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东汉末年,烽火四起,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导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那么谁才是最大的赢家呢?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如果说赤壁之战谁是最大的输家,那毫无疑问,绝对是曹操。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早已统一北方,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曹操无论是是在实力上还是在威望上,都是要远远超过其他诸侯的。
当时的曹操,已经废除三公,自任丞相,将汉朝的诸多权力纳入囊中。在那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的年代,曹操不论是在哪个方面,都肯定是实力最为强大的。
也正是如此,平定北方后,曹操便将目光投向南方,为此他还专门挖了个玄武池来训练水军。
等到曹操率军南下,208年8月,刘表病死,继位的刘琮在蔡瑁、张允的怂恿下投降曹操,也就是说,已经平定北方的曹操,在控制荆州之后,距离曹操统一全国,就只剩下扬州、益州和交州了。
也正是如此,占领荆州之后,曹操就给孙权写了封信,让孙权赶紧投降。若不是周瑜、鲁肃力谏孙权宁死不降,那最终一统天下的,还真的会是曹操。
当然了,结果大家都知道。在刘备和孙权的联手之下,曹操二十万大军折戟赤壁,只能仓皇逃回北方。这下子,不仅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还丢失刚得到手没多久的荆州,更是损失了十多万大军。
试想,魏国若是拥有着北方和荆州,就直接切断了益州和扬州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就可以逐个击破,进而一统天下呢?
但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在周瑜的火烧赤壁下,曹操损失惨重,只能修生养息,任由孙权和刘备的扩张。
也正是如此,赤壁之战中,损失最大的绝对就是曹操。
那孙权呢?
好处自然也是有捞到一些的,至少没有被曹操灭掉,而是能继续当东吴的老大。
但是别忘了,占据扬州的东吴,如果想要扩张,要么就北上进攻徐州,要么就西征荆州。
虽说曹操大败,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徐州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东吴军队又不擅长陆地作战,因此他们最好的目标便是荆州。
而且刘表早已去世,荆州因为赤壁之战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地,如果这个时候东吴出兵,很容易的就能占领荆州,扩大势力范围。
结果倒好,荆州被刘备抢了个先。害得孙权不得不出兵进攻合肥,差点都被曹军包围回不去。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对孙权来说,是保住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地位,但对自己的扩张和发展,帮助到时一般般。因为不管是赤壁前还是赤壁后,孙权的地盘都是扬州。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赤壁之战的最终赢家会是刘备的原因。
赤壁之战前的刘备,可谓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用狼狈逃窜都不为过。每一次都是,好不容易拥有一块地盘,结果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失。在赤壁之战之前,要不是刘表看在都是汉室宗亲的份上,也许连新野这座县城都不会给刘备。
赤壁之战爆发之前,刘备手中大约拥有一万多的军队。刘表去世后,驻守在江夏的刘琦找到刘备,竟然还把他手下的一万多名士兵交给了刘备。
如果赤壁之战刘备失败,那他要么就只能投降曹操,很大的可能性还会被处死,要么就只能去益州或者是交州。也正是因为赤壁之战的胜利,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又趁着周瑜和曹仁的南郡争夺战,渔翁得利的占据荆州三郡。
就这么的,四处流浪的刘备,终于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不用再想之前四处流窜,如此看来,赤壁之战最大的赢家不是刘备,又能会是谁?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公元181年琅琊阳都的晨曦中,两个婴孩的啼哭划破寂静——诸葛亮与诸葛瑾这对相差七岁的兄弟,在汉末乱世中开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虽分属魏蜀吴三国阵营,却以&a...
诸葛瑾 诸葛亮 2025-04-30 曹植的婚姻悲剧:两任妻子折射的权力漩涡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这位曾欲立曹植为储君的枭雄不会想到,其身后事竟成为三子命运的转折点。曹植一生两段婚姻,既非寻常夫妻情事,更暗藏曹魏...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4-30 历史迷雾中的虚构命题:诸葛亮与赵云关系的真相重构在三国历史的叙事迷宫中,"诸葛亮打伤赵云"这一命题犹如一则悖论,既缺乏正史支撑,又暗合后世对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想象性投射。通...
赵云 诸葛亮 2025-04-30 三国鼎立终章:魏蜀吴的兴亡次第与历史回响公元280年,当西晋水师战船逼近建业城下,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献玺投降时,三国鼎立的格局终于画上句号。这场持续六十年的分裂局面,其终结顺序暗含着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孙皓 2025-04-30 探秘三国神童周不疑:超凡智慧闪耀历史长河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的时代,有一位少年天才如流星般划过历史天空,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他就是周不疑。他的聪明才智,在历史记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惊叹...
周不疑 2025-04-29 夏侯惇“啖睛”真相:文学叙事与历史真实的断裂与重构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惇“拔矢啖睛”的传说,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战争场景之一。这一情节既被《三国演义》塑造为“忠勇无双”的典范,又在《三国志》等正史中隐...
夏侯惇 2025-04-28 邓芝:三国北伐中蜀汉的隐秘支柱与外交脊梁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北伐壮举始终是焦点,而邓芝作为蜀汉阵营中低调却不可或缺的将领,其角色远超“配角”定位。他不仅是诸葛亮北伐战略中的关键...
诸葛亮 2025-04-28 柏灵筠:隐于史笔的权谋侧影与情感困局在三国魏晋的权力棋局中,柏灵筠这一角色虽未见于正史列传,却因《大军师司马懿》等影视作品的演绎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其历史原型柏夫人,虽在《晋书》中仅以只言片语隐现...
司马懿 2025-04-28 禁宫铁壁与南疆孤忠:向宠的文武双面镜像在三国蜀汉的权力版图中,向宠是少有的被《出师表》单独列名举荐的将领。这个被诸葛亮评价为"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襄阳宜城人,其...
诸葛亮 2025-04-27 孤忠蹈险:姜维九伐中原的胜负密码与精神丰碑在三国鼎立的苍茫暮色中,姜维以一介降将之身,继承诸葛亮未竟的北伐遗志,十五年间九度挥师中原。这场以弱击强的战略博弈,不仅是蜀汉最后的孤注一掷,更成为冷兵器时代&...
诸葛亮 2025-04-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