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陈矫字季弼:三国曹魏的刚直之臣

陈矫字季弼:三国曹魏的刚直之臣

时间:2025-09-03 18:27:21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陈矫,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今安徽天长市西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以刚直敢谏、谋略过人著称的名臣。他的一生跨越了东汉末年到曹魏初年的动荡岁月,以忠诚与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避乱江东,辞聘归乡

陈矫早年为躲避战乱,曾在江东及东城一带居住。当时,江东的孙策与淮南的袁术均以礼相聘,试图招揽这位才华横溢的士人。然而,陈矫却毅然拒绝了二人的邀请,选择回到故乡广陵郡。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也彰显了他不慕权贵、坚守本心的品格。

辅佐陈登,初露锋芒

回到广陵后,陈矫被太守陈登聘为功曹,成为其得力助手。陈登对陈矫极为敬重,曾派他前往许昌观察舆论,并转达自己的谦逊态度。陈矫归来后直言不讳地指出,外界认为陈登“骄而自矜”。陈登听后非但不恼,反而以敬佩的口吻列举了陈元方兄弟、华子鱼、赵元达、孔文举、刘玄德等五位贤士,表明自己敬仰的是他们的德行与才华,并无骄傲自矜之心。这一对话不仅展现了陈矫的磊落正直,也凸显了陈登的气度与识人之明,二人由此结下深厚友谊。

临危受命,智解匡奇之围

建安年间,孙权率军围攻广陵郡匡奇城,形势危急。陈登命陈矫前往曹操处求援。陈矫面见曹操时,以战略家的眼光分析局势:“广陵虽小,却是战略要地。若得救援,可成为曹军东线屏障,挫败吴军图谋,使徐州永安。曹公威名远震,仁爱滂流,未附之国必望风景附。”这番话既为广陵求援,更为曹操的王业做长远谋划。曹操听后大为赞叹,当即派兵救援。吴军撤退时,陈登又设伏追击,大破敌军。此役中,陈矫的智谋与胆识得到了充分展现。

官运亨通,刚直不阿

曹操辟陈矫为司空掾属,此后他历任相令、征南长史、彭城太守、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等职。在魏郡太守任上,他发现狱中囚犯积压严重,有的甚至关押数年未决。陈矫以“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为依据,批评当时“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的弊端,亲自审阅案卷,迅速决断,使千余囚犯得以昭雪或量刑。

曹操去世后,群臣因太子继位需诏命而犹豫不决。陈矫挺身而出:“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他当机立断,备齐官礼,一日之内完成即位大典,稳定了曹魏政权。曹丕称帝后,陈矫历任吏部尚书、尚书令,封高陵亭侯。他刚直敢言,曾当面拒绝魏明帝查阅尚书省文书,直言“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令明帝惭愧而返。

晚年谥贞,家风传承

景初元年(237年),陈矫升任司徒,同年七月逝世,谥号“贞侯”。其子陈本继承爵位,历任郡守、九卿,以“操纲领、举大体”著称,不亲琐事却能统御群下,得廷尉之称。陈本之弟陈骞在晋朝官至车骑将军,孙陈舆、曾孙陈植亦官至显位,陈氏一门成为曹魏至西晋的重要政治家族。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归有光:文以载道,德以传世——一位跨越时空的士人典范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