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演义中,杨业父亲杨衮是金刀杨会之子,杨家将先人,他从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武艺天赋,年纪轻轻就威震中原。后来面对辽军大举进攻,杨衮率领一众兵马成功击退敌人,但他看出刘知远并非是一位明君,因此拒绝了他的封赏。可以说在民间杨衮被当作是民族英雄看待,不过历史上真正的杨衮和演义中的身份大相径庭,他是辽朝大将,燕云汉人。那有关杨衮的故事就来了解看看吧。
《杨家将演义》是描写北宋时期杨家世代保家卫国的故事,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主旋律,塑造了杨家将几代精忠报国,出生入死,为御外侮前仆后继,有关杨家将的民间传说以及杨家将的书籍也很多,并且杨家将成了爱国的壮歌,可谓愈演愈烈,弄出许多“传奇”,真羡慕那些有着丰富想像力的人们,完美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升华成不是历史的历史,臆想的天空,无限的广阔呀。
在诸多演义中,杨业的父亲被称之为杨衮,人称“火山王”,字君爱,杨衮的父亲叫杨会,说杨衮自幼随父习武学习刀法,后又向神枪手夏鲁奇学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飞锤,得到绝技“走线铜锤”,与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五代名将高行周是结拜兄弟,民间传说有“杨衮大战李存孝”、“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火山王战败辽太宗”等。追溯杨家将的故事,自宋末元初就开始流行,到了元朝,被小说家汇集编纂成册,不断丰富完善,到了清代达到鼎盛。
时值今日,人们还是用演义中的杨家将来当作历史,闹出许多笑话来,令人哭笑不得。如今一些写历史的还拿演义中的杨家将人物津津有味地说“历史”,这有谋财害命之嫌。
留意史料,杨业的父亲根本就不叫杨衮,而是叫杨信,本名杨弘信,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是当地土豪,逢五代乱世,组织了一伙人占据了麟州,自称刺史,面对风云变幻的枭雄并起,总也要找个靠山,当时北汉皇帝刘崇是河东节度使,势力比较大,便把杨业,那时叫杨崇贵(其弟叫杨崇勋),送到太原刘崇处为人质,成了刘崇麾下猛将,为避刘崇之名讳,改名杨重贵,后来又被赐姓刘,名刘继业。
杨信于后周时去世,其子杨崇勋(也叫杨崇训)继任麟州刺史。
在五代末年,叫杨信的武将还有两个,其一,本名杨承信,是沙陀人,杨光远的儿子,曾被辽太宗耶律德光任为平卢节度使,后被后汉隐帝任安州等处节度使,封鲁国公;另一个杨信,本名义,瀛州人,开始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禆将,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因战功升任铁骑控鹤都指挥使,逐渐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领建武节度,其弟就是与杨延朗(杨六郎)并名的杨嗣。
今天我们看到的演义中的杨业父亲杨衮,其实就是小说家参阅了这三位杨信的事迹而成(自然有一个杨信是杨业的父亲)。
那么,历史上同时代真的有一个杨衮吗?答案是肯定的,千真万确有一个杨衮,不过这个杨衮恰恰是“杨家将”的对头辽国的将领。
《契丹国志》中对于辽太宗灭后晋所任命的“番将除授职名”中,杨衮被任命为武定节度使,曾奉辽中京留守麻答命令,率兵一千五百人开赴魏州(今河北大名)支援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率部到达刑州(今河北邢台市)助知州事刘铎击败来攻城的郭从义,薛怀德军,进兵至魏州一带,被刘知远大将高行周击败北返,麻答讥讽说:“汝可是刺我拿军饷?”让杨衮内心颇为不平。
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继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内部文武不服,外面诸强林立,宿敌北汉国主刘崇闻知周太祖郭威病死,大喜,认为是天赐良机,便欲趁柴荣新即位,统治不稳定,联合契丹兵马大举南下,一举推翻后周政权。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刘崇亲率北汉兵马三万,以大将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大将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杀奔后周边城潞州(今山西长治)。
辽穆宗耶律璟派了杨衮率铁骑一万,前来会合南下,后周眧义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步骑两千迎战,自率主力在太平驿(今山西襄垣西)接应。两军在太平驿北相遇,一接战,刘崇先锋张元徽佯败,穆令均不知是计,紧追不舍,率部追杀,遭到北汉伏兵围攻,穆令均战死,后周士卒被杀被俘过千,李筠不敢再战,急忙撤兵回潞州,据城坚守。
周世宗柴荣看到形势危急,决定亲率大军迎敌,却遭到以不倒翁、太师冯道为首的大臣们的竭力反对。
但柴荣抱定必胜的信心,令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领兵切断北汉军后路;河中节度使王彦超自晋州(今山西临汾)东下,夹击刘崇;令,禁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宣徽使向训率军进抵泽州(今山西晋城),自率中军出征。
