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带着对千古英雄的憧憬,遥想当年诸葛先生运筹帷握,曹操雄霸天下,周郎翩翩风度,赴约。本报邀请的三位民间高手金益民、彭映和冯俊钺和专家们的智慧碰撞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而专家对三国文化的独特讲解也让所有人“大开耳界”。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只是场小战役诸葛亮没传说中那么神
“吴宇森导演的《赤壁之战》你们都看过吧?场面很宏大吧?小乔很美吧?很多是虚构的,参加战役的人数远不达百万,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赤壁大战’,称之为‘赤壁小战’足矣。”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林家骊的这番话引起大伙的骚动。
林家骊给大家解释:“一般大的战争赢了以后,高层都会奖赏士兵,但打赢赤壁之战后,孙权并没有封赏士兵,所以这场战争不会很大。”林家骊还搬出了证据:“史书里只提到这么件事,曹操战后给孙权一封信,信上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意思就是‘因为我的军队染了瘟疫,所以我不想把仗继续打下去’。所以故事中孙刘联盟虽然以弱胜强,但另一方面,曹操的士兵得了致命的传染病,才会败退赤壁。”
如果说把“赤壁大战”说成“赤壁小战”让观众“吓”了一跳,林家骊对于诸葛亮的说法更像一滴水落到油锅,炸开了:“历史中的诸葛亮没有故事中描述的那么好!”
“移花接木了,‘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想出来的,三国演义夸大了诸葛亮军事谋略的才能,实际上带兵征战沙场才是他的强项。这一点,《三国志》里有记载。”林家骊感叹,三国是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一段历史。
网络配图
曹操是喜爱悲剧的音乐家他有支盗墓队,却主张薄葬
在《大三国志展》中,有件国家一级文物让三位民间高手很感兴趣,那就是银缕玉衣。“以前听说过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倒是头一回看到。”金益民感叹当时诸侯王的浓重厚葬风气,“这件玉衣用了2000多块玉片,也只有贵族才能享有了。”对此,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黎毓馨笑了:“曹操本人在当时是坚决反对厚葬,提倡薄葬的。”三国时期的文物特别少,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曹操推行薄葬。
“为什么提倡薄葬?”坐在一边的彭映赶紧问了一句。黎毓馨给大家讲了“摸金校尉”的故事:“三国时代烽火连天,战乱使得军费匮乏,所以曹操手下有一支专门盗墓的部队,部队的头头就叫‘摸金校尉’。曹操担心以后自己的墓也被盗,所以就主张薄葬。”听到这,大家都会心一笑,原来,曹操“薄葬”这一创新之举也是出于私心。黎毓馨随后补充说,“从考古发掘来看,东汉时期巴蜀地区厚葬成风,考古学家挖出很多精美的随葬明器,比如《大三国志展》中的摇钱树、玉衣,但东汉以后就很少了。”
别看曹操一副现实主义做派,他其实是个很浪漫的人。林家骊甚至用“喜欢悲剧的音乐家”来形容曹操。“他精通五律,尤其喜爱悲歌。赤壁前夜,他还点唱《蒿里行》。那可是首哀乐啊,可他就爱听。有人劝他换首鼓舞士气的歌曲,他还不高兴,一刀把人给刺死了。”
网络配图
对古代文学颇有研究的林家骊教授说,《世说新语》里说曹操有头痛病,晚上工作也很辛苦,但只要有人在边上伴唱,他就能通宵达旦地干活,“曹操在历史上留下了21首诗句。”
据悉,《大三国志展》将持续至11月15日。“9月份开展,一个多月时间我们迎来了十多万观众,国庆当天就有5万多人来参观。可见,三国也是一段迷人的历史。很多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通过演义,故事里的铜雀台、折戟等等,都在展览中。参观的人会觉得很亲切。”良渚博物院院长说。
这个说法也让冯俊钺很意外,这位22岁的小伙子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在我的心中一直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这些故事我都耳熟能详,他简直就是我的偶像啊!”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甄宓为何未嫁曹植:历史真相与文学想象的博弈在三国历史的烟云中,甄宓与曹植的“叔嫂恋”始终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题材。从《洛神赋》的朦胧隐喻到民间传说的浪漫演绎,这段关系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悲剧色彩。然而,剥...
曹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黄月英:荆襄大地的智慧明珠黄月英,这位三国时期以才情著称的女性,虽在正史中记载寥寥,却在民间传说与地方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她的籍贯与成长背景,不仅是个人身份的标识,更折射出三国时...
黄月英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