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土木堡之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芜一篑狼山下,九月驱车白雾昏。到眼关河成故迹,伤心土木但空屯。元戎苦战翻回跸,诸将论功首夺门。倘遣金缯和社稷,祠官谁奉裕陵园?
公元1449年,历经明朝几代培养的明朝精锐在土木堡一战中全军覆没。这场战争不仅代表着明英宗的全面溃败,同时也宣告着明王朝由盛转衰。
自土木堡一战后明朝再无力量开疆扩土,从而转变为全线防守。土木堡一战的爆发究竟有哪些原因?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城称帝,同时正式开启了他同一天下的道路。由于先前蒙古贵族对于南方地区的消耗,这给了朱元璋一个给南方扩大实力的机会。
除陈友谅一人之外,周边对手大多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的实力。就这样明帝国在这种背景之下,可以说在击败陈友谅之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其他对手全部击败。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明王朝。
不仅如此,在蒙古黄金统治时代之后已经前往欧洲地区。蒙古地区的核心地带就被空洞化,这也就使得有朱元璋率领的北伐大军杀之大都门时。
蒙古皇帝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光杆司令,然而之后回归草原地区的蒙古贵族也发现缺乏对草原地区的打理,导致草原的环境严重破坏。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后来北元在与明朝双方对峙期间,他们完全没有了昔日的辉煌然,在与明朝多次作战中总是会因为资源的问题而被明朝多次打败。
公元1402年,永乐大帝——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荣登皇帝大位。同时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利,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在建造紫禁城的同时,朱棣将全国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展示出了他的绝对权力。
随后朱棣五次远征漠北地区,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荣耀时刻。为了压制开国老臣和巩固自身权势,毅然决然的将都城由南京迁回自己的封地首府--北平。在忙不迭开建紫禁城的同时,也急于收拢全国兵权,并展现自己的绝对强势地位。
随后的五次远征漠北,就成为明朝在面上的高光时刻。朱棣凭借明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将瓦剌等少数民族多次打败,但同时也对明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消耗。
公元1439年,由也先统领的瓦剌部落在蒙古地区逐渐强大起来。这只少数民族部落曾经在漠北地区与朱棣发生的武装斗争,但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所以不在明朝的争斗范围之内。
而可以限制他们发展的鞑靼部却因为在朱棣领导的北伐战争中多次失利导致他们损失严重,从而给瓦剌部落一个发展的机会。在土木堡战役前,瓦剌部落多次侵犯明朝边境地区,还向东威胁兀良哈部落。从此一个全新的草原政权重新建立起来。
面对瓦剌部落的威胁,明朝并没有进行强有力的干涉。这是由于明朝的主力部队都被牵制在其他战场,而不是明英宗畏敌避战。
这是因为在当时云南和缅甸边境地区发生叛乱,明朝派去精锐力量前往镇压,由于地方部队兵力不足,甚至还要从京城派往近卫部队前往支援。在平息这两地叛乱之后,明朝又将兵马调往东南沿海。
由此可以看到,在瓦剌发展时期,明朝并没有进行干涉,这也就使得也先所在的瓦剌部落迅速崛起。
公元1449年,瓦剌由于两朝之间贸易的问题,与明朝全面开战。公元1449年7月,由也先率领的蒙古骑兵向明朝晋北地区进攻,同时脱脱不花率领的人马向辽东进攻,另有瓦剌的两万人马进攻大同一带。
最后有一千多人向西威胁河西走廊,正是由于瓦剌的全面进攻,这也就使得明朝北部边疆地区战火四起,同时便将各地方的战争文书也向北京地区纷纷传来。
面对来世凶凶的蒙古军队,年轻的明英宗表现的跃跃欲试,因为他想象朱棣一样征战漠北,成为一个拥有军功的皇帝,很快他不顾群臣劝阻决定御驾亲征。
当时众多大臣不敢向皇帝说出明朝军队的真实情况,由于当时明英宗及其希望与瓦剌一战,再加上有小人的谗言,就使得群臣的劝谏被皇帝忽略。
从当时明朝统计的军队数量来看,京城附近的禁军也只有5万余人,即便皇帝派遣其他各省的部队前来增援,也不可能取得绝对的优势。即便如此,明英宗依然调取各省共12万人马,奔赴前线。
公元1449年,由明英宗亲自指挥的禁军到达边境地区,与此同时,明朝已经有三万驻守边疆的精锐被瓦剌击败。由此也可以得出,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明军当时的军事力量完全不能与瓦剌部落相作战。
但由于皇帝一意孤行,率领人马向西增援晋北地区。但由于路途遥远,在路途中目睹了许多战败后明军的尸体。这不仅使得一些未上过战场的官兵心生惧意,同时明英宗本人也感到了恐惧,于是他下令全军返回。
但是由于明朝军队规模庞大,因此导致明君行动迟缓,这也很容易被分段型打击。也先部队也是抓住了这次机会,他们首先对明英宗的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明英宗派遣吴克忠率领精锐人马迎击也先部队,但还是被蒙古骑兵击败。由于这次作战的失利,这同时也加剧了从未上过战场的明朝君臣的恐惧感。
随后明英宗派遣成国公朱勇率领4万近卫队主力向蒙古骑兵进攻,但是明军没有在鹞儿岭据险而守,反而主动出击,导致朱勇率领的近卫军被蒙古击败。除此之外,明英宗拒绝将军队指挥权交于英国公张辅,而他自己并没有指挥军队作战的才能。
也正是由于在他错误的指挥导致他们被蒙古骑兵多次击败,最后导致明军全军屡次作战失败
8月31日,明英宗和残余的明朝军队在土木堡一带被也先伏击。此时的明朝部队仅仅只有8万余人可用,同时由于主力的全面溃败,导致剩下的老弱病残也无法抗衡两路蒙古大军。于是明军便在土木堡构建小型要塞进行防守,但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带领明英宗进行突围。由于也先部队适合在广阔的地带进行交战,而不会很好的攻坚办法。于是他们便0采取围困明军的策略,同时也先控制了距离明军最近的水源。
由于天气炎热,明军口干舌燥所以也先便草原游牧军队所惯用的办法。为了将明军在土木堡中引诱出来,也先假意答应明英宗退军,让他们前往最近的水源地区饮水休息。于是干渴的士兵一离开营地就手忙脚乱,完全无法维持防御阵型。
