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0年,长安城相国府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强撑病体,在竹简上写下最后一笔公文后,伏案而逝。这位在汉初政坛以“饮酒不理政事”闻名的丞相,正是西汉开国元勋曹参。他的一生跨越了秦末乱世与汉初盛世,从战场猛将到治国能臣,最终以“无为而治”的智慧,为“文景之治”埋下伏笔。
一、乱世崛起:从狱掾到开国功臣
曹参出身沛县(今江苏沛县),早年任秦朝沛县狱掾,与萧何、刘邦同为县吏。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点燃反秦烽火,沛县县令摇摆不定,最终被刘邦、曹参等人推翻。曹参以中涓身份追随刘邦,开启传奇生涯。
战场上的“百战将军”
曹参的军事才能在其戎马生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反秦战争:随刘邦攻克胡陵、方与,破秦郡监军;东征薛县,败泗水郡守;西援雍丘,斩李由(秦将李斯之子),俘秦军候。
楚汉相争:平定三秦,夺取好畤、壤乡;围攻章邯于废丘,破楚将龙且于定陶;东征魏国,俘魏王豹;随韩信灭齐,斩龙且,俘田广。
战功累累:据《史记》记载,曹参“攻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俘诸侯王二人,丞相三人,将军六人。
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仅次于萧何,封平阳侯,食邑万户。
二、治国转型:齐国相国的黄老实践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任曹参为齐国相国,辅佐年幼的齐王。此时的齐国刚经历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曹参到任后,并未急于推行新政,而是召集齐地长老、儒生询问治国之道,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盖公的启示
听闻胶西有位精研黄老之学的盖公,曹参亲赴请教。盖公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恍然大悟,将正厅让予盖公居住,自己则以黄老之术治国。九年间,齐国“大治称贤相”,成为汉初最稳定的诸侯国。这一实践,为曹参日后执掌汉廷埋下伏笔。
三、萧规曹随:汉初相国的“无为”智慧
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惠帝推荐曹参为相。曹参闻讯即令门客整理行装,直言:“吾将入相。”
接任后的“反常”之举
曹参就任丞相后,行为令朝野侧目:
不换法度: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律令,不做任何改动。
不换官员:提拔质朴少文的实干者,罢免苛求言辞、追逐名利之徒。
日夜饮酒:常与属下宴饮,甚至任由官吏在府后园醉酒高歌,不加制止。
与惠帝的“经典对话”
惠帝不满曹参“不作为”,令其子曹窋劝谏。曹参大怒,鞭笞曹窋二百下。次日上朝,惠帝质问原因,曹参反问:“陛下与高帝孰圣?”惠帝答:“高帝。”曹参再问:“臣与萧何孰贤?”惠帝答:“萧何。”曹参遂言:“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已明,今陛下垂拱,臣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恍然大悟。
这一“萧规曹随”的决策,实则是曹参对汉初国情的深刻洞察:连年战乱后,百姓亟需休养生息,过度干预反会破坏社会自愈能力。
四、历史回响:实干家的低调遗产
曹参的结局,与其行事风格一样低调。汉惠帝六年(前190年),他卒于任上,谥号“懿侯”。史载其死时“无临终托孤,无群臣哀悼,无天象异动”,恰如他三年丞相生涯的平淡。
家族的延续与衰落
曹参死后,儿子曹窋袭爵,家族显赫数十年。至曾孙曹寿,娶平阳公主,却壮年早逝,公主改嫁卫青后,曹氏逐渐式微。
历史的双重评价
传统史观:《史记》称其“身被七十余战,攻城略地,功最多”,但“日饮醇酒,不亲事”,似有微词。
现代视角:学者指出,曹参的“无为”实为“有为”——他以黄老之术稳定政局,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其治国理念比张良的“奇谋”、韩信的“用兵”更具现实意义。
在古装剧与文学想象中,古代皇帝的后宫常被描绘为“三千佳丽”的盛景,但清朝留下的老照片却让这一认知遭遇现实冲击——满清妃嫔的容貌常被评价为“姿色平平”,甚至存在“...
2025-10-15 刚正不阿的治世能臣:西汉名相魏相的仕途沉浮与历史功绩魏相(字弱翁),济阴郡定陶县人,西汉中期著名政治家,其仕途从基层卒史起步,历经郡县治理、中央权斗,最终官至丞相,成为汉宣帝“昭宣中兴”的核心推动者。他以不畏权贵...
2025-10-15 公子光:从弑君夺位到春秋霸主的血色传奇公子光,这位春秋末期吴国的风云人物,以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登上王位,又以军事扩张与战略失误交织的轨迹,书写了吴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篇章。作为吴王诸樊之子,他本应是...
2025-10-15 三国后期武将“一代不如一代”之谜:时势、制度与人才的深层博弈三国时期,前期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盛况与后期“将星黯淡”的对比,常引发历史爱好者的叹息。然而,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观感,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时代环境...
2025-10-15 杜氏:乱世浮沉中的传奇女性群像在华夏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杜氏"二字不仅是姓氏的符号,更承载着无数女性在乱世中挣扎、抗争与绽放的传奇。从三国烽烟到五代十国...
2025-10-15 乱世枭雄刘武周:从边镇豪杰到突厥傀儡的兴衰轨迹在隋末唐初的群雄逐鹿中,刘武周以"定杨可汗"的称号在河东大地掀起腥风血雨。这位出身河间景城的边镇豪杰,凭借突厥势力崛起为北方...
2025-10-15 萧规曹随背后的实干家:曹参的功业与历史回响公元前190年,长安城相国府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强撑病体,在竹简上写下最后一笔公文后,伏案而逝。这位在汉初政坛以“饮酒不理政事”闻名的丞相,正是西汉开国元勋曹...
2025-10-15 濂溪遗韵:周敦颐的著述与人生轶事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闻名于世。他不仅在哲学领域构建了宋明理学的基石,更以清廉自守的为官之道和充满智慧的轶事典故,成为后世士人精...
2025-10-15 濂溪开宗:周敦颐对思想与理学的奠基性贡献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以《太极图说》与《通书》为基石,构建了融合儒道佛思想的哲学体系,其“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论与“诚”的心性论不仅重塑了儒家思想框架,更...
2025-10-15 湖湘学派的中流砥柱:张栻教育思想与理学体系的双重建构南宋乾道年间,岳麓书院山长张栻与朱熹的"朱张会讲"引发千人听讲的学术盛况,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思想交锋,不仅奠定了湖湘学派的理论...
2025-10-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