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乐宫,这位开创大汉王朝的帝王溘然长逝。然而,一场暗流涌动的政治风暴正悄然酝酿——皇后吕雉竟秘不发丧,与心腹审食其密谋四天四夜,意图血洗朝堂,将开国功臣尽数诛杀。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揭示了吕雉对权力的极度渴望,更折射出西汉初期复杂的政治生态。
一、秘不发丧:权力真空期的致命操作
刘邦驾崩当日,吕雉立即封锁消息,将皇帝死讯隐匿于深宫之中。这一违背常规的举动,实为吕雉精心策划的权力布局第一步。她深知,皇帝驾崩后的权力真空期最易引发动荡,而自己作为太后,虽名义上掌握最高权力,但实际控制力远未稳固。
吕雉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刘邦晚年,吕氏家族在军中势力已遭严重削弱:吕泽战死、陈豨叛乱、樊哙被疑,吕氏在军中的最后底牌仅剩樊哙。而此时,周勃、灌婴、陈平等开国元勋仍手握重兵,对年幼的汉惠帝刘盈未必真心臣服。吕雉回忆起刘邦生前多次欲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更觉危机四伏——若这些功臣联合叛乱,自己与儿子的性命堪忧。
二、诛杀功臣:以极端手段巩固权力

在密室之中,吕雉向审食其吐露惊天计划:“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她认为,这些与刘邦同起于草莽的功臣,本就因称臣而心怀不满,如今要他们效忠年幼的新帝,必然心生异志。唯有将其尽数诛杀,方能确保刘氏江山稳固。
吕雉的逻辑与秦末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逼死扶苏和蒙恬如出一辙——通过制造权力真空期,以雷霆手段清除异己。她计划将身在京城的功臣诱入宫中处死,对驻守边疆的将领则直接派使者就地诛杀。这一计划若实施,西汉开国功臣将遭遇灭顶之灾,刚刚统一的大汉王朝可能再次陷入战乱。
三、郦商劝谏:一场避免内战的及时雨
就在吕雉的计划即将付诸实施时,曲周侯郦商挺身而出。这位刘邦的老部下得知密谋后,立刻找到审食其,以一番恳切而有力的劝告点醒了吕雉:
“陈平、灌婴领兵十万驻守荥阳,樊哙、周勃领兵二十万平定燕代。若他们听闻皇帝驾崩、诸将被杀,必联合攻打关中。届时大臣在内反叛、诸侯在外叛乱,大汉江山顷刻间便会覆灭!”
郦商的警告直指吕雉计划的致命漏洞:功臣集团并非孤立无援,他们手握重兵、分布各地,一旦反叛将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吕雉虽权力欲极强,但并非愚蠢之辈。她意识到,若强行实施计划,自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沦为阶下囚。于是,她果断放弃诛杀功臣的念头,下令为刘邦发丧,并大赦天下。
四、权力巩固:从极端手段到平衡之术
虽然避免了大规模流血事件,但吕雉并未放弃巩固权力的努力。她一步步削弱刘氏诸侯王的势力,大力提拔吕家人:侄子吕台、吕产、吕禄等掌握重要兵权,几乎架空皇帝;对威胁自己地位的人毫不手软,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毒死赵王如意。
吕雉的统治手段虽残酷,却也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她深知,若与功臣集团彻底撕破脸,必将引发内战;因此,她选择杀一部分人、留一部分人,通过平衡手段稳坐权力巅峰。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使她得以临朝称制十五年,继续执行刘邦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推动社会经济恢复。
五、历史回响:权力博弈的永恒启示
刘邦去世后吕雉秘不发丧的四天,是汉朝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之一。这场权力博弈揭示了一个真理:在权力真空期,任何极端手段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吕雉的及时止损,不仅避免了大汉王朝的覆灭,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教训。
吕雉的故事,是权力、人性与智慧的交织。她以极端手段巩固权力,又以平衡之术维持统治,其政治生涯充满争议却也不乏启示。在权力的游戏中,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权衡利弊得失,方能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西汉初年,吕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在长达十五年的统治中,对刘邦八子的处置成为权力斗争的核心。这场血雨腥风的清洗中,八位皇子或死于毒酒、或绝嗣灭国、或含冤自尽,仅...
刘邦 2025-10-30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
刘邦 戚夫人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
吕雉 刘邦 2025-10-29 逃亡车辙下的父权悖论:刘邦弃子事件的历史解构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的溃败,将刘邦推向了历史争议的漩涡中心。当夏侯婴驾着马车在楚军追击中狂奔时,一个载入史册的场景发生了:刘邦三次将年幼的刘盈与鲁元公主踢下车...
刘盈 刘邦 2025-10-29 “一尺布尚可缝”:汉文帝与淮南王刘长的权力困局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在流放蜀地的途中绝食而亡,汉文帝刘恒闻讯后痛哭流涕,却难掩民间“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讽刺歌谣。作为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之一,刘长之死既是...
刘恒 刘邦 2025-10-28 韩信归楚与汉:一场改写楚汉格局的假设推演公元前206年,韩信在萧何月下追赶中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刘邦集团扭转楚汉战争的关键人物。但若将时间倒转至秦末乱世,假设这位“兵仙”始终追随项羽,刘邦是否还能在垓下...
项羽 刘邦 2025-10-27 血统与权力的博弈:刘裕为何弃“汉”而择“宋”在中国历史上,国号的选择往往承载着政治合法性、文化认同与权力继承的多重意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虽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却在称帝时放弃“汉”而选择“宋...
刘邦 刘裕 2025-10-24 权谋棋局中的生存智慧:萧何何以躲过刘邦的屠刀?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项羽,登基称帝建立汉朝。然而,这位布衣天子登基后却迅速掀起一场针对功臣的血雨腥风——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相继被诛...
项羽 刘邦 2025-10-23 郦食其:以口舌之利为刘邦谋得七十城,却命丧队友之手的悲情谋士在楚汉争霸的烽火岁月中,刘邦麾下名将如云,张良运筹帷幄,萧何稳固后方,韩信战无不胜。然而,有一位谋士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谋,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为刘邦收服齐...
刘邦 韩信 2025-10-22 天命、权力与生死:刘邦拒绝医治的深层博弈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后身中流矢,归途病重。吕后请来良医诊治,医生断言“病可治”,刘邦却勃然大怒:“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
刘邦 英布 2025-10-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