此时的刘崇没有与李筠在潞州城下纠缠,引军绕过潞州南下,当晚扎营于泽州境内高平(今属山西)以南一带。
次日,两军前哨交锋,稍一触,北汉兵马就开始后退了,露出败像,周世宗柴荣命令全速追击。
于是,后周人马全线压上,一路狂追,便到达巴公原(今山西晋城东北),一下让后周人马傻眼了,只见对面漫山遍野都是敌人,分成三个方队,东面是北汉先锋猛将张无徽,西边是契丹铁骑,统兵的便是杨衮,刘崇亲率中军居中,不由让后周将士大惊失色。
柴荣面无惧色,沉着冷静地命令:白重赟、李重进率军居西,对阵杨衮统领的契丹人马;樊爱能、何徽率军在东,攻击北汉先锋张元徽部;史彦超、向训率领精骑列阵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侍卫亲军护卫自己督战。
一场载入史册的恶战一触即发,此时的刘崇仿佛脑子进水了,看到对面后周人马远远少于自己的部队,心头闪过一念,不禁对求来的契丹兵马助战感到无限后悔,于是在马上扬了扬马鞭,神气活现地对众将说:“我只用汉军收拾柴荣,何必用契丹铁骑!今天我不仅要击败周军,还要让契丹人心服!”好狂的口气。
众将听了齐声附和,胜利就在眼前。
杨衮策马到阵前观察了一番,发现后周兵马虽少,也不可轻敌,便来到刘崇面前告诫说:“此乃劲敌也,未可轻敌冒进!”
刘崇自大,不以为然,回答:“两军胜败之势已见,时不可失,杨公不必再言,请驻马登高,看我横扫破敌!”
见刘崇如此狂傲自大,出言不逊,连契丹人都没看在眼里,杨衮内心不高兴,带马回到自己阵中,命令手下看戏,并且最终悄悄带着契丹兵马撤退了。
你悄悄的来,你悄悄的走,杨衮,到底有怎样的来历,一直是个谜,于八公原率兵撤离,从此于史料中消失了。
有人说杨衮契丹名叫耶律敌禄,其父是杨彦询,为后梁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帐下“银枪节效军”统领,杨衮少年起随父军中,为“银枪节效军”中习武差遣。
杨师厚图取辽西之地,以杨衮为霍山(今山西霍州东南三十里)节度使,因功封为霍山郡王等等,这也是杨业之父火山王杨兖的出处。
无论这个杨衮有多少未知之谜,但在五代时期名见史料,是辽太宗任命的武定军节度使,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北宋文坛与政坛的星空中,章惇与苏轼的交情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既闪耀着真挚的友谊光芒,又折射出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这对同榜进士的挚友,在宦海沉浮中历经四十载恩怨,...
苏轼 2025-07-16 张邦昌:千古奇冤,还是咎由自取?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如一场席卷中原的暴风雪,将赵宋王朝的尊严与根基彻底摧毁。在金军铁蹄踏破汴京的烽火中,时任太宰的张邦昌被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他被迫接受金人册封...
张邦昌 2025-07-16 岳飞不死会改变历史吗:一场跨越千年的历史思辨公元1142年寒冬,临安大理寺风波亭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含冤而死。这位39岁便统率十万精锐的军事统帅,在人生巅峰骤然陨落,留下“天日昭昭”的千古...
岳飞 2025-07-15 秦熺下场:权势崩塌后的落寞与历史审判秦熺(1117—1161年),字伯阳,本是南宋权臣秦桧妻兄王唤的庶子,因秦桧夫妇无嗣,被过继为养子。在秦桧专权期间,秦熺凭借养父的权势平步青云,官至礼部侍郎、枢...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2025-07-14 宗泽与岳飞:抗金双璧的功业与历史定位在中国两宋之交的抗金烽火中,宗泽与岳飞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年逾六旬的文官统帅,以"宗爷爷"之威震慑金人;一位是三十而立的青...
宗泽 岳飞 2025-07-14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江湖落魄客,忠义病大虫——薛永的传奇人生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薛永虽非声名显赫的大英雄,却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忠义之举,在梁山好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是底层江湖人的挣扎与抗争,更是对忠义...
薛永 2025-07-14 青梅绕指,帝后情深:赵宗实与高滔滔的婚姻真相在中国封建帝王史上,三宫六院是常态,但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宗实却以“一生专宠一人”的婚姻模式成为异类。他与皇后高滔滔从青梅竹马到生死相托,缔造了“一帝一后无嫔...
宋英宗 2025-07-10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吴玠未救岳飞:时代困局下的必然与无奈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蒙冤遇害,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抹永恒的悲壮色彩。而同为抗金中坚力量的吴玠,在岳飞身陷囹圄时却未伸出援手,这一历史谜团背后,是南宋复杂的政治生态、军事...
岳飞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