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寿春城被攻破以后,城内的士兵们出现了两个极端的反应,有那么几百人是坚决不肯投降,这些人都是当年诸葛诞所养的死士,他们的口号很统一,“为诸葛公死,死而无恨!”司马昭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全部给予了处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当然了,投降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其中吴国前来支援诸葛诞的几位将军,唐咨、孙曼、孙弥和徐韶等人都率领部下向魏军投降。司马昭对他们很是优待,上书朝廷给他们加封了爵位,士兵里面有饥饿的和生病的,都提供了粮食和药品。
有的人不理解,对司马昭讲,这些都是吴国的人,迫于眼前的形势才投降的,以后也不一定会为我们效力的,没必要对他们这么好,干脆把他们活埋掉算了。司马昭摇了摇头,不能这样看问题的,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主动权,别说救他们,就算把这些吴军放回去,那才正好显示大魏国的宽宏大度。话虽然这么说,可司马昭并没有放吴军回去,而是把他们迁徙到了三河一带。
就这样,司马昭得胜班师回朝了。当年的五月,魏国皇帝曹髦下诏,为了表彰司马昭的功绩,封他为晋公,加九锡,还为司马昭设置了一个晋国。司马昭一如既往的谦虚,他接连九次的上表推辞,到最后还是没有接受。不过曹髦也没有放弃努力,最终还是给司马昭增加了一万户的封邑,把他儿子之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了列侯。
对于增加封地和儿子加封列侯的事情,司马昭没办法只好接受了,可他也秉持了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原则,给朝廷上书一封,希望在魏国开国功臣的子孙之中,录用一些人为官,让他们继承祖先的遗志,继续为魏国效力。
您看看,司马昭虽然没有接受晋公的位置,可整个魏国又有哪个人不知道他对魏国的贡献,那些做了官的开国功臣子孙,又有谁不会感激司马昭!关于这个事情,皇帝曹髦自然是心知肚明。
所以啊,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在公元260年四月的时候,曹髦出于不得已,再次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给他加九锡。可这时候的司马昭似乎从谦虚中得到了乐趣,他是再次推辞,没有接受。
这个事情嘛,对于曹髦来讲,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伤害性不大,可侮辱性极强了。你想啊,司马昭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才是大魏国贡献最大的人,我应该得到最高的荣誉,曹髦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那是会遭到天下人非议的,可对于一个臣子来说,最高的荣誉也就是给封地加九锡了,但不管曹髦怎么给,司马昭还偏偏就不要,哎,弄得曹髦这心里是越来越不痛快。
对于司马昭真正想要的东西,曹髦心里何尝不清楚,前任曹芳是被司马师给废掉的,这司马昭的势力已经远超过司马师,那自己距离被废的日子还会远吗?罢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曹髦决定,既然司马昭一直以忠臣的面目出现,那就干脆召开大会,他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罢黜司马昭的一切职务,看他会怎么反应。
就在公元260年的五月,皇帝曹髦在陵云台召集了一批亲兵卫队,带着心腹亲信李昭等人,征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前来碰面,他愤愤的对大家讲,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着被他废掉,现在我准备亲自带着你们去讨伐他。
曹髦在上面讲的热血沸腾,下面听的人思想反应却很不同,那王沈和王业已经死心塌地追随司马昭了,虽然皇帝这么慷慨激昂,可他们一点也激动不起来,而是悄悄的跑去司马昭的府邸进行了报告。司马昭一听,怎么着,小皇帝还要来劲,不行啊,他大小也是个皇帝,我还是要防备防备才好,于是他招来了护军贾充等人,要他部署人手,做好防范工作。
很快,司马昭调动军队的消息就传到了曹髦这里,曹髦心里就是一惊,不好,看来这事已经被泄露出去了,可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再说了,我现在还是皇帝,是天子,我御驾亲征,谁还能敢把我怎么样。就这样,曹髦率领手下的这些士兵就赶奔了司马昭的府邸。
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文鸯的父亲被谁杀了:一场淮南烽火中的权力绞杀三国末年,淮南大地烽烟再起,文钦、文鸯父子以“勤王”之名掀起的叛乱,最终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内讧走向悲剧结局。公元257年,曹魏扬州刺史文钦在支援诸葛诞反抗司马氏的...
诸葛诞 2025-08-15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 诸葛诞为何拒绝毌丘俭:权力博弈中的中立策略与生存之道三国后期,曹魏政权内部爆发“淮南三叛”,其中毌丘俭与诸葛诞的两次叛乱尤为引人注目。毌丘俭于正元二年(255年)起兵反对司马师,而诸葛诞却在甘露二年(257年)才...
诸葛诞 司马师 2025-05-29 诸葛诞与诸葛亮:同族异途的“龙虎狗”三杰诸葛诞(?~258年)与诸葛亮(181年—234年),虽同为三国时期诸葛家族的杰出人物,却因政治立场与人生选择迥异,成为“同族异途”的典型。二人同为西汉司隶校尉...
诸葛诞 诸葛亮 2025-04-09 诸葛诞与诸葛亮:同宗同源却分道扬镳的堂兄弟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诸葛亮与诸葛诞这对堂兄弟的命运轨迹,既折射出家族的辉煌,也揭示了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无奈抉择。两人同为西汉...
诸葛诞 诸葛亮 2025-04-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