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是司马家豢养的死士,是当初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阴养的“三千死士”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
尉迟恭和成济都当了主人的枪手,都以下犯上杀了主人的敌人。但是,两人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尉迟恭进了凌烟阁,成了开国大功臣。而成济却被夷灭三族。那么,为什么两人的结果这么不一样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不当。
尉迟恭当时杀李元吉是正当防卫。因为在玄武门政变的时候,首先是李元吉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李世民没办法,只好回射一箭,没想到,这一箭“不小心”射到李建成身上,把李建成杀死了。然后李世民的战马受惊,李世民从马上摔下来,李元吉冲过来,用弓弦勒李世民,想把李世民勒死。在这种情况下,尉迟恭才射死了李元吉。可以说,尉迟恭虽然是以下犯上,但是他完全是正当防卫。
成济的情况不同。虽然曹髦确实是率领一队士兵向司马昭的府上冲去,并且已经冲到司马昭大门口。但是,曹髦并没有构成对司马昭的直接威胁,至少不是直接就会要司马昭的命。也就是说,成济虽然也是出于防卫才杀掉了曹髦。但是他明显是防卫不当。
正当防卫和防卫不当,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主子如何向天下人做出解释,如何给这个枪手开脱罪责的问题。李世民是很好给尉迟恭开脱的。毕竟如果那时候尉迟恭不出手,李元吉就很可能把李世民给杀死。但是司马昭是不好给成济开脱的。因为曹髦并没有对司马昭构成绝对的威胁。没有的情况下,就动手,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所以,司马昭不得不杀掉成济,而李世民完全可以把尉迟恭当功臣。
二、弑君与杀贼。
曹髦是皇帝。在古代,君王是有绝对权威的。就算君王残暴不仁,有什么重大的过错,也是不能杀的。杀了君王,就叫做弑君。这在整个古代,已经形成了公论。而且这也是整个古代皇权社会的价值基础。有个这个价值基础,整个皇权社会就能够保持稳定。没有这个价值基础,皇权社会就会出问题。所以,成济杀了皇帝,无论如何都是不能随便把他放过的。
尉迟恭杀李元吉不一样。李元吉并不是皇帝,他也就是一个一般的王爷。而且,因为李元吉反复“陷害谋杀”李世民,甚至直接向李世民射箭。这样一来,李元吉就不是什么王爷了,完全是“贼寇”。这一点,李世民在后来“修订”史书的时候,把它讲得很清楚。所以,尉迟恭杀李元吉,那就叫做杀贼。既然是杀贼,那就当然是功臣了。
三、揽责与推责。
两件事情发生以后,两个主人采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李世民是主动揽责。他并没有说尉迟恭杀得不对,而是说尉迟恭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自己被“贼寇”伤害而采取的行动。总之,李世民虽然并没有说,这件事是自己吩咐尉迟恭做的(他也不能这样说,毕竟李元吉是他的兄弟),但是他那样,相当于是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帮尉迟恭扛着。
而司马昭则极力推脱,说这件事自己不知情。自己当时在家里,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是成济自作主张干的事情。实际上,这件事是贾充怂恿成济干的,但是贾充不认账,司马昭也不追究,两人都一口咬定是成济自作主张,也就把责任推到成济头上,拿成济当垫背。总之,既然是成济自作主张干的,与自己无关,因此,就该对成济进行严肃处理。
四、成功与未成。
这个其实才是问题的关键。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最终是取得成功了的。既然成功了,李世民当皇帝了,基本上就不用考虑舆论的问题的,谁也不敢再说三道四。因为谁要是敢再说三道四,谁就会掉脑袋。
对于李世民来说,需要关心的问题,只是后人怎么说的问题。所以,只需要把史书修改好就可以了。就算李世民也在乎当下人怎么说,也不用着急,慢慢来处理。通过“贞观之治”以后,应该说,天下的舆论,都对李世民有利了。
而曹髦攻打司马昭,是司马昭没有料到的,因为并不是他主动发动的政变。对于他来说,那时候篡夺曹魏的天下,时机还不成熟。因此,这时候把曹髦杀掉,就闯大祸了。既然闯了大祸,就要考虑舆论因素。所以,司马昭必须找一个人来垫背,以堵住悠悠之口。而成济就成了垫背的人。
公元276年,司马睿诞生于洛阳的司马氏宗族府邸。作为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与西晋的兴衰紧密相连。十五岁袭封琅邪王时,八王...
司马懿 司马睿 2025-09-29 高平陵之变:曹爽交出兵权,真是因为怕死吗?公元249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高平陵爆发。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最终曹爽交出兵权,导致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
司马懿 2025-09-29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未攻蜀汉:权谋、战略与生存的深层博弈公元234年,五丈原的秋风卷走最后一丝生机,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蜀汉丞相,用一生践行着兴复汉室的理想,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却在诸葛亮死后...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8 司马师五女之谜:权力漩涡中的女性命运司马师(208年—255年)作为曹魏权臣与西晋奠基人,其政治生涯波澜壮阔,但家庭生活却因权力斗争蒙上阴影。据《晋书》《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司马师共有五个女儿,均...
司马师 2025-09-28 曹操子女众多,司马懿如何从曹氏手中夺取皇位?曹操一生子女繁盛,仅见于正史记载的便有25子6女,若算上养子,其家族规模堪称庞大。然而,这位奠基曹魏政权的枭雄,其子孙却未能守住基业,最终皇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司...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09-28 司马懿政变背后的底气: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当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时,七旬高龄的司马懿在洛阳城内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这场看似冒险的军事行动,实则...
曹叡 司马懿 2025-09-26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司马懿夺权时无人尽忠:曹魏政权崩塌的深层逻辑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七旬高龄夺取曹魏军政大权。这场政变中,曾为曹家出生入死的将领们集体失声,曹爽集团迅速崩溃。这一历史吊诡现象的背后,是曹魏政...
司马懿 2025-09-25 智谋交锋的悖论:诸葛亮为何难破司马懿的“生存棋局”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智谋对决。诸葛亮以“空城计”“七擒孟获”等传奇计策闻名,多次在战术层面胜过司马懿;但最终,司马懿凭借隐忍的生...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