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康熙驾崩当晚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驾崩当天,儿子雍正就处死了他60年多心腹,雍正在害怕什么?
清朝有很多任皇帝,而康熙皇帝在位可以说是非常久的,他当时执政了六十年零十个月。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康熙早就看透了朝廷上的尔虞我诈,他没有对外表达过将要立谁为太子,甚至还曾废过太子,这就给了皇子们一个信号,谁都有可能争得皇位。于是朝廷上,上演了一场“九子夺嫡”的局面。
无论在哪个朝代,皇帝的权利都是至高无上的、令人羡慕的,很多人都对皇位有所觊觎,甚至为了皇位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而在清朝也不例外,执政六十多年的康熙突然驾崩,紧接着他的儿子雍正宣告自己继位。随后他将康熙的心腹处杀了,为什么他要处死一位老太监?老太监犯了什么罪?他在害怕什么呢?这一切至今都是个迷。
一、康熙与赵昌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自己信任的人和玩伴,无论身份高低,无论贫富有别,都有在身边的一两个好友。康熙皇帝虽然权高位重但在他身边,也有一个让他毫不避讳的心腹,那个人就是他的贴身太监赵昌。康熙在位的期间,对所有的皇子都不信任,唯独信任赵昌。因而赵昌也得到了别人的尊敬和讨好,无论在朝廷上还是后宫里,他都有一定的发言权。
康熙在位了六十多年,赵昌也陪伴了他六十多年,自两人幼时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了,一君一仆,亦师亦友,康熙无论在哪里都会带着赵昌,就连处理政务也从不回避他。可惜后来康熙莫名其妙地驾崩了,而赵昌则被雍正处死了。这对君仆从此再也无法相处于世,无法给予彼此陪伴和理解了,赵昌作为康熙的贴身太监,也终随君而去。
奇怪的是,在历史上很难找到赵昌的资料,有人猜想这是雍正皇帝的人为干预。而且在当时康熙御用画师的日记里,仿佛隐藏着一些端倪,这个人恰巧对赵昌有些许记载。
他说当时康熙驾崩的夜晚,他听到了恐怖的求救声,当时的他只是一名传教士,也不敢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到了第二天,一切真相也就浮出水面了。接着雍正继位,他没有马上固权,也没有处理争位的兄弟,而是先将赵昌杀死,这实在是蹊跷。
二、康熙和皇子
康熙在位治国有方、重用人才。在康熙的晚年期间,他的身体并不是太好,曾有一次大病在床,持续了将近两个月之久。当时他全身浮肿,右手已经不能持笔,但他仍然用左手持笔批阅奏章,处理国家大事。康熙不免悲从中来,他感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以来所有的事情他都是亲力亲为,如今却身体抱恙,始终放心不下国事,权利和分担一事,更不可草率,他觉得只有自己亲自操持,才能得以安心。
很多君王都很羡慕康熙拥有很多才华出众、出类拔萃的皇子。在平定噶尔丹的战争中,他的大皇子英勇善战、精于用兵之技巧,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皇子则好学,一腔知识满于怀,曾带领朝廷文臣完成了史书的编撰。
八皇子擅于笼络人心,很是聪明,无论大事小事都能保持优良的风度。而十三皇子和十四皇子,一位是康熙钦点的大将军,擅于带兵打仗,一位则享有盛誉却忌妒心切。这些皇子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突出的品质,唯独胤禛最为平庸和不起眼,反而最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当上了皇帝。
哪怕有再多优秀的儿子,康熙对于继位一事,一直都很小心翼翼。胤禛仿佛看透了父王这一点,他在康熙面前永远以孝和德为先。他知道作为一个帝王不仅要懂得如何处理国事,还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礼让下贤。
他早就在朝廷上布好了局,对上他言听计从、积极为父王分担国事,对下他兢兢业业、俘获人心。后来,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都对胤禛心生敬佩,这也成为了他在今后的道路上比较重要的砝码,甚至朝廷上的两位重臣张廷玉和隆科多也站在了他的身后。
三、斩草除根
清朝十二帝,只有胤禛一人继位,康熙皇帝突然驾崩,跟随康熙度过六十余年的赵昌突然判死,至今仍然是一桩悬案。雍正登基后,立刻宣判了赵昌的罪行,其中罪行包括三点:第一,赵昌偷偷检视雍正,大逆不道。第二,为胤礽的孩子做了火镰,有图谋不轨的意图。第三,赵昌盗取了国库。第三条则作为了赵昌死刑的根本原因,可是细细想来,这些理由仿佛都很勉为其难。
首先,赵昌无非是一个太监,怎么可能有胆量检视雍正呢?除非是康熙的要求。其次,胤礽的孩子还很小,一个火镰不足为提。而盗取国库一事更是荒谬了,赵昌虽然是个太监,可是权利不小,想贿赂他的人不计其数,他跟着康熙也享受了荣华富贵,怎至于去盗取国库?康熙皇帝刚刚驾崩,雍正就急于斩草除根,虽然在《清实录》上记载,康熙驾崩前曾向多位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传位于四皇子胤禛,可是此事并不是原始记载。
更蹊跷的是,雍正接到谕令时并没有去见康熙,当时中间有8小时,两人未曾见面,自始至终在意孝与大局的雍正做出这样的反应实在难以理解,而且自他登基以来,康熙身边的太监不是被杀就是失踪。好在雍正也培养了很多人才,治国也算比较有方。在康熙统治的末期,社会出现了一些动荡,国库也有所亏空,他从未抱怨,想方设法地处理好每一件朝政之事。
四、总结
人人都爱权于财,在古代为争权斗的你死我活的局面更是频频发生,雍正继位后,为了给自己正名也是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是收效甚微。不过他在位期间,积极实行改革,还让旗人学会了耕种,收获还是颇多的。
不仅如此,雍正比起康熙,更加简朴和节俭,国库在他的治理当中也慢慢变得充盈起来。他还惩治贪官污吏,那些贪官再也不敢饱受私囊了,清官也随着多了起来。虽然事情的经过和事实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但皇帝想要杀死一个人,在那个年代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的宫廷风云中,雍正皇帝与他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既有亲情的羁绊,又夹杂着权力斗争的冰冷,成为了后世史学家和...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5-07 耿精忠子女:三藩之乱余波中的家族命运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年贵妃:雍正情感世界中的“白月光”在清朝宫廷的权力场与情感荒漠中,年贵妃(敦肃皇贵妃)如同一抹罕见的暖色,成为雍正皇帝一生中唯一被历史明确记载的“偏爱”。她的一生短暂却浓烈,与雍正的纠葛既裹挟着...
雍正如何继位的 敦肃皇贵妃 2025-04-28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雍正改遗诏:真相究竟如何?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的继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学者探讨的焦点。那么,雍正改遗诏这一说法究...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17 雍正除掉年羹尧真相: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在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案堪称轰动一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年羹尧,这位曾经位极人臣、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被赐自尽的悲惨下场。雍正为何要除掉年羹尧?这背后隐藏...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04-16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