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世民喝毒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流传千年的谎言,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根本没有喝毒酒。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兄弟手足相残”中最大的瓜。但是,很少有人了解,玄武门之变,只是这场戏的高潮,两兄弟之间的“斗法”其实早就开始了。
其中,李建成给李世民喝毒酒,就是另外一个“瓜”。关于这件事,吃瓜群众们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这就是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一出戏,苦肉计而已,目的就是嫁祸给太子李建成”;有人说:“李建成太胆小,事到临头后悔了,所以药量放少了,没有毒死李世民”;还有人说:“这件事,完全是李元吉背着李建成干的,一箭双雕,除了李世民,嫁祸李建成,他当太子”。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建成确实请李世民喝酒去了,李世民也确实吐了不少的血,但是,“吐血”,未必就是因为下毒,李世民抹黑李建成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因为,李世民如果不这么做,他和他秦王府的一干人等,将永无出头之日。
兄弟斗法,由暗及明
在李渊的众多儿子中,李建成和李世民无疑是最耀眼的双子星,哦,对了,还有那个梦想C位,却永远活在两个哥哥阴影之下的李元吉。
从晋阳起兵开始,李建成和李世民就是李渊的左膀右臂,甚至,有一种说法,李渊起兵,是李世民极力主张的。

这个说法,来自于《新唐书》和《旧唐书》,李渊,李建成,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就是当年起兵的唯一的见证者,这个说法,很有可能就是李世民自己说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光辉形象。
但是,在《大唐起居注》中,却明确记载,晋阳起兵,完全是李渊自己一个人决定的,而且,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李渊的枭雄形象,根本不是什么老好人。
李渊起兵反隋的“项目”推进得非常顺利,不到一年的时间,李渊就称帝了,国号“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
李建成当上了太子,那就是国家的储君,按说李渊应该把所有的资源都向太子倾斜。但是,当时大唐初立,周边还有很多割据势力,相比培养太子,李渊更需要的是能带兵打仗的人。
李世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不但很能打,手下还有一批悍将,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侯君集,这些人不断的帮助李世民立下军功,李世民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在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平定了所有的割据势力之后,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这是李渊独创的一个职位,也是为李世民量身定做的,此后再也没有人担任过这个职位。
因为,“天策上将”的地位,仅次于太子,是大唐事实上的三把手。
这个时候,太子李建成就感受到了压力,虽然他是太子,但是,李世民的功劳大,人马多。在绝对实力面前,太子,只是一个虚名罢了。
而李世民,此时也有了取代太子的想法,只不过,碍于李渊的面子,他和太子的矛盾,并没有公开爆发,仅限于两个人私底下的偷偷斗法。
武德七年,“杨文干谋反”案爆发,太子李建成第一次领略到李世民的手段。
这一年的夏天,李渊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外出避暑,留下李建成在宫中留守,作为太子,这本应该是他分内的事情,也算是提前实习一下皇帝的工作。
不了解李建成出于什么目的,他派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给庆州都督杨文干,送去一批崭新的盔甲。
不料,在途中俩人突然向官府举报,说太子要联合杨文干谋反,当地官府不敢大意,立马把两个人送到了李渊的面前,面对李渊的询问,俩人信誓旦旦的说:“太子就是要谋反,你看,他给杨文干送盔甲就是证明”。
李渊很生气,立马让李建成过来说明情况。
李建成见到李渊后,立马跪倒在地,指天发誓:“我承认,我私自运送盔甲是违法的,但是,我真的没有谋反之心”。
李渊气还没消,先把李建成给关了禁闭,又派宇文颖去庆州,召杨文干过来当面对质。没想到,宇文颖还没有到庆州,杨文干真的起兵了,这下,坐实了“造反”之名。

