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盾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扶立灵公
襄公崩逝
赵盾的好运还没有结束,命运似乎就是要他来执掌晋国门户,所有的挡道者都该死。
就在赵盾成为正卿,实权狂飙式膨胀的几个月后,年轻的晋襄公一病不起。襄公自知不久人世,弥留之际将赵盾招到自己的榻前,嘱咐赵盾:“我死之后,扶立太子夷皋为君。”再交代完其余后事,病逝。
晋襄公死后,赵盾召集文武群臣商讨立嗣问题。赵盾在会上提议:“乱世当立长君,太子夷皋年幼不能理政,不如拥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公子雍深受文公喜爱,又有才学,在秦国也是官居大夫,立他的话晋国的霸业可以得到延续。”
这时候中军佐贾季反对赵盾:“不如立公子乐吧!他的母亲被怀公与文公所宠爱,我们立她的儿子,晋人必然拥护!”
赵盾据理力争:“辰嬴的地位不高,一个妇人侍奉过两国国君,淫妇一个。立他的儿子名不正言不顺,辰嬴地位卑贱,在文公的内人中排名第九,这样的人,她的儿子能有什么威望呢?作为先君的公子,公子乐不能得到大国的庇护而呆在陈国这样一个小国,说明他很没出息。母亲淫荡、儿子没出息,就没有威望;陈国又小离我们又远 ,有事情也不能援助,怎么能巩固地位呢?而公子雍的母亲杜祁呢?人家因为襄公当了国君,就主动让逼姞(晋襄公的生母)排名在自己的前面;因为翟人是我们的强邻,就让季隗也排在自己前面;就这,人家在文公的内宫还是第四名呢!因为杜祁的谦让,文公就喜欢她的儿子,让公子雍到秦国去做官,当了亚卿。秦国强大、离我们又近,足以成为他的外援;母亲深明大义、儿子受到宠爱,足以在老百姓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立他不是很合适嘛。”
狐赵反目
如此看来,二卿相争,平心而论,赵盾在政治上确实比贾季成熟,“秦国强且近,公子雍有才,且其母贤惠。”这一些确实是比较能让人信服的理由。
毕竟是两个没有太多政治资历的卿,此时的赵盾一心一意的为国家命运着想,确实是忠心可嘉。如果换成一个野心家,立一个没用或者年幼的国君正是自己大权独揽的好时机,比如:田乞立齐悼公、赵高立秦二世、慈禧立光绪……这一类例子数不胜数,赵盾立贤能的公子雍,可见赵盾之贤。但是朝会之上,公开背弃先君遗嘱,这个时候的赵盾权势熏天,这不禁让人为晋国未来的君主捏一把汗。
不管怎样,二卿因为立嗣的分歧,关系崩裂。赵盾派遣先蔑、士会前往秦国迎立公子雍,同时贾季也派人前往陈国迎立公子乐。结果这事被赵盾察觉,赵盾派杀手在半路将公子乐一行一网打尽。贾季计划破产。
贾季思来想去,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回忆起在军中、在朝堂上都被赵盾压制就越是气愤。贾季为什么在如今这么不济,不就是因为当初阳处父的多嘴使得自己的军中最高权力被赵盾窃取吗?既然赵盾派杀手杀我的人,那么我贾季也敢派杀手杀你的人。贾季最恨阳处父,于是贾季派自己的本家人续简伯狐鞫居刺杀阳处父,这一莽撞的举动明显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所该干的。阳处父死了,赵盾依然是执政。
11月,赵盾安葬了晋襄公后,与狐氏家族算账。首先派人诛杀恐怖分子狐鞫居,贾季一看大事不妙,连忙逃亡翟国,寻求庇护。赵盾也没有将此事深追究,而是派遣昔日狐氏的家臣臾骈将贾季的家人、家产送到翟国去,意思明显,我赵盾并不愿意与你为敌,但是你也永远不要再回来了,免得碍眼。
狐氏家族就这样匆匆离开了晋国政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狐突位列大夫以来,狐偃、狐毛位列六卿,且为国舅,家族一夜暴发,却因为贾季的意气用事而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机遇,嗨!真是“富不过三代!”至贾季,狐氏正好三代。
最后一个能够让赵盾心有余悸的人也离开了,这位正卿将可以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来操控晋国朝政,乃至天下诸侯的争霸战争。
改立太子
这时候赵盾派往秦国的士会、先蔑使秦康公接受了要求,秦康公也愿意以公子雍为纽带,使秦、晋两国均释前嫌。士会、先蔑准备带着公子雍返回晋国。秦康公派遣秦军部队为公子雍壮胆,敲锣打鼓的向绛都开进。
