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棣和嘉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分明是明太宗,为何后世称呼为明成祖?
封建王朝的几个太宗,得国不正是他们的硬伤。唐太宗李世民大家最熟悉了,这是个好皇帝,可是他是通过杀了兄弟、逼父亲退位得来的皇位。
宋太宗赵光义,这家伙不地道,大概率害死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夺取了皇位,他的侄子和弟弟的死,跟他也脱不了干系,因为他们都有继承权。
明太宗是谁?很多人不了解,其实朱棣就是明太宗,他的皇位是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手里抢来的,所以也是得国不正。
清太宗皇太极,四大贝勒之一,努尔哈赤没有指明谁是继承人,但是看好阿巴亥大妃生的多尔衮三兄弟,皇太极联合其他三大贝勒,弄死了阿巴亥,夺取了后金大汗之位。
所以说庙号太宗的皇帝,都有这一类的问题。其中比较特别的就是朱棣,因为他过去是明太宗,为何后来就变成了明成祖呢?
一、祖对王朝的贡献,高于宗。
祖宗我们一直都是连在一起念的,其实在古代,这是有非常明确的分别的。尤其是给皇帝上庙号的时候,祖和宗的性质完全不同。
一般开国皇帝,都被称之为祖。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
这些开国皇帝称之为祖,那是因为他们开创了基业,是王朝的第一个实质性的皇帝,称为祖一点也不为过。
除此以外,如果你想要庙号上加上一个祖,那困难程度可就大了去了。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对唐代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可他依旧只是个宗,不是个祖。
唐代和宋代只各有一个祖,其他皇帝都是宗。元代就有两个祖了,除了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外,还有一个元世祖忽必烈。为啥?因为忽必烈一手建立了大统一的元代,他对元代是有不可磨灭的功勋的。
清代就更过分了,他们居然有三个祖,除了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外,还有清世祖顺治皇帝和清圣祖康熙皇帝这两位。
为啥?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是清代的基础,他被称为太祖,和成吉思汗的元太祖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顺治皇帝被称为清世祖,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带领清军入关,问鼎中原,这份功勋对清代来说实在是巨大,虽说主导人是多尔衮,但是在位的皇帝是顺治。
至于康熙的清圣祖,那是因为康熙皇帝平三藩、收台湾、剿灭噶尔丹,保证了大清代的版图完整,所以被称为清世祖。
二、朱棣这个明成祖,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加上去的。
其实一直到明武宗朱厚照的时候,朱棣一直都是明太宗。太宗虽然得国不正,可是对国家的贡献其实是不小的。
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堪称唐代最卓越的君主,创建了贞观之治。宋太宗赵光义,灭亡了北汉,额。。。略过他好了。明太宗朱棣,多次征战漠北,使得万国来朝。清太宗皇太极,为清军入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称呼朱棣为明太宗一点毛病都没有,反而是一种尊重。可为啥到了嘉靖皇帝这一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呢?
原来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是明孝宗朱佑樘的亲儿子,只是他的侄儿,他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照没有儿子,朱佑樘又只有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所以才轮到了朱厚熜继位。
朱厚熜自己是有亲爹的,也就是兴献王,所以他打算把兴献王追封为皇帝,将他放在太庙当中。兴献王追封为兴献帝以后,问题来了。
太庙实在是太拥挤了,从朱元璋这一代开始算起来,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已经有9位皇帝在太庙里了,香火明显不够分啊!
太庙正殿只有9个席位,要想把兴献帝放入太庙正殿,就必须要从上面几个皇帝里踢走一个才行。
狠心的朱厚熜,居然打算把朱棣给踢出去。大臣们当然打死了也不肯答应。可朱厚熜的态度也决绝,必须要把他爹弄进太庙,无可奈何之下,大臣们只好把朱高炽给请了出去。
为啥?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8个多月,大家是按照在位时间排序,这才把朱高炽给踢出去的,都是朱厚熜的祖宗,谁也不欺负谁。
至于朱棣为啥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其实也就是在这次事件的时候,嘉靖皇帝修改的。因为嘉靖有自己的想法。
三、嘉靖希望朱棣能够和朱元璋一样,成为后代万世供奉的君主。
封建王朝的太庙正殿,就那么几个位置,所以当新皇帝上台以后,老皇帝进了太庙,那么就必须要在原来的祖宗里选择一个踢出来。
这样就能够保证跟当朝皇帝比较亲近的几个皇帝祖先,能够轮番在太庙正殿享受供奉。中国普通人家,讲究五服,其实出了五服就算不上真正的亲戚了。而且拜祭祖先的时候,一般五代以上也不会刻意祭拜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老祖宗是每一家人都要祭拜的,原来明代只有明太祖朱元璋这么一位老祖宗。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明成祖朱棣也成为了老祖宗。
这么一来,就算后世大明代的皇帝换了千万个,朱元璋和朱棣始终都不会被赶出太庙正殿,这就是嘉靖皇帝的小心思。
朱厚熜对朱棣是十分尊重的,如果没有朱棣,后面这些大明代的皇帝,都不可能登基称帝。所以说朱厚熜说要把朱棣踢出太庙正殿,那是在吓唬百官,逼迫百官就范。他才舍不得朱棣呢,将朱棣列为祖就是证据。
总结:嘉靖皇帝想多了。
朱厚熜还指望着明代皇帝永远传承下去,这么一来朱棣就能跟朱元璋一样,永远享受太庙供奉的待遇了。其实,这件事就跟秦始皇希望秦朝万世万代传下去一样,都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大明王朝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时期就已经灭亡了,拢共也就两百来年的时间,所以何必纠结入不入太庙的事情呢?就算兴献王入了太庙,他是能了解,还是后世能感恩戴德?这家伙该不出名还是不出名,靠太庙加持也没什么作用。
参考资料:《明史》
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薛延陀的覆灭:唐太宗李世民的漠北征伐在中国北方草原的历史长河中,薛延陀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游牧政权。这个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的铁勒部落联盟,在隋唐交替之际迅速崛起,一度成为漠北最强大的势力。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贞观之治的政治铁三角: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协作与制衡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汇聚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其中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三人以“谏臣”“谋臣”“断臣”的互补角色,构建了唐朝政治史上最稳固的权力三角。他们...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8-29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徐茂公:从江湖豪杰到三朝元勋的传奇人生在隋末唐初的动荡岁月里,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字懋功,后赐姓李,又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