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兰克失踪案是发生在美国的一桩离奇失踪案,1880年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一位农场主大卫·兰克邀请友人共进晚餐,友人乘坐马车来兰克出门迎接,就在马车前兰克竟然离奇消失了,而兰克离奇失踪也传遍了整个小镇甚至轰动了全美各地,大卫·兰克失踪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大卫·兰克失踪案是指1880年9月23日,美国东部的田纳西州的一件不可思议的失踪案,又称为“兰克事件”,现在美国学者考证认为该事件是19世纪80年代报纸刊登的玩笑,并非真实事件。
在美国东部的田纳西州,有个叫卡兰迪的乡间小镇,当事人大卫·兰克先生就在这小镇的郊外经营一家大牧场。事件发生的傍晚,兰克先生正邀请友人——贝克法官以及其妻弟洛伊先生到家里共进晚餐,受邀的两人便乘着马车来到兰克家的门面。
当时,站在大门前面的兰克听到马车声,便与妻子及两个12岁与8岁的儿子,一同前往迎接。“欢迎!欢迎!”兰克先生一边热情的挥着手,一边朝正从马车走下的客人靠近。谁知,就在这一瞬间,像突然消失一般,兰克先生就失去踪影。
出事的地点刚好在马车的正前方,“咦?”对于这突发的景象,在场的客人以及妻子无不膛目结舌。在夕阳斜照、光线明亮的院子里,好端端一个人竟然就此烟消云散。这种似乎愚蠢的事情,照理是不会发生才对啊!“兰克先生!兰克先生!”“爸!爸!你跑到哪里去了!”法官与孩子们大声的呼喊,可是却一点回音也没有。
这桩离奇事件就像噩梦一般。当然,兰克是不可能进到马车里。而且即使他走进走出,从外面也能一目了然。“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贝克法官除了吃惊之外,更有说不出的懊恼。
从庭院到牧场,是一片宽广草原,根本没有可藏身的地方。兰克的妻子一时受到过度刺激,也因此失去理智。接获报案飞奔而至的警方人员,对于此事刚开始也是左思右想、有所怀疑。
不过,再怎么说,堂堂一名法院的法官也是目击者啊!刑警们开始将整栋建筑物里的里里外外做彻底的搜查,动用了猎犬到处搜索,可是始终没有发现兰克先生的踪影。
美国当地的报纸,几乎有一整个月的时间,也都是以“兰克事件”为题而大作文章,事件所引起的骚动遍及全美各地。然而,整个事件终究还是陷入五里雾中,一直没有水落石出。
之后,经过数个月,兰克先生的儿子来到父亲消失的马车之前,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我好苦啊!好苦啊!”于是一度又使警方紧张起来,不过最后还是像谜一般无法解开。
这个故事演义的版本之多,难以想象。其中一个版本是兰克有的是一儿一女,女儿莎拉跑到爸爸消失的地方大喊“爸,你在吗”之类的话,然后悲催的兰克才开始呼救。
这么离奇的故事,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比如上面那段描写就是弗兰克·爱德华兹在1959年总汇的作品,这位爱德华兹老兄最大的成就就是写一些关于ufo啦,第三类接触之类的科幻小说,但是他到死也没有透露兰克的故事是从哪里听来的。
研究者企图追踪考证兰克消失的证据,但是翻阅了19世纪80年代的田纳西报纸,以及人口普查记录,都无法找到关于兰克的只言片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田纳西州图书馆的研究员赫谢尔·佩恩发现,19世纪80年代有个臭名昭著的大骗子,Joseph Mulhattan,经常拿着自己编出来的故事参加当地的吹牛大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仁兄编的故事成了当地脍炙人口的都市传说,比如《华盛顿尸体变成了石头》《德克萨斯流星》。虽然风格相近,但没有直接证据证明Mulhattan就一定是这个故事的最早创作者。
研究者能够找到最早的兰克先生系列作品来自美国神秘主义小说作家斯图尔特·帕尔默,发表于1953年7月,并且可以肯定爱德华兹的“兰克事件”故事是从他这里改编出来的。帕尔默自称故事是从兰克的女儿莎拉那里听来的,估计就和我国蒲松龄《聊斋》里那样,总是说“我有一个朋友”,“我姑父的爷爷”之类的托词一样,属于艺术手法。
安布罗斯·比尔斯在1893年的《这种事情可能吗》就里写到一个种植园主神秘消失的故事。虽然帕尔默嚷嚷着比尔斯的故事改编自兰克事件,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这两故事都是有着同一个来源。
在古装剧与文学想象中,古代皇帝的后宫常被描绘为“三千佳丽”的盛景,但清朝留下的老照片却让这一认知遭遇现实冲击——满清妃嫔的容貌常被评价为“姿色平平”,甚至存在“...
2025-10-15 刚正不阿的治世能臣:西汉名相魏相的仕途沉浮与历史功绩魏相(字弱翁),济阴郡定陶县人,西汉中期著名政治家,其仕途从基层卒史起步,历经郡县治理、中央权斗,最终官至丞相,成为汉宣帝“昭宣中兴”的核心推动者。他以不畏权贵...
2025-10-15 公子光:从弑君夺位到春秋霸主的血色传奇公子光,这位春秋末期吴国的风云人物,以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登上王位,又以军事扩张与战略失误交织的轨迹,书写了吴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篇章。作为吴王诸樊之子,他本应是...
2025-10-15 三国后期武将“一代不如一代”之谜:时势、制度与人才的深层博弈三国时期,前期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盛况与后期“将星黯淡”的对比,常引发历史爱好者的叹息。然而,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观感,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时代环境...
2025-10-15 杜氏:乱世浮沉中的传奇女性群像在华夏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杜氏"二字不仅是姓氏的符号,更承载着无数女性在乱世中挣扎、抗争与绽放的传奇。从三国烽烟到五代十国...
2025-10-15 乱世枭雄刘武周:从边镇豪杰到突厥傀儡的兴衰轨迹在隋末唐初的群雄逐鹿中,刘武周以"定杨可汗"的称号在河东大地掀起腥风血雨。这位出身河间景城的边镇豪杰,凭借突厥势力崛起为北方...
2025-10-15 萧规曹随背后的实干家:曹参的功业与历史回响公元前190年,长安城相国府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强撑病体,在竹简上写下最后一笔公文后,伏案而逝。这位在汉初政坛以“饮酒不理政事”闻名的丞相,正是西汉开国元勋曹...
2025-10-15 濂溪遗韵:周敦颐的著述与人生轶事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闻名于世。他不仅在哲学领域构建了宋明理学的基石,更以清廉自守的为官之道和充满智慧的轶事典故,成为后世士人精...
2025-10-15 濂溪开宗:周敦颐对思想与理学的奠基性贡献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以《太极图说》与《通书》为基石,构建了融合儒道佛思想的哲学体系,其“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论与“诚”的心性论不仅重塑了儒家思想框架,更...
2025-10-15 湖湘学派的中流砥柱:张栻教育思想与理学体系的双重建构南宋乾道年间,岳麓书院山长张栻与朱熹的"朱张会讲"引发千人听讲的学术盛况,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思想交锋,不仅奠定了湖湘学派的理论...
2025-10-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