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跟随着,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223年,一代人杰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举全国之力,不顾魏国可能从背后偷袭的危险,攻击孙权。殚精竭虑,劳苦远征。然而战术心机,都非刘备所长。最终刘备败于东吴战神陆逊之手,所率大军七零八落,刘备在部将拼死保护下,退守白帝城。失去亲人的悲痛,加上远征失败的不甘,使得刘备身体很快垮了下来。弥留之际,刘备为自己的儿子刘禅写下了一份这样的遗诏:
“我最初只是腹泻,后来又出现了其它并发症,恐怕是治不好了。人能活到50岁,已经不算夭折了。而我已经活了六十多岁,已经是赚了,没什么可惜的。只是担心你们几个。我听人说,丞相夸你认知有了很大进步,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真是这样的话,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加油,加油。不要因为坏事不起眼就轻易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不起眼就不去做。只有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才能让人服你。我德行不够,不要学我。闲的时候,可以读读《汉书》、《礼记》以及诸子百家作品、《六韬》、《商君书》,这些书可以让你提高智商。听说丞相为你专门手抄了一份法家、兵家的书籍,还没给你,就在路上弄丢了,很可惜。你今后要自己多想办法去学习,提高自己。”
在遗诏里,刘备叮嘱儿子,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格,原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的成功,就是人格的成功。在群星璀璨的众多三国英雄里,刘备是出道时最穷的。虽然祖上跟皇帝沾亲带故,但当时民间姓刘的不计其数,都跟皇帝有点儿沾亲带故,这点出身,在有身份的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刘备的地位,是靠自己的人格一点一点争取来的。
没有地盘、没有资源的刘备,能让关羽、张飞誓死追随,不论贫穷、疾病,都不离不弃。关羽一度被位高权重、财大气粗的曹操俘虏,曹操给予关羽远远超过刘备给予的待遇,关羽就是不忍心离开刘备,转身又想办法回到了刘备身边。在现代人看来,关羽这样选,不管怎么看都是非常傻逼的行为。因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关羽选择了相信人格,他认为人格高尚的刘备迟早会成功,而且永远不会负他。
事实证明,关羽是对的。因为刘备为了给他报仇,愿意拿江山做赌注。如果换了曹操,就不会。换了孙权,更不会。曹操、孙权绝不会因为一个将领而拿自己的事业冒险。
宛城之战中,跟随曹操多年的护卫将领典韦被张绣杀死,事后虽然曹操哭的稀里哗啦,但等张绣上门投降时,曹操还是开心地接受了。曹操太理性,在他眼里,跟随多年的典韦,也不过是一件工具而已,为了工具报仇,简直太傻。同样想法的还有孙权,周瑜在东吴创业初期就跟着孙氏兄弟,周瑜死了,孙权也没有跟刘备大动干戈,甚至连抗议都没有。曹操、孙权,都是非常理性的政治家,理性到看所有人都像看一件东西。
刘备死前,还对另外一个人满怀愧疚,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跟随刘备多年,刘备对诸葛亮一直言听计从。但在为关羽报仇的最后一战,刘备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因为在刘备看来,再好的计谋、再大的利益,也不值得用兄弟来交换。
但在临死前,刘备给诸葛亮说了这样一番令诸葛亮没想到的话:
“你的才能远远超过曹操的儿子曹丕,安定国家是没有问题的,实现当初我们的理想也是没问题的。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他实在烂泥扶不上墙,皇帝就由你来做。”
这段话如果是由曹操说出,那就绝对是试探,是考验,可能房子外面就埋伏了一大堆杀手,一个回答不对,就会人头落地。但由刘备说出,那就是信任。因为刘备和曹操,不是一类人。刘备能为关羽不要江山,也能向诸葛亮托付江山。
有人说刘备很有心计,处处都是装的,都是为了收买人心。其实三国里最会装的人是袁绍,连袁绍的手下都说袁绍外表宽厚、内心自私。袁绍的手下都不是傻子,都对自己的老板看的清清楚楚,因此也留下了很多明文记载。刘备建立的蜀国最终不是胜利者,如果刘备真是装的,那么一定会有相关的言论和记载,毕竟胜利者不需要为刘备遮遮掩掩,可惜敌国编写的史书上也没有人说刘备是装的。
刘备的蜀国最终被晋朝所灭,晋朝的史官陈寿这样赞叹刘备:
“刘备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待人厚道,很像刘邦,极具英雄的气质。当他把江山和儿子全部托付给诸葛亮时,没有其它的想法,并不是试探。刘备和诸葛亮都心怀大局、心怀使命,这是古往今来很难得的人物。”
这是敌方对刘备发自内心的评价,此时距离刘备去世已经七十多年了。
普通人为什么要学刘备?因为在一无所有时,刘备珍惜身边跟随的每一个人。在事业有成时,刘备信任身边多年跟随的每一个人。不抛弃、不薄情,不拿感情做交易,也不拿事业当借口。这样的人不值得追随,还有什么人值得追随呢?普通人没事学上层玩心机,最终害死的一定是自己。做人,还是有人情味的好。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