危急时刻,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不甘心儿子就这样被权贵抛弃,到朝堂上与赵盾评理:“先君视你如同股肱,临终前留下遗嘱要你立太子夷皋。今先君有骨肉在国都,你却跑到秦国去拥立他人,先君在泉下如何瞑目啊?”哭着嚷着,赵盾就是置之不理。
赵盾烦了,跑回家去。穆嬴又带着儿子夷皋到赵家堂前,“哇哇”哭个不停,又吵又闹,面对如此泼辣的妇女,赵盾真的屈服了。赵盾决定背弃与秦国的协约,擅自做主拥立太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由赵盾主政。赵盾开始了对晋国长达20年的专权。
赵盾继其父,为嗣卿。运气实在太好,老一辈的元老死的差不多了,赵盾成为了朝中的一把手。可以钳制赵盾的晋襄公也薨了。晋灵公年幼不懂事,赵盾成为执政大臣,摄政晋国,完完全全集中军政大权于一身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践土会盟:读音背后的春秋霸业密码“践土会盟”四字,既承载着历史事件的厚重感,又暗含着汉语音韵的精妙性。其正确读音为jiàn tǔ huì méng,每个音节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春秋时期晋文公称...
晋文公 2025-08-01 晋悼公与晋文公:跨越百年的祖孙霸业传承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版图上,晋国以“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霸业雄踞中原,而晋文公与晋悼公两位君主,恰似镶嵌在晋国历史长河中的两颗璀璨明珠,以祖孙关系串联起晋国...
晋文公 2025-07-18 践土会盟:春秋霸权的巅峰仪式与周礼体系的最后余晖公元前632年夏,河南原阳西南的践土平原上,晋文公重耳以盟主身份召集齐、鲁、宋、蔡等八国诸侯歃血为盟。这场被后世称为“践土会盟”的盛典,不仅标志着晋国取代齐国成...
晋文公 2025-07-15 践土之盟:晋文公霸业巅峰下的权力游戏与春秋秩序重构公元前632年夏,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的黄土高台上,晋文公重耳身着玄色冕服,接受周襄王授予的“侯伯”金册。这场看似尊王攘夷的礼仪盛典,实则是春秋霸权更迭的转折...
晋文公 周襄王 2025-06-27 晋国:春秋时代的超级霸主与战略引擎在春秋五霸的璀璨星河中,晋国犹如超新星般闪耀。自晋文公城濮之战奠定霸业,至三家分晋终结春秋,这个横跨黄河中游的巨型诸侯国,始终以“战车千乘”“带甲百万”的雄姿主...
晋文公 2025-06-20 狐偃读音考辨与历史人物探微:从音韵到春秋霸业的智慧符号在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狐偃”这个名字如同一枚青铜鼎纹,既承载着晋国霸业的密码,也暗含着汉语音韵的奥秘。作为晋文公重耳的舅舅与首席谋士,狐偃(hú yǎn)的...
晋文公 2025-06-19 晋悼公与晋文公:双峰并峙的霸业传奇在春秋时期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晋国两位君主晋悼公与晋文公犹如双子星座,以各自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晋国的霸主之路。前者以雷霆手段实现中兴,后者以大器晚成开创霸业,二人虽...
晋文公 2025-06-19 践土会盟:晋文公霸业巅峰与春秋秩序的重构践土会盟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主持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诸侯盟会。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后,联合齐、宋、鲁、蔡、郑、卫、莒等国,于践土(今河南原...
晋文公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