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被封淮南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雉死后三年,淮南王刘长去审食其府上求见,趁其不备,取出藏在身后的铁锤,将审食其当场锤杀。
《汉书》中说:“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汉高祖的八个儿子中,除了两个当上皇帝,先后三个赵王都在吕后执政期间死于非命,而燕灵王死后,儿子也被吕后所杀,以至于绝嗣,老大齐王刘肥也是死于吕后执政期间。
因此,当吕后被灭时,只有最小的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还活着,最终刘恒被拥立做了皇帝,即汉文帝,而刘长仗着自己是刘恒唯一的弟弟,嚣张跋扈,骄横不逊 ,一再违法乱纪。
为何刘长没能受到吕后迫害呢?
其实,刘长虽然不是吕后亲生,但却是吕后一手抚养长大,是除了惠帝刘盈之位,吕后最亲近的儿子,这才能在吕后大肆诛杀刘邦子嗣之时,顺利保留一命。
刘长的母亲是赵姬,原本是赵王张敖的美人,刘邦经过赵国之时,张敖为了讨好刘邦,将赵姬拿出来献给刘邦,让刘邦宠幸了一段时间。
后来刘邦走了,但是并没有带走赵姬,依旧留在赵王宫中,但是不久之后 ,赵王发现赵姬有了身孕,于是不敢再宠信赵姬,反而将她送出宫外 ,单独给她建了一座宫殿,用来养胎。
第二年,赵国相等人谋反,试图弑杀刘邦,被朝廷发觉之后,包括赵王张敖在内一并被捕获罪,作为赵王的美人,赵姬也在被捕之列。
赵姬本是被牵连,一介弱女子,何以敢参与谋反大事,又因为曾经被刘邦宠幸过,于是满怀希望地对狱吏说道:“我曾受到陛下宠幸,肚子里还怀着龙种。”
狱吏自然不敢不报,但是刘邦此时正在大怒之中,并没有理会赵姬。
赵姬的弟弟辗转找到了审食其,希望他能在吕后面前为她求情,让刘邦放了赵姬。
为何会找到审食其呢?因为审食其与吕后、刘太公等人关系不一般。
众所周知,在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之时,有一段时间,刘太公、吕后都曾沦为项羽的俘虏,而审食其也随行照顾太公、吕后。
自刘邦自立沛公之后,因为常年在外征战,就将一家老小都交给了哥哥刘喜和审食其,刘喜是刘邦的二哥,身份平等,事实上审食其才是刘邦的心腹。
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赵姬的哥哥想让吕后帮忙,最好的选择就是从审食其身上下手,然而,审食其虽然将这件事告诉了吕后,但是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毕竟是一个私生子而已,此时的刘邦身份早已不同,并不缺乏子嗣,显而易见的是 ,吕后虽然贵为一国之母,但是也未必希望刘邦多子多孙。
最后的情况显而易见,吕后并不想帮忙,审食其也就懒得费心思,没有多加争取,于是赵姬在狱中生下刘长之后,心怀愤懑之下,就自尽而死。
赵姬死后,刘邦心有愧疚,于是让皇后吕雉亲自抚养刘长,从此刘长在吕后的心中地位就不一样了。
刘长长大之后,对吕后自然是不敢心生怨恨,更加不敢怨恨刘邦,于是将审食其给恨上了,觉得他没有尽力争取挽救自己的母亲,只是在吕后执政期间,他一个外封的藩王,也无权处置这个开国功臣。
汉文帝继位之后,仗着自己是刘恒唯一的兄弟,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而刘恒念及手足深情,也只能宽容赦免。
文帝三年,刘长自封国入朝,汉文帝为示亲近,常常与他同乘一辆马车,一起打猎,刘长自幼孔武有力,有“力能扛鼎”之能。
有一天,他亲自前往审食其府上拜访,审食其亲自出门迎接,不料,刘长趁其不备拿出藏在袖中的铁锤,当场锤杀了审食其。
杀死审食其之后,刘长说是为了诛杀吕后余孽,并当场宣布审食其三大罪状:
第一:刘长的母亲赵姬本不应被谋反之事牵连获罪,那时候审食其若是肯竭力相救,必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是他并不力争,是为第一桩罪。
第二:赵王刘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谋害,审食其不加以劝阻,这是第二桩罪。
第三: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危及刘氏天下,审食其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
汉文帝听到这个消息,出于手足亲情,并没有治他的罪。
汉文帝六年,淮南王以可笑的谋反之罪被大臣弹劾,众臣三次上书,请求文帝治罪。
第一次上书,文帝说不忍心依法制裁 ,交于列侯与二千石官员商议;
众臣再次上书,文帝说不忍心依法惩处,赦免其死罪,废掉王位;
众臣三次上书,将淮南王发配蜀郡严道县邛崃山邮亭。
