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刀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真的可以随便拿刀剑吗?古代王朝对持有刀剑又是什么看法?这里边有什么规定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李白《侠客行》当中一句行走江湖的诗,里面充分表达了他大唐第二剑客的水平,还有他仗剑走天涯的畅快感。
这样的意境曾经一度让我们羡慕不已,但是后来却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要了解在现代社会大家对于管制刀具和枪支管理非常严格,以至于谁敢随便带着刀枪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行走都容易被扣留起来。
那么古代能随便带刀剑吗,各朝代对持有刀剑有什么规定?
对于这个问题的了解,相信很多人都表示迷糊,因为我们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好像电视剧里面的人随便都可以带着刀子跑。其实影视作品并没有呈现出古代的这一现象,那么古代到底能不能带着刀剑上路呢?
一、刀剑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们在了解刀剑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刀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一般人看来,刀剑肯定是一种武器用来杀人的。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最开始把刀剑并非是当成杀人的工具,而只是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
史记中曾记载,张惠文王早期曾经喜欢观看别人击剑,所以,带着一大帮子人带着宝剑在宫殿之上玩耍。但是后来他这一放纵的举动被人给制止,结果他遣散了剑客,而这些拿宝剑的人最终自杀了。不是说这些人有着多么强烈的细节,而是因为当他们失去了拿剑的资格,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某种贵族的荣誉感和身份。
除此以外,《周礼》有明确的记载,贵族必须要佩戴宝剑,而保健的身份则意味着他们可以凌驾于一般人之上。
后来,考古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自从西周时代就已经制定了基本的礼法,只有真正拥有贵族身份的人才能够持有宝剑。
不过,老百姓却能够在特定的时候拥有武器,例如在打仗的时候。《中国通史》中曾经讲到过伴随着战争规模的逐渐扩大化,所以很多的平民也拥有了上战场的资格,但是他们只能拥有武器,却并不能够拥有宝剑,宝剑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用来装饰身份的。
二、战国和秦代以后的变革
等到战国全面的平民战争,还有秦代彻底的推翻之前的礼法制度以后,关于配件的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例如《史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当年在战国时代,秦国就已经规定,除了贵族以外,官员也可以佩戴宝剑。等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官员佩戴宝剑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矩。不过普通老百姓还是没有资格拥有大宝剑,不过他们可以拥有其他的武器来进行自卫或者参与战争。
如果大家记性还不错的话,应该还会记得当年在《史记》里面记载过,韩信拿着大宝剑到处晃悠的故事。结果就是因为他没有贵族的身份,却拿着贵族的象征,居然被无赖给调戏,然后来了一个胯下之辱。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到了清代后期,如果平民拿着贵族身份的宝剑,必然会遭到大家的鄙视,甚至还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三、隋唐时期的变迁
后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早年的贵族规矩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原文化遭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入侵。例如当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里的规矩被破坏了个干干净净,各种少数民族和平民阶层崛起。而且在《中国通史》中更有明确记载,衣冠南渡以后,很多的规矩发生了改变,很多的底层力量已经超越了贵族。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一时期的史书记载,平民也开始可以拥有宝剑,只不过平民拥有宝剑必须有一定的规矩。简单的来说就是,庶民有事的时候可以佩戴宝剑以示庄重,而没事的时候不得佩戴宝剑。因此当时关于宝剑佩戴的规矩,早就已经被放松开来。
特别是到了唐王朝时期,关于平民老百姓佩戴宝剑的规矩更是被放的一干二净。举个例子来说,除了李白以外,很多的底层民众都可以拿着宝剑纵横于大唐南北。而且在这一时期更是出现了公孙大娘这样的女性实践高手,他们更是舞出了惊天动地的文化与剑法之道。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对宝剑的管制没有那么的恐怖。
