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常,一作元常, 姒姓,他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继位者为勾践。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允常在其父夫谭死后,继任越国君主之位。允常即位后,接受中原各地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业、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编织业等,尤重冶炼业,曾命欧冶子铸剑,得青铜宝剑五,工艺精良,坚韧锋利。于是国力强盛,向外扩张,“拓土始大”。至晚年,越国疆土南至句无(今浙江诸暨一带),北至御儿(今嘉兴一带),东至鄞(今宁波一带),西至姑蔑(今龙游一带),江西东北一部亦属越国。越国自允常始称王,“越王”之称始于此。允常是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吴越在越国北部边界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战争。不久双方缔约媾和。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发兵攻越,占领檇李等地。十五年,允常趁吴国兴兵伐楚、国内空虚之际,发兵攻入吴境。自此,吴越两国怨恨加深,战争日益频繁。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葬允常于会稽木客,世称“木客大冢”。
主要成就
扩大版图
越国的统治区域,自无余以来一直以会稽为中心。史载“越王勾践,其先……封于会稽”。“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千”。这些记载,只是说明越国统治的中心地区和疆域的大致范围。史籍中关于越国早期疆域的明确记载,首见于《国语》:“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今浙江诸暨),北至于御儿(今浙江嘉兴),东至鄞((今浙江宁波),西至于姑蔑(今浙江衢州),广运百里。”其范围大致在今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金衢丘陵地一带。从考古发掘来看,这一带都有几何印纹陶一类具有明显越文化特征的遗物出土。因而可以肯定,《国语》中所说的“勾践之地”是越国早期疆域。越国早期疆域,虽不能与“楚地千里”相比,但在当时南方的各诸侯国中,其获域范围还算是比较大。
公元前490年,勾践被赦免归国,夫差封以百里之地:“东至炭滨,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其面积不足原版图的十分之一。以后吴又“增之以封”,“东至于句无,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纵横八百余里。”此次增封,虽比第一次所封扩大八倍之多,夫差却说:“夫越本兴国千里,吾虽封之,未尽其国。”足以说明,越国的早期疆域是比较辽阔。现在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上述越国早期疆域是勾践执政后所开拓的,抑是原先就有的?从现有史料看,是后者而非前者。
其一,勾践在入吴为奴之前,不具备拓展理域的条件。一则是其父允常刚刚去世,局势不稳,没有精力去扩大领土;二则是时间紧迫,绝无拓展领域的可能。公元前497年,允常病故,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伊始,吴王阖闾乘允常之丧攻越。两年后,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攻越,越国大败。接着是勾践入吴为奴三年,至公元前490年得以归国。如此一连串的战争和不幸经历,哪有条件去开拓疆域!
其二,勾践继位初期,无开拓疆域之雄心。据《越世家》、《国语·越语下》等记载推算,勾践约生于公元前520年前后,则其即位时尚是二十左右的青年。勾践自己说过:“先人就世,不谷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心,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说明勾践在早年是一个颇为荒颓的青年君主。终日酗酒打猎,追求声色犬马之乐,这样的国君,岂能雄心勃勃,开拓疆域!特别是公元前496年槜李之战侥幸取胜以后,勾践以为“阖闾既没,吴不足惧”,就放松警惕,不注重武备,亦不求领土之扩张。
其三,从吴、越早期作战的方位看,行军用兵,均未超越允常时期的越国版图。公元前510年,“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破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事隔十多年之后,公元前496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勾践率军抵御,“吴师败于檇李”。按携李,又写作醉李、就李,在今浙江嘉兴市西南,是越国北面的重要防守重镇。允常晚年和勾践早年都在此地与吴国发生激烈战斗,可见越国北面的版图没有变动。再从退军路线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得知“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 就先发制人,派军攻吴,战于夫椒,越军溃败,先退至浙江(今钱塘江),复退回会稽,仅以五千甲兵,栖于会稽山上,这已是越国最后的立足之地。史载“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又载“越王勾践,其先……封于会稽”。这些记载均说明越自建国以来,就一直以会稽为主要基地,勾践夫椒兵败,退回会稽老家,乃因无别处可走。此也证明勾践初期,没有开拓新的领土。
这样看来,《国语》上所说的“勾践之地”,并不是勾践继位后才开拓,而是继承前人的已有基业,正确地说“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的“广运百里”之地,乃是越王允常和勾践执政初期的越国版图。谁是越国早期疆域的开拓者?从无余建国起,历时一千五、六百年,其间有文献可考的越国君主,尚有无壬、无译、无谭、允常诸人,唯一有拓展领土记载的只有允常“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越之兴霸自允常矣。”根据这些记载和勾践即位初期的具体情况,越国早期摄域开拓者,非越王允常莫属。
吴国,这个始于商周之际、存续六百余年的江南古国,其灭亡的结局早已镌刻在历史长卷中。而越王勾践的复仇故事,更因“卧薪尝胆”的典故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传奇。那么,吴国...
勾践 2025-08-15 毛嫱是四大美女之一吗?——历史语境中的审美流变与文化重构在中国古代美人的历史叙事中,“四大美女”的称谓几乎成为美的代名词,但这一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文化筛选与重构。毛嫱,这位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宠妃...
毛嫱 勾践 2025-08-12 卧薪尝胆:千年典故中淬炼的奋斗精神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舞台上,一场持续二十余年的复仇史诗,因一个成语的诞生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越王勾践以柴草为榻、以苦胆为镜的极端自砺行为,不仅改写了历史走向...
勾践 2025-07-22 范蠡娶了东施是真的吗?历史镜像中的虚实辨析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范蠡与东施的名字如同两条平行线,却因后世文人的想象产生奇妙交集。一个是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智者,一个是因“东施效颦”沦为千年笑柄的寓言人...
勾践 范蠡 2025-07-02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复仇者与权力场中的双面君王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越王勾践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存在。他以“卧薪尝胆”的典故名垂青史,成为忍辱负重、逆境崛起的象征;但其统治手段之狠辣、权力博弈之冷酷,又使其饱...
勾践 2025-06-24 如何评价越王勾践:历史镜像中的霸主双面像在春秋末年的吴越争霸中,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的传奇故事被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这位从阶下囚到霸主的逆袭者,既是忍辱负重的励志典范,也是权谋算计的政治家。要客观评...
勾践 2025-06-18 范蠡三子:性格、命运与智慧的博弈在春秋末年的历史舞台上,范蠡以“三迁皆有荣名”的传奇经历被后世传颂。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急流勇退,转而经商成为巨富,号“陶朱公”。然而,这位智者的家庭生活却因一场...
勾践 范蠡 2025-06-09 西施与郑旦:双姝殊途,性格与命运交织的吴宫往事在春秋末年的吴越争霸史上,西施与郑旦如同两朵并蒂绽放的奇花,以绝世容颜被载入史册。这对“浣纱双姝”同被越王勾践选为美人计的关键棋子,却最终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西施 勾践 2025-05-30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铸就霸业传奇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争霸,战火纷飞。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越王勾践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卧薪尝胆的精神,书写了一段从亡国之君到霸主的传奇故事。兵败会稽,忍辱求和公元前...
勾践 2025-05-23 探寻楚惠王的外公:越王勾践的传奇关联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时期,楚惠王作为楚国的重要君主,其家族背景与历史渊源备受关注。而关于楚惠王的外公究竟是谁这一问题,通过历史资料的考证,可以清晰地得出答案——...
勾践 2025-05-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