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对元朝的这个国号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不知道元朝国号的由来,还有元朝国号的全称是什么,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解析,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学习分析吧。
元朝的国号全称是“大元朝”。
元朝国号的选取也算是一个创举,因为是从儒家典籍中选定的,也是第一次以文定义的国号。清朝人赵翼在《廿四史札记》中说:“国号取文义,自此始”。
“大元朝”取自《易经》的“大哉乾元”“乃统天”,即为大元。而比较有意思的是,明朝的国号则是《易经》“大哉乾元”的下一句“大明资始”,“时乘六龙以御天”。其中的意思很值得玩味。
在我国历史上,王朝大约有十八个(也有说十九个、二十四个的),而称王立国的政权加一起差不多七八十个。这些国号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那些小的割据政权就暂不做总结,大朝代的国号来源有以下几种。
3.1、发祥地为国号
据说大禹被封于夏伯之地,也就是今日河南禹州,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朝代,“夏”。
夏之后的商,是因为大禹把商人的祖先封在了商地,于是商成为部落之名,而后就有了商朝。后来迁都又迁到了殷,也就是安阳地区,于是又称为“殷”,加一起就是“殷商”。
周朝也是一样,迁徙后世居周原,也就是岐山,也是灭了商朝后,就以“周”为名。
秦朝也是因为祖先被封在了秦地,于是有秦国,有了秦朝。
3.2、封爵号为国号
汉朝的得名是因为项羽把刘邦封为了汉王,击败楚国后,就有了大汉王朝。
魏晋也是如此。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曹丕代汉就是“魏国”。司马昭被曹魏封为“晋王”,代魏后就是“晋国”。
隋唐也是一样,杨坚的父亲被北周封为“随国公”,代周自立后,觉得“随”不吉利,于是改名为“隋朝”。而李渊的祖父被北周封为“唐国公”,也是代隋自立后,就建了大唐。
宋朝也差不多,只不过赵匡胤可不是什么王公,他在陈桥兵变时是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于是就定国号为宋,当然也可以认为宋朝是以发祥地为国号。
3.3、以物品为国号
辽朝和金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辽的意思在契丹语里为“镔铁”,是因为耶律阿保机发轫之地产镔铁,所以就以辽为国号了。
金朝的金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金朝的国都上京府产金子。另一种说法则和辽国有关。在《金史·太祖纪》中这样记载,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但镔铁虽坚,唯金不坏,于是就取了不会变坏的“金”为国号。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陈,之所以以陈为国号,是因为陈的开国之君姓陈。
选元为国号 因为大已经不够形容了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大蒙古国”,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说:“蒙人既侵金国,乃自号大蒙古国。”可见,当时大蒙古国已经为南人所知。
当1215年,成吉思汗占据了北京之后,就开始设置行政机构,统治管理占据的地方。蒙古语的文书中自称是大蒙古国,不过在汉语通行的地方,成吉思汗直接称大蒙古国为“大朝”,汉文的文书中,就是用大朝代替了大蒙古国。大朝一般指的是正统而强大的王朝,
《旧五代史·僭伪传一·李景》:“景愿割濠 、寿 、泗 、楚 、光 、 海等六州之地,隶於大朝,乞罢攻讨。”
但是大朝是代称还是固定的国号,这一点学界分歧很大。但成吉思汗在汉文文书中用了这个词,可见他把大蒙古国当成了第一无二的强国。
大蒙古国确实大,经过五十多年的征战杀伐,在1260年忽必烈成为大汗时,统治的地区,“蒙古马蹄所及之地”,向西到了黑海,亚洲东部大陆则只剩下了江南一地的南宋苟延残喘。
当然,地跨欧亚的大蒙古国早就开始分裂,并不是忽必烈一个人全权统治,名义上他是各宗藩国的共主,但对宗藩之国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力。宗藩国则称忽必烈统治的地区为“大汗之国”,这些宗藩国主承认忽必烈是宗主,所以他们只称汗,而不是大汗。
1271年,忽必烈颁布《建国号诏》,
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乾元就是无限之大的意思。
元文宗时期的《经世大典》在《序录》中对“大元”这个国号是这么解释的,
世祖皇帝初易“大蒙古”之号而为“大元”也……元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当然,大元并不是取代了大蒙古国,国号实则应是“大元大蒙古国”。只不过大蒙古国在蒙文文书中使用,而在汉文文书中,则为大元。
结论 忽必烈说秦皇宋祖都不会起名
忽必烈的《建国号诏》中,说国号为大元是一种对先秦时代的复古。
肇从隆古,匪独我家。
这种复古论,表明了忽必烈认为自家的大元朝是之前中原王朝的正统继承人。“绍百王而纪统。”当然,这只不过是牵强的托古而已。
而且认为从秦朝开始,这些朝代起名太小家子气了,国号不仅不美好,并且没有代表了囊括天下四海之意。