李渊派李世民过去平叛,最终将杨文干等人一网打尽。
不过,最终李渊的处理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说李世民和李建成俩人没有个兄弟的样子,各打五十大板,处理了几个秦王府和太子府的人,草草结案,对于谋反一事,只字不提。
这种结果,让人不得不怀疑,李渊是不是掌握了什么内部情况?
按说,太子勾结大臣谋反,李世民出兵平叛,这是正常的工作,怎么最后反而落了一个各打五十大板的结局。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李渊掌握了证据,足以证明李建成真的是被冤枉的,而幕后主使就是李世民。
因此,才赋予了“兄弟不合”,这样的一个结论。
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太子一般是不会谋反的,因为他就是法定的皇帝接班人,没有谋反的必要。历史上也确实有太子谋反,但是,那都是在生命安全不保的情况下,才会起兵造反。
第一个回合,李世民阴了李建成一把,没有成功。
很快,李建成就展开了反击,他对李渊说:“秦王府里人才济济,有文有武,终究是一个隐患,不如赶走一些为好”。
在李渊心里,李建成是自己的接班人,他就有义务帮助太子扫清隐患,好让他顺利接班,毕竟自己的两个表兄弟,杨勇和杨广相互争斗的事情,他还历历在目,他可不想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步他们的后尘。
于是,李渊下令,把李世民最重要的两个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给赶出了秦王府。
第二个回合,李建成用阳谋获胜。
提起这里,我们就得提一下李世民和李建成背后的政治势力。
李建成身后,是老牌贵族集团,关陇集团。这个政治势力,形成于西魏时期,主要成员是当年的八柱国,这个集团,主导了西魏,北周,隋朝,唐初的政治格局,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李世民身后,是新兴的造反集团。这股政治势力,是随着隋末农民起义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主要成员就是参加起义的各路英雄豪杰,在被李唐家族消灭之后,他们大部分人都投入了李世民的帐下。
这些新兴贵族的势力,大部分都在洛阳附近,因此也被称为“山东集团”,这个“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地区。
因此,李世民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主动提出到洛阳去,避免在长安城内和太子发生冲突。

李建成当然明白,洛阳是李世民的“基本盘”,放他回洛阳,就相当于放虎归山,一旦李渊去世,李世民完全有能力在洛阳称帝,和他一决高下。
于是,李建成再次找到李渊,本着“一切不利于太子继位的事情都不能发生”的原则,李渊再次阻止了李世民的请求。
第三个回合,李建成再次以阳谋获胜。
李建成设宴,李世民设局
6月初的一天,李建成突然请李世民喝酒,而且是在晚上。为了预防不测,李世民特意交上了自己的堂叔李神通一起赴宴。
酒喝到一半,李世民突然觉得胃里不舒服,然后李神通就赶紧扶着他回到了秦王府,回到府里,李世民就吐血了,据他所说:“吐了数升血”。
于是,李世民就怀疑太子在他的酒里下了毒,告到了李渊那里。没想到,李渊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只是说了一句:“秦王酒量不行,你们就不要灌他了,以后晚上不许喝酒了”。
“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就这么一句话,就把这事儿给划拉过去了。
第二天,太史找到了李渊,说昨天太白金星出现在长安的上空,正对着秦王府,这不是好兆头,秦王可能要造反。
不得不说,这个太史出现的太及时了,昨天李世民刚在李渊面前告了李建成一状,第二天太史就出来给李渊上眼药,矛头直指李世民。
你说太史不是李建成指使的,打死我都不信。
但是,李渊信了,因为在他那个年代,“太史”绝对是一个权威的存在,他负责观测天象,主持占卜,并给出吉凶祸福,这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从炎黄二帝时期,就存在了。
李渊把李世民叫到宫中,并把太史的话告诉了他。
李世民一听就了解,这是哥哥李建成在背后指使,但是,他没有任何办法去反驳太史的话,因此,他开始转移李渊的注意力。
他对李渊说:“老爸,我是绝对不可能谋反的,倒是大哥,您得留意了,他和您的爱妃张婕妤之间,有不正当的关系,后宫都了解了,就瞒着您一个人呢”。

