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明朝和清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打得过强悍的蒙古骑兵,为何打不过清朝?
相信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明军能够打败蒙古骑兵,却怎么也打不败清兵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那就要看看蒙古人与女真人有什么不同之处了。
蒙古人是明军的老对手了,自从他们退回草原,就开始不断地衰落,而经年的战争,让明朝对衰落后蒙古骑兵非常熟悉,早已找到了破解之法,那就是花费重金培养一些强力家兵,然后给其配上最好的装备,一等到蒙古人来犯边的时候,就带着家兵上战场作战,一般一支千人规模的蒙古骑兵,只要明军将领的家兵能够斩杀其中的十几个甚至是几个蒙古人勇士,那剩下的蒙古人就基本会退却跑路了。
没办法,彼时的蒙古人早已经没有了成吉思汗时代和元帝国时代那种令行禁止,禁令如山倒的气势了,他们退化得非常厉害,也就只有后来的俺答汗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部下,让其恢复下战斗力了,其他部落的蒙古骑兵都能让明军用此法击退,这也是为何明朝后期,边军将领们纷纷喝兵血,组建家兵队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蒙古人还比较惧怕明军的火器,当他们碰到大量手持火器又有车堡作为屏障的明军队伍时,没啥好啃的办法,他们要不就是派少量骑兵吸引火力,消耗明军弹药,创造火力缺口,要么就是驱赶马群冲击明军阵地,但不管蒙古人用哪种办法对付明军火器,其效果都不是特别的好。
而后来新兴起的努尔哈赤和他手下的女真人却和蒙古人完全不一样,还处于上升期的女真人步兵很是厉害,能够直接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在正面战场上,以堂堂正正的姿态将明军击溃解决,即使明军有着众多火器。

努尔哈赤
当时女真人对军令的执行和蒙古人对军令的执行完全是两个概念,由于努尔哈赤创新和完善了牛录制、八旗制等制度,使得女真人建立了较为先进的军事组织制度,效率空前提高,而经过努尔哈赤等强人领袖调教过后的女真人是能够在接令之后(努尔哈赤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次他的部下都畏惧作战),舍生忘死地投入战斗,承担着极高的死亡率也在所不惜,这也是明末蒙古人所没有的,也根本不是明军将领依靠少量家兵就能够击退的了。
另外,女真人的军械装备也更好更完备,因为他们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手工业区和军械制作区,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其规模就绵延数里,俘虏和招揽了大批工匠为自己所用,为自己打造军械,根本不怕明朝或是朝鲜人的铁器禁运,这也是蒙古人所没有的。要知道当时蒙古人入寇明朝,那可是连铁锅都不放过,因为他们的冶炼技术太差,同时缺少大量优质铁矿石,只能用成品铁料再加工,这大大限制了蒙古人的武器锐利程度、披甲率和战斗力。

而女真人由于掌握了冶铁等技术,得以制作出大量精良的盔甲武器,让他们的重步兵和骑兵能够身穿两层重甲冲阵,大大降低了明军火器和其他武器所能造成的伤害,可以强顶着明军的火力投射,忍着高死亡率,对明军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强力冲击,直到将其彻底解决。
并且与明末那些穷酸到几乎忘记了所有战争科技的蒙古人不同,女真人从明朝工匠手里学会了如何制作盾车等器械,甚至还对其进行了改进,这让他们在对付明军的火器部队或是城堡时,能够推着盾车前进,让盾车为自己遮蔽子弹和箭矢,自己则在盾车后面射箭。

女真人的弓箭手那可是相当厉害,所使用的满洲弓威力强大,射出的箭矢就像是一根根短矛,杀伤力极大,并且还特别准,要知道女真人可是渔猎民族,拉弓射箭是他们吃饭的手艺,不准怎么在深山老林中射中猎物?其武艺可比那些羸弱、疏于训练的明军士兵强多了。

而且由于盾车后面还藏着女真人的重步兵,所以即使明军的阵线前面有着拒马、偏厢车等障碍物,穿着两层铠甲的女真重步兵也能够很快冒着明军的火力将其清除,为之后的冲锋做准备。
后来当有着战略眼光的女真领袖发现了火器的威力,对其大加仿制,以及收纳朝鲜和明军的降兵之后,明军就再也没有了火器优势,由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的强力领导,他们军队中的工匠所打造出来的火器质量可比明军好得多,让清军的火器装备、使用水平都高于明军,后来被清军用大炮等火器轰到崩溃的明军部队可不在少数。
在三国鼎立的纷乱时局中,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丁奉以其跨越四代君主、征战半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成为东吴后期军政体系的核心支柱。...
2025-11-06 潘璋:东吴虎臣的双面人生——勇略与贪奢的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潘璋以“江表之虎臣”之名载入史册,其人生轨迹既展现了战场上的铁血豪情,也暴露...
2025-11-06 徐盛:江东铁壁的忠勇传奇——以“大壮”之名铸就东吴脊梁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徐盛以“江表之虎臣”的威名载入史册,其以少胜多的战例、独创的疑城之计,以及获...
2025-11-06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的人生轨迹与家族传承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东吴名将凌统以勇猛无畏和忠诚不二著称,其家族血脉中流淌的热血与担当,在次子凌封身上得到了延续。作为凌统的次子,凌封的人生虽未如父亲般在...
2025-11-06 凌统:东吴军魂的国士风范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凌统以“亲贤礼士、轻财重义”的品格闻名军中,其十五岁夺父尸的勇毅、合肥救主的...
2025-11-06 庞统临终之言:一场被历史放大的权力博弈公元214年,雒城(今四川广汉)城下箭雨纷飞,蜀汉军师庞统身中数箭,生命垂危之际留下了一句震碎三国格局的遗言:“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
2025-11-06 萧皇后:乱世浮萍下的情感迷局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萧皇后以兰陵萧氏皇族后裔的身份,经历了从公主到皇后、从流亡者到政治筹码的跌宕人生。关于她一生与多少男性产生情感或政治纠葛的争议,既源于野...
2025-11-06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的边疆守护者在三国至西晋初期的风云变幻中,陶璜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在交州这片远离中原的边疆之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作为东吴末年至西晋初年的重要官员与将领,他不仅成...
2025-11-06 吾彦:寒门猛将的传奇人生与后世评说在三国至西晋的动荡岁月中,东吴后期涌现出一位以勇力与谋略并重的将领——吾彦。他出身寒微,却以文武双全之才、超凡胆识与忠诚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
2025-11-06 唐朝宦官血洗长安城:权力失控下的历史悲剧公元835年11月,长安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关闭城门,对朝廷官员展开大规模屠杀,一千六百余名官员及金吾吏卒命丧当场,史称“甘露之变”。这...
2025-11-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