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东汉末年,烽火四起,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导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那么谁才是最大的赢家呢?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如果说赤壁之战谁是最大的输家,那毫无疑问,绝对是曹操。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早已统一北方,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曹操无论是是在实力上还是在威望上,都是要远远超过其他诸侯的。
当时的曹操,已经废除三公,自任丞相,将汉朝的诸多权力纳入囊中。在那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的年代,曹操不论是在哪个方面,都肯定是实力最为强大的。
也正是如此,平定北方后,曹操便将目光投向南方,为此他还专门挖了个玄武池来训练水军。
等到曹操率军南下,208年8月,刘表病死,继位的刘琮在蔡瑁、张允的怂恿下投降曹操,也就是说,已经平定北方的曹操,在控制荆州之后,距离曹操统一全国,就只剩下扬州、益州和交州了。
也正是如此,占领荆州之后,曹操就给孙权写了封信,让孙权赶紧投降。若不是周瑜、鲁肃力谏孙权宁死不降,那最终一统天下的,还真的会是曹操。
当然了,结果大家都知道。在刘备和孙权的联手之下,曹操二十万大军折戟赤壁,只能仓皇逃回北方。这下子,不仅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还丢失刚得到手没多久的荆州,更是损失了十多万大军。
试想,魏国若是拥有着北方和荆州,就直接切断了益州和扬州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就可以逐个击破,进而一统天下呢?
但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在周瑜的火烧赤壁下,曹操损失惨重,只能修生养息,任由孙权和刘备的扩张。
也正是如此,赤壁之战中,损失最大的绝对就是曹操。
那孙权呢?
好处自然也是有捞到一些的,至少没有被曹操灭掉,而是能继续当东吴的老大。
但是别忘了,占据扬州的东吴,如果想要扩张,要么就北上进攻徐州,要么就西征荆州。
虽说曹操大败,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徐州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东吴军队又不擅长陆地作战,因此他们最好的目标便是荆州。
而且刘表早已去世,荆州因为赤壁之战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地,如果这个时候东吴出兵,很容易的就能占领荆州,扩大势力范围。
结果倒好,荆州被刘备抢了个先。害得孙权不得不出兵进攻合肥,差点都被曹军包围回不去。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对孙权来说,是保住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地位,但对自己的扩张和发展,帮助到时一般般。因为不管是赤壁前还是赤壁后,孙权的地盘都是扬州。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赤壁之战的最终赢家会是刘备的原因。
赤壁之战前的刘备,可谓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用狼狈逃窜都不为过。每一次都是,好不容易拥有一块地盘,结果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失。在赤壁之战之前,要不是刘表看在都是汉室宗亲的份上,也许连新野这座县城都不会给刘备。
赤壁之战爆发之前,刘备手中大约拥有一万多的军队。刘表去世后,驻守在江夏的刘琦找到刘备,竟然还把他手下的一万多名士兵交给了刘备。
如果赤壁之战刘备失败,那他要么就只能投降曹操,很大的可能性还会被处死,要么就只能去益州或者是交州。也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胜利,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又趁着周瑜和曹仁的南郡争夺战,渔翁得利的占据荆州三郡。
就这么的,四处流浪的刘备,终于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不用再想之前四处流窜,如此看来,赤壁之战最大的赢家不是刘备,又能会是谁?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文丑作为袁绍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命丧沙场。那么,...
文丑 袁绍 2025-07-30 历史草船借箭的真实主角:从演义到史实的探寻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令周瑜惊叹不已,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然而,当...
诸葛亮 周瑜 2025-07-30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 王异之恨:乱世烽火中一位女性的血泪复仇在汉末三国那段英雄辈出、战乱频仍的历史中,王异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却常被忽视的女性。她以坚贞、智谋与复仇的执念著称,而其对马超的深切仇恨,更是贯穿了她跌宕起伏的一...
马超 2025-07-30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乱世枭雄的道德悖论:袁绍的善恶之辨与历史定位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然而,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陷入两极:有人称其为“鹰扬河朔”的乱世雄杰,也有人斥其为“志...
袁绍 2025-07-30 蔡琰非建安七子成员考辨:历史定位与文学史的双重审视东汉末年,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核心形成创作高峰,但后世对“建安七子”成员的界定常存争议,其中蔡琰(蔡文姬)是否位列七子之列,成为文学史研究中一个典型案例...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30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刘劭弑父篡位:南朝宋皇权伦理的崩塌与历史警示公元453年2月21日凌晨,南朝宋都城建康的宫城内爆发了一场血腥政变。太子刘劭率领两千东宫卫队闯入台城,心腹张超之挥刀砍向宋文帝刘义隆,五根手指应声而断。刘劭亲...
刘劭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