而此时突然杀出了蒙古骑军,将没有秩序的明军全面击败。在混乱之中,明英宗的亲兵带领他进行突围。
但是没过多久就被蒙古铁骑冲散,导致明英宗成为孤家寡人。而这位素来后战的君主此时竟然呆坐在原地,等待着蒙古军队将自己俘虏。至此,土木堡一战由明英宗率领的12万军队全军覆没。
在朱棣时期,明朝为了应对蒙古的入侵,建立了对抗蒙古的三大营。这其中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这其中神机营是世界上第一支有纯火器装备的精锐部队。在与朱棣争战漠北地区时,神机营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但是为了对付也先蒙古铁骑,明朝将精锐部队全部调出。根据历史记载,这一次战争中明军近1/3的兵力被消灭,其中衣甲、军火几乎全部丧失,这是明朝几代来积攒的积蓄。
同时在这一战中三大营全军覆没,而神机营的全部火器几乎尽被蒙古人所掠夺。土木堡一战之后,明朝后来虽然恢复了三大营制度,但由于老兵和火器的丧失,使得明朝三大营,再无当年之勇。同时三大营也在无法支撑起大明帝国对外扩张。
结语:
土木堡一战中最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军事力量的丧失,而是明朝前几代打造出来的民族气节。在明英宗失败之后,明朝再没有与少数民族进行大规模反击的心气。同时在明英宗之后,明朝也没有出现过皇帝亲征的情况。
而之后不论明朝如何发展,都不敢再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进行打击,一旦有人提出主动进攻,群臣就会用土木堡一战的惨状来进行反对,由此可见,土木堡一战的失利对于明朝的信心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同时由于大量的武将功勋在土木堡一战中丧命,这也就造成了明朝出现了文臣缺乏制衡,使得明朝后期出现权臣当政的现象。同时率领这场战争的明英宗和宦官王振也成为后世的反面教材。
参考资料:《明朝那些事儿》《明史》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剌的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朝接到也先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十六日从北京出发。明英宗企图再现五年前正统九年边军征讨兀良哈的成功体验。然而,在明英宗组编亲征军的时候,外卫的兀良哈征讨军却没有被编入。因此,避免了在同年八月十五日的土木之变中覆灭,得以幸免。在土木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再次出师,在面对瓦剌军队时,以各种军功晋升。
在德国历史的长河中,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如同一座灯塔,其光芒穿透时空,照亮了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世界。这位集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巨匠,用八十三载春秋谱...
2025-07-02 邪马台国:真实存在的倭国霸主,还是魏志笔下的东方幻影?在东亚历史迷雾中,邪马台国如同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这个记载于《三国志·魏书·倭人传》的古代国家,既是中日史学界百年争议的焦点,也是窥探古代日本列岛文明形态的关键...
2025-07-02 黄琬的聪慧:乱世中破局而生的少年英才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河中,黄琬的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乱世昏沉的天空。这位出身江夏黄氏的名门之后,以七岁稚龄破解“日蚀之辩”的智慧,以及后来在动荡时局中展现的政...
2025-07-02 林升:以诗为剑的南宋遗民诗人在南宋文人的精神图谱中,林升的名字如暗夜星火,虽不耀眼夺目,却以犀利的笔触刺破时代迷雾。这位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的诗人,用《题临安邸》等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一曲曲悲怆...
2025-07-02 夏完淳14岁就结婚吗?历史细节中的少年英烈与晚明婚俗夏完淳,这位17岁就义的抗清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人生常被后世聚焦于诗文成就与民族气节。然而,关于他“14岁结婚”的传闻,却如同一枚投入历史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
2025-07-02 割股充饥:从忠义传奇到孝道符号的千年嬗变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割股充饥”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历史记忆的特殊存在。这个源自春秋时期的典故,既见证了忠臣义士的赤胆忠心,又折射出封建孝道文化的极端形态,更在历史...
2025-07-02 战国时期宜阳:韩国的西陲锁钥与秦军铁蹄下的战略要地在战国七雄的角力中,宜阳作为韩国西疆的军事重镇,其归属与命运始终与中原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这座今河南省宜阳县西的古城,不仅是韩国早期都城,更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争...
2025-07-02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日本神话的创世双神与生命起源在日本神话的混沌初开之时,伊邪那岐(イザナギ)与伊邪那美(イザナミ)这对兄妹神祇从虚无中诞生,他们的结合与分离,不仅创造了日本列岛与诸神,更奠定了日本文化中对生...
2025-07-02 曹文诏年龄:明末第一良将的生死谜题与历史回响在明末乱世的风云舞台上,曹文诏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这位被《明史》称为“明季良将第一”的军事天才,其生卒年份在历史长河中却仅留下模糊的残影。关于他的年龄,史书仅记...
2025-07-02 严君平故里:蜀地隐士的哲学星空与精神原乡在成都平原的沃野之上,郫都区横山脚下的君平乡,矗立着一座古朴的“严仙观”。这里不仅是西汉隐士严君平的故里,更是道家思想在巴蜀大地生根发芽的精神原乡。严君平,这位...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