在发配途中,淮南王一直被锁在囚车之内,一路受尽屈辱,最终因不堪受辱而自尽。
当时有歌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淮南王之死,其实还是因为擅杀大臣审食其的后果,说其谋反,却只提到杀了一个无罪之民,藏匿了几个在其他郡县有罪之人。
审食其身为刘邦开国功臣,封辟阳侯,却被刘长私自杀死,而罪名更是经不起推敲。
除了没有尽力挽救赵姬,吕后在位期间,种种所作所为,哪一个活下来的大臣无罪?而诛杀吕氏的最大功臣周勃、陈平更是第一个赞成吕后封诸吕为王的人,还不是身居高位?至少审食其还曾阻止过吕后诛杀刘邦留下来的大将。
我想这也是为何刘恒没有当场治罪刘长的根本原因吧!
在中国西汉王朝的皇室谱系中,刘武的名字始终与“文景之治”的辉煌和宫廷权谋的暗涌紧密相连。作为汉文帝刘恒与窦太后窦漪房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胞弟,他既是盛世中...
刘启 刘恒 2025-09-11 文景之治:治世之光与盛世之辨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从边陲藩王到盛世明君:汉文帝刘恒的登基之路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未央宫前停驻着一支简朴的车队。23岁的代王刘恒站在宫门前,指尖摩挲着青铜剑鞘上的云雷纹,目光掠过巍峨宫阙——三天前,他还是偏居晋阳的落魄...
刘恒 2025-08-18 韩信与吕雉:权力漩涡中的谣言与真相在中国古代史的叙事中,韩信与吕雉的关系始终笼罩在阴谋与权谋的迷雾中。民间野史常以“旧情复燃”的戏剧化叙事渲染两人关系,但通过梳理《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结合...
吕雉 韩信 2025-07-23 刘恒代国故地今何在:山西中部的历史密码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其封地“代国”成为这位未来汉文帝的龙兴之地。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刘恒从边疆藩王到开明帝王的蜕变,更承载着西汉初...
刘恒 刘邦 2025-07-07 吕雉下嫁刘邦: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黄昏恋”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转折点上,吕公将20岁的掌上明珠吕雉嫁给35岁的泗水亭长刘邦,这场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实则是精心算计的政治联姻。当现代人惊叹于这对夫妇1...
吕雉 刘邦 2025-07-01 吕后之死:外戚集团覆灭与西汉权力重构的必然公元前180年,西汉实际掌权者吕雉病逝。这位以“临朝称制”开创太后专权先河的政治强人,其死亡竟成为吕氏家族覆灭的导火索。短短数月间,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联合刘氏...
吕雉 2025-06-30 汉文帝与薄昭之死:皇权与亲情的残酷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汉文帝刘恒以“仁孝”著称,其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君主,却曾亲手导演了一场“...
刘恒 2025-06-24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首个治世范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统治的四十余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这段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
刘启 刘恒 2025-06-24 吕雉与刘肥:养育之恩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智慧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吕雉与刘肥的关系堪称一段特殊的历史样本。作为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未发迹时的“外妇”,而吕雉作为正妻,在刘邦起义前及楚汉战争期间...
吕雉 刘邦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