李渊心里一颤:“小兔崽子,我还没死呢,你就着急着接受我的后宫了”。但是,李渊毕竟是开国皇帝,定力还是有的,他面不改色的说:“哦,我了解了,明天我叫建成过来问问,你先回去吧”。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把今天的事情给长孙无忌说了一下,长孙无忌劝他:“秦王,不能再等了,必须要动手了”。
原来,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早就做好了谋反的准备,只是李世民还在犹豫,他们毕竟是一起打江山的父子,亲情还是有的,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想兵戎相见。
但是,长孙无忌早就看透了,太子和秦王,是一山不容二虎,必须要有一个人死,因此,他极力劝李世民动手,如果动手晚了,整个秦王府的“新贵族集团”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李世民还在犹豫,并找人过来占卜,侯君集看见了,一把把占卜用的龟片给扔出了大门口:“秦王,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占卜什么,如果占卜出来不吉利,难道你就不动手了吗?”。
至此,李世民才下定决心: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夺取大唐皇位。
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骑着马,从玄武门进皇宫,刚走到临湖殿的时候,李元吉突然感觉到了一股杀气,他说:“大哥,我感觉不好,不如我们先回去吧”。
说话间,俩人就掉头往玄武门走去,这时,李世民带领的埋伏军队突然起来,李世民大喊:“大哥,别走,我们聊聊”。
李世民的突然出现,吓坏了李建成,他拍马就跑,根本没心思搭理李世民。李世民在后面射出一箭,给李建成一个透心凉。
李元吉还算镇定,他回身射箭,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追上以后,俩人扭打到了一起,李元吉用弓弦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幸亏尉迟恭赶到,救下了李世民。
此时,李渊还在湖上泛舟,听到三个儿子相互残杀的消息后,李渊明白,大势已去,杨广和杨勇的故事,在大唐再次上演了。
3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2个月后,李渊正式把皇位禅让给李世民,自己踏踏实实的去当太上皇了。
李建成到底有没有下毒
回到开头的问题,李世民去太子宫赴宴,到底有没有喝到毒酒?
我个人认为,李世民只是酒喝多了,喝到胃出血了,这种事儿,经常喝酒的人都了解。李世民只不过是将计就计,趁机抹黑一把李建成而已。

有三点原因。
第一,李建成不是傻子。
自己请李世民到自己府上喝酒,然后在自己府上下毒,即便真的把李世民毒死了,他也绝对脱不了干系,只要不是缺心眼,都不会这么干。
即便他真的想给李世民下毒,也应该是收买人,在李世民的府里下毒,这样才能和自己撇清关系啊。
第二,李建成没有这个狠心。
为了衬托李世民的高大形象,后来的史书都把李建成描写成了一个不学无术,不思上进,贪图享乐的花花公子。但是,从史书中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发现,李建成其实是一个性格宽厚的太子。
有一次,李渊带着李世民去太子宫中,李元吉提前埋伏了刀斧手,准备结果了李世民的性命,但是被李建成给阻止了。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如果李建成够狠,早就动手了。
第三,李渊的态度很可疑。
太子给弟弟下毒,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但是,李渊的处理却非常随意,仅仅是告诉他们以后不要晚上喝酒了。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李渊已经看穿了李世民的小把戏。
据李世民说,他吐了数升的血,一升是600cc,而人如果失血超过1000cc就会休克了,李世民这“数升”,是把血全部放完了吗?
另外,从李世民赴宴,到玄武门之变,中间只有3天的时间,如果李世民真的中毒了,怎么也得几天恢复时间吧,可是并没有,第三天他就龙马精神的去搞“造反事业”了,还一箭射死了自己的亲大哥。
这种表现,怎么看都不像是刚刚中毒的人。
因此,我们高度怀疑,所谓李建成给李世民酒中下毒的事儿,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罢了。
毕竟,玄武门之变这种大片,他都自导自演了,哪还在乎一个小花絮呢!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