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蜀汉被灭,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事实上,蜀汉灭亡后,东吴还坚持了17年之久!这就让人非常奇怪了,司马昭吞并蜀汉之后,孤立无援的东吴,为何还能坚持这么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东吴的最后一任皇帝乃是孙皓,这个人其实还是比较有才能的,登基之初曾把东吴搞得蒸蒸日上,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被人评价为明君。然而小有成就之后,孙皓便开始作死了,不仅大肆享乐,而且胡乱杀人,把东吴朝局搞得一团糟,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却还是比蜀汉多坚持了17年,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东吴比蜀汉强大太多?
事实上,东吴之所以还能够在蜀汉灭亡后坚持17年,并不是因为东吴本身有多么的强大!就算东吴再强大,他也无法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天下。东吴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司马家族的内部出了问题!
一、司马家忙着禅位的事情
首先,在吞并蜀汉后,司马家族并没有拿东吴开刀,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正规划着如何篡夺曹魏的天下。虽然说司马家族已经把控了魏国朝堂这么多年,势力根深蒂固,曹家再也没有翻盘的希望了,但是司马家族也怕夜长梦多。所以说,在吞并蜀汉,取得这不世大功后,司马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禅位工作。
禅位工作,听起来非常容易,无外乎曹魏的皇帝站出来跟大家说一声,这个皇帝曹家不做了,让给司马家,可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并不是非常小,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万一曹家要来个鱼死网破怎么办,万一他们不给司马家面子,到时候让天下人看了笑话怎么办?所以说,此一阶段应该尽量避免对外战事,专注内部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司马家并没有急于出兵进攻东吴,因为在蜀汉灭亡的那一刻,其实东吴就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事实上,当初邓艾在攻下成都之后,就曾经上书过司马昭,建议在蜀汉练兵,打造战船,到时候两路出击,完全可以一战拿下东吴。但是司马昭并没有同意邓艾的计划,虽然他知道攻灭东吴并不是非常难,但是他更希望先把曹家天下改姓成司马家,然后由司马家来统一天下,所以说,司马昭根本就不急于拿下东吴!
二、司马家的西边出现了一个强敌
公元265年,曹魏灭亡,西晋建立,司马家忙活了数十年,终于鲤鱼跃龙门,成为皇室。西晋建立后,貌似司马家已经可以着手攻灭东吴了,这个时候,他们的西边出现了一个强敌,秃发树机能!
秃发树机能是河西鲜卑人的首领,他们原本是听命于西晋的。但是在晋泰始四年至于五年(268—269)期间,河西发生了大旱,鲜卑人深受其害,而西晋的胡烈也并没有出手安抚这些鲜卑人,反而采取高压手段镇压,加剧了灾区难民的痛苦,最终,鲜卑人认为反正都活不下去了,不如造反,于是开始出兵进攻胡烈,并最终击杀胡烈,在河西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
河西其他胡人一见有人挑头,当即全部反了,开始大规模进攻西晋。西晋这边,才建国不久,自然是不能受此大辱,所以根本没想着招抚,直接派兵前来镇压,于是更血腥的战斗开始了。平定秃发树机能一战,前前后后共持续了近10年,西晋方面派出了众多精兵猛将,还战死了4个地区高级将官,才最终取得胜利。不过也因为这场战争,让西晋元气大伤,何曾见过开国军队打仗打得这么惨的?
秃发树机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西晋对东吴的进攻,因为西晋也不想两线作战。所以说,东吴之所以能够在蜀汉灭亡后坚持这么久,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西晋出现了内乱!
最终,西晋方面在平定秃发树机能之后,开始着手进攻东吴,于公元208年灭了东吴。这更加证明了那个观点,东吴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不是他很强,而是西晋无暇顾及它!
结语
综合来看,司马昭吞并蜀汉之后,孤立的东吴,之所以还能坚持17年,并不是因为东吴很强,而是因为司马家无暇顾及他。首先,司马家忙着篡魏,忙着改朝换代,其次司马家忙着平定内乱。在这一切都办妥之后,东吴的丧命钟也就敲响了!
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西晋灭吴:公元280年终结三国分裂的统一之战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以雷霆之势攻破东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面缚请降,标志着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这场由晋武帝司马炎主...
孙皓 晋武帝 2025-08-21 濮阳兴字子元:三国东吴权臣的姓名密码与命运沉浮在三国东吴的政治舞台上,濮阳兴(?—264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因迎立暴君孙皓而身死族灭,其生平事迹被《三国志》等史籍详细记载。而关于他的姓名...
孙皓 2025-08-19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血色朝堂:东吴末帝孙皓的屠刀与王朝的丧钟东吴末代皇帝孙皓(242年—284年)的统治史,堪称一部以杀戮为底色的权力悲剧。这位264年登基的暴君,在短短16年间以极端手段清洗朝堂,将忠臣良将推向绝路,最...
孙皓 2025-07-10 孙皓“调包”疑云:一场历史与传说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末章,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盛传“真孙皓已死,现帝位者乃其舅家子何都”的说法,甚至引发临海太守奚熙起兵讨伐的闹剧。这场持...
孙皓 2025-07-09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