四、明清时期的刀枪剑戟
如果大家有看过关于镖局衍生的一些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到了明清时期,关于刀枪剑戟的管制已经彻底的放开了。其实道理很简单,由于不断的遭到其他文化的冲击,所以在中原地区曾经关于贵族的讲究越来越淡化,于是大家不再把枪当成自己的贵族身份,而只是追求一种自我保护。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镖局逐渐出现的过程中,居然使得很多民间人士已经拥有的武装水平。
想要开办镖局,虽然需要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只要认可以后,就可以在大江南北拿着管制刀具进行物流运输。如果遇到土匪的话,可以自由火拼,杀死土匪其实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恐怖,也不会遭到难以想象的杀人偿命的制裁。
而且如果大家看过金庸老先生的《笑傲江湖》以后,就会了解在那一时期里面,地方上的武林高手很多,拿着刀枪剑戟18般武器,那可是非常正常。
更加重要的是,早在清代时期,我们就已经提出了所谓的18般武器的概念,这些武器可不全都是官方研制出来的,而是武术世家和镖局等等一系列的民间合法拥有武器的人研究出来的。
由此可见,在明清之际对于刀具的管制已经不那么严格,大家可以随意的拿着宝剑纵横天下,只要不随便杀人就可以了。
五、武器也有危险
不过大家不要觉得这里面的规定这么的松散,可以在明清时期去当一个大侠。就算没有任何的法律规定,我们看金庸的《笑傲江湖》也能感受出来,一旦我们拥有了刀剑,就不再是平民,江湖上的一些规矩我们就必须要遵守。别人向我们挑战,那叫比武,别人与我们的打斗,那也是比较的过程。
因此,拿上的武器以后,就好像是签生死状一样,有的时候得不到法律的保障,所以拿上武器也未必是一个好的事情,还不如好好放下武器,做一个合法的公民。
结语
所以说,像李白那样拿着一把宝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做法,其实还是有点不可靠的。因为我们只是一些普通人,并没有李白那样天下第二的武功,同时我们也没有那种真正去杀人的勇气,因此还是好好的活在一个枪支刀具被管制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才是比较美好的。不然的话天天外出杀人,何必那么那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没有保障了。
不过,我们也不要把古代想得如此的恐怖,虽然古代也有武林世家也有镖局,但是他们的那些武士的冲突还是有自己的潜规则,还是有法律的制约。只不过我们拿上刀枪剑戟以后,不再是普通的一个平民,可能要遭到更多的压力与威胁。所以古代拿刀剑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拿刀剑以后的江湖规矩,这才是麻烦的事情。
【参考资料】
《镖局的演化历史》
《中国通史》
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诗酒江湖终陌路:李白与高适绝交的诗句背后的历史褶皱盛唐的月光曾照亮过三位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与高适。他们曾在梁宋大地上纵马狂歌,在吹台琴台间泼墨挥毫,用诗酒浇灌出一段文坛佳话。然而,安史之乱的烽烟撕裂了这份...
李白 杜甫 2025-08-20 李白与宗楚客:跨越时空的“交情”与时代隐喻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宗楚客的关联常被简化为“诗仙娶了奸相孙女”的戏剧性标签。然而,若穿透历史迷雾,会发现这段关系实则是盛唐政治漩涡与士人精神困境的缩影——李白...
李白 2025-08-15 烽火长歌:王昌龄最霸气诗作的千年回响盛唐边塞的朔风裹挟着铁甲寒光,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凝结成永恒的诗行。这位被明人王世贞誉为“七绝可与李白争胜”的边塞诗宗,以《从军行·其四》与《出塞》两首七绝,将盛...
李白 2025-08-13 蜀道剑阁:千年雄关的地理坐标与文明密码在四川盆地北缘的褶皱深处,一座被李白誉为“危乎高哉”的雄关横亘千年。剑阁,这座以“蜀北屏障、两川咽喉”闻名的历史名县,不仅是古蜀道的核心节点,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
李白 2025-08-08 诗仙李白:盛唐气象中的传奇人生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以豪放飘逸的诗风、不羁的性格和...
李白 2025-07-18 孙伏伽:中国科举史上首位状元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孙伏伽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李白、杜甫般耳熟能详,但他作为中国科举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其生平事迹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唐朝初期的...
李白 杜甫 2025-07-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