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我们大蒙古国则不一样,舆图之广,历古所无。所以作为这个独一无二帝国的皇帝,忽必烈找到了一个能够代表这大帝国的美名。而且是附和古制的就是“在古制以当然”。
这个国号就是寓意着无限大的“大元”。
忽必烈最后取的这个国号,一是直接体现了帝国疆土的无垠,二也是希冀剔除蒙古这个外来词本身给予华夏子民的对立感。争取得到天下人对元朝正统性的认同。
蒙古人对中原而言是外族,不过明朝则没有选择继承宋统,而是选择了承元,也就是希望继承元朝的遗产。
因为明朝不仅是据有了两宋之地,更是占有了元朝才加入版图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广大国土。也就是封建王朝最喜欢讨论的统治的正统性。
成吉思汗(1162-1227年)的军事征服横跨欧亚大陆,但其战略重心始终未完全倾注于南宋。这一选择并非“避战”,而是地理环境、战略优先级与时代局限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8 也速该:蒙古英雄的短暂一生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也速该这个名字或许不如成吉思汗那般如雷贯耳,但他作为成吉思汗的父亲,对蒙古帝国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位英勇的蒙古首领的生命...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4 刘秉忠并未帮阿里不哥,实为忽必烈重要谋士在蒙古帝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刘秉忠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他并非如问题所提及的帮助阿里不哥,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方,为忽必烈建立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刘...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4-23 察哈台与术赤:蒙元雄杰的实力之争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成吉思汗的众多儿子皆为杰出人物,其中察哈台与术赤更是以其卓越才能和非凡功绩备受瞩目。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展现出独特魅力,关于谁更厉...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3 速不台:纵横欧亚的征战传奇在人类军事史上,有一位将领的征战足迹跨越了广袤的欧亚大陆,其征战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他就是蒙古帝国的杰出军事统帅速不台。早期崛起: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速不台出生于...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1 博尔术:成吉思汗麾下地位超然的元勋在波澜壮阔的蒙古帝国崛起历程中,成吉思汗麾下猛将如云,而博尔术犹如一颗最为耀眼的星辰,地位超然。他的地位之高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少年结缘,奠定...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6 成吉思汗陵:千年谜团仍未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吉思汗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他率领蒙古铁骑征战亚欧,建立了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地中海沿岸、南抵印度河流域的庞大帝国,其影响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然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6 蒙古长子西征:铁蹄踏出的传奇征程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04-15 蒙古西征之谜:探寻草原帝国的扩张动因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帝国的西征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这个源自草原的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领导下,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横扫欧亚大陆,将版图扩展至前所未有的广...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4 元英宗:是昏君之殇,亦是明君之憾在元朝历史的长河中,元英宗硕德八剌宛如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他在位时间虽短,却因“南坡之变”的悲剧结局,在后世评价中争议不断,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成为了一个值得...
硕德八剌 2025-04-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