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世后,子女守孝三年,是我们中国的古礼,虽然现在已经改变的很厉害了,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孔子当时是极力主张维持孝道,遵从古礼的。《论语,阳货》里有一段孔子和学生宰予的对话,对孝的道理讲的非常透彻,我们先看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予就是成语“朽木不可雕也”典故里的孔子那个爱睡觉的学生,现在他跟老师提出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古代,父母死了,子女要守孝三年,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也不管官做的多大,一旦父母去世,你不马上请假回家守孝,那就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弹劾你,处分很严重,甚至朝廷永不录用。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的,假如两国正在打仗,前线的武将父母去世了,还是要请假还乡,但皇帝可以下诏书,让他移孝作忠,予以挽留,这才可以不回乡,所以古人经常说“忠孝不能两全”,所以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古人打仗的时候,经常有人戴孝上阵,那就是说明这个人不可缺少,是皇上特意挽留的。
古代下至百姓,上至皇帝,都要守孝三年,在丧期中,皇帝是不可以结婚的,除非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所以这种古礼,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
宰予现在就提出来问题问老师,这个守孝三年的古礼,从上古到现在,已经很古老了。一个人三年什么都不能干,结果礼了、乐了等等什么都坏了,像稻谷一样,旧的割掉了,新的又长起来了,钻燧改火,时代也变了,我觉得守孝一年就够了。
孔子说,父母死了,你认为过了一年,就可以吃喝享受,穿好的玩好的,你觉得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呀!孔子说,你要心安,那你就照你说的办吧!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去吧!丧礼是要靠发心的,而不是靠法律规定。你也不必提倡改为一年,你愿意别人还不愿意改呢,都是个人自己的事你就别管了。宰予就出去了。
于是孔子告诉其他学生们,一个君子,父母死了,内心忧愁思念,饭都吃不下去,听音乐都没意思,睡觉都睡不香,所以三年没有礼乐。宰予这小子,竟然说自己心安!真的是太没有良心了。
然后孔子就开始讲守孝三年的道理了。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才能独自走路,这三年是父母最辛苦的时候,对孩子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再别说后来还要再养育你二十来年。就算是朋友,他们照顾了你三年,他们死后,这个恩情你能不应该还吗?所以守孝三年,就是对父母开始养育我们三年的一点点回报。
现在宰予说三年之丧改为一年,那么我们父母抚养我们的时候,也改为一年行不行?生下来养一年就不管了,你能活下来吗?别说三年了,事实上父母的慈爱并不止于此,孩子三岁以后,一般还要照料到二十多岁,你说这个恩情,守孝一年,你还有良心吗?
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 孔子弑母:一场跨越千年的谣言与真相之辨“孔子弑母”这一骇人听闻的指控,在历史长河中如幽灵般若隐若现,却始终缺乏任何可靠史料支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的道德形象与这...
孔子 2025-08-29 师旷与孔子:春秋时代的双璧:音乐与哲学的对话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师旷与孔子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音乐与哲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尽管他们的职业路径与思想体系存在显著差异,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巨匠,他们的...
孔子 2025-08-28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东汉名士李膺因刚直不阿、力抗宦官闻名史册,其“天下模楷”的形象与道家始祖老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却将两人强行关联——孔融十岁时曾以“孔子问礼于...
孔子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