妃嫔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上身边,他开心时候,可以赏你千金万银,可以给你封官赐爵。但是一旦不开心,同样可以将你贬黜千里,更有甚者,午门处斩也说不定。虽然妃子,可能没这么严重。但是一不留神,落入冷宫,终身孤寂,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有一次,唐太宗传唤徐惠,要徐惠来宫里见自己。徐惠忙着梳妆打扮,并且还迟疑了许久,最后才徐徐露面。

当徐惠来到唐太宗面前时,唐太宗已经拉长了脸,面无表情冷冷地注视着徐惠。
徐惠知道唐太宗在生她的气,她对唐太宗妩媚一笑,然后就去御案前,写了一首小诗,呈给唐太宗看。
唐太宗读过诗后,怒气全消,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身边的人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徐惠的这首小诗,也被收入了《全唐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区区一首小诗,不过20来字,却能将正在气头上的一代天子,逗得哈哈大笑,徐惠的才华可见一斑,也可见唐太宗对徐惠是多么的上心。
唐太宗虽然是一代明君,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少数民族都相处和谐,有“天可汗”之称,但唐太宗也是凡人,当他取得好的成绩时,也不免产生骄傲自满情绪。
贞观末年,唐太宗开始无故征战高句丽,还大兴土木,在各处修建宫殿,结果迎来百姓的不满,怨声载道。

徐惠看见这种现象,也很是着急,但她只是一个后宫妃子,她有什么办法来劝谏唐太宗呢?
她最擅长的就是写诗写文,太宗也非常爱看她写的文章。所以,每当太宗有不当之举时,徐惠就会写诗写文章来劝谏。
太宗每每看过之后,就会冷静下来,遵从徐惠的意思,矫正自己的过失。
唐太宗统治期间一直很清明,这与他身边有贤德的妃子和大臣是分不开的。他先是有魏征,又有大臣褚遂良,长孙皇后也是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去世后,又有徐惠时时给他提醒。
648年,唐太宗游幸玉华宫,徐惠随王伴驾,因有感而发,就写了一篇千字谏文。其中她明确地指出: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老者,为易乱之符。
太宗是明鉴之人,他当然知道徐惠的目的,是让他少征战,不要大兴土木,多与民休息。他自己就是从隋末走过来的,他知道这样做,会引起民怨。
唐太宗知道徐惠的一片苦心,对她的直言进谏也非常赞赏。除了口头上的夸奖之外,还赏赐给徐惠不少财物。
徐惠在唐太宗心里的地位非常高,她和唐太宗之间,一个懂得欣赏,一个懂得回报,所以感情甚笃,夫妻情深。
但是,唐太宗毕竟一生操劳,身体日渐衰老,尽管徐惠此时,还是花容月貌的年轻少妇。但大她29岁的太宗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

649年,唐太宗去世,徐惠悲痛万分。
唐太宗遗诏,所有没有孩子的后宫嫔妃,都要去感业寺出家为尼。连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则天,都没有免去出家这一段。唐太宗特赦徐惠可以不去感业寺,可见唐太宗对徐惠多么用心。临离开这个世界之际,他仍然记挂着徐惠。
但是,没有唐太宗在身边的日子,徐惠也无法活得下去。因为太思念太宗了,徐惠不久就相思成疾,一病不起。
宫里的太医,帮她诊脉开药方,徐惠都一一拒绝了。她知道自己的病因,她也不想再继续治疗了。她只想早日迈过奈何桥,去和她爱戴的太宗相聚。
650年,24岁的徐惠病逝,根据遗愿,将她葬在了昭陵太宗的石室里,她是除了长孙皇后外,墓葬离太宗最近的女人。
唐高宗即位以后,感念她的忠贞,追封她为“贤妃”。
才女如玉,美人如花,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徐惠,注定要成为大唐历史中,永远都不会凋零的那抹嫣红!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