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朝的历史长河中,西辽曾是一颗闪耀的明珠,然而屈出律的篡位,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给西辽带来了巨大的转折与动荡。
屈出律其人:乃蛮部的遗孤
屈出律是乃蛮部太阳汗之子。1204年,蒙古成吉思汗灭了乃蛮部,乃蛮部长太阳汗战死,屈出律开始了艰难的逃亡生涯。他穿过别失八里,进入古叉地区,于1208年逃到西辽。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将其女儿嫁给他,屈出律由此从原先信奉景教改信佛教。这一时期的屈出律,看似在西辽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但他的野心却并未因此而消散,反而在西辽的宫廷中逐渐滋生。
篡位前奏:暗中积蓄力量
屈出律凭借着耶律直鲁古的信任,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他以收集本部落部众和人民为由,请求放走自己,为扩充西辽力量而尽力。直鲁古被他的甜言蜜语所骗,放走了他。屈出律离开西辽后,收集乃蛮残部,组成一支作战队伍,并且和花剌子模相勾结。双方暗派使者联络,密谋商定,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率兵从西面攻打西辽,屈出律从东面进攻西辽。这一系列的行动,为他的篡位计划奠定了基础。
篡位过程:阴谋与武力的结合
1211年,直鲁古被花剌子模、撒马尔干打败,屈出律乘机进兵,围困直鲁古,直鲁古被迫投降。屈出律篡夺西辽皇位,奉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他表面上很是尊敬,“朝夕敬问起居”,对于西辽国号、年号和制度也宣布不加改变,其实都是利用耶律直鲁古的身份来达成统治西辽的目的。1213年,名为太上皇、实际上是高级囚徒的耶律直鲁古在愤懑忧虑中死去,西辽耶律氏帝系断绝。屈出律给岳父上庙号“襄宗”,由于是实际上的亡国之主,所以后世史书上称耶律直鲁古为西辽末帝。
残暴统治:引发民众反抗
屈出律篡位后,对西辽的各族居民进行了残暴的统治。他首先派兵进攻阿力麻里,并派遣军队驻扎在略什喀尔、和阗、叶尔羌等地,镇压当地的人民。拉施德记载说:“他每年都派遭军队到这方面的一些回教徒住地去放毒和焚烧谷物。由于他们的收获连年被毁,人们缺少粮食,陷入了绝境”。屈出律凭借军事暴力强迫这些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改奉佛教,并改穿辽朝契丹人的服装。他的暴政遭到各地人民的反抗,西辽在屈出律统治下,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灭亡结局:蒙军的讨伐
1218年,蒙古军队由哲别统率,向西辽进攻。屈出律这时正在喀什喀尔城中,听说蒙古军来攻,即慌忙逃跑。蒙古军下令,各地居民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从而赢得了伊斯兰教居民的支持。各地居民奋起杀死住在各家的西辽兵士。西辽可散城八思哈管民官葛思麦里投降蒙古,为哲别作先锋,引蒙古军追击屈出律。屈出律逃到巴达哈伤的撒里黑昆山谷,被蒙古军捕杀。喀什喀尔、和阗、叶尔羌等地相继投降,归于蒙古(元朝)的统治之下。至此,屈出律篡位建立的统治走向了灭亡,西辽王朝也在他的手中走向了终结。
屈出律篡辽这一历史事件,是西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的篡位行为不仅给西辽带来了政治上的动荡和混乱,也引发了民众的反抗,最终导致了西辽的灭亡。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一个政权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个人的野心和残暴统治往往会加速政权的崩溃。屈出律的故事,成为了西辽历史中一段令人痛心的篇章,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东汉末年,荆州作为汉十三州中幅员最广、战略地位最险要的州域,其治所的变迁折射出乱世中权力博弈的深层逻辑。初平二年(191年),荆州刺史刘表将治所从汉寿(今湖南汉...
2025-07-16 两税法“丁额不废”释义:制度变革中的历史权衡中唐时期,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推行的两税法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其核心原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标志着征税标准从“以丁为...
2025-07-16 主父偃名字的由来:一段跨越战国与西汉的姓氏传奇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复姓“主父”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虽不常见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而西汉时期的政治家主父偃,便是这一姓氏中最耀眼的存在。他的名字不仅与战国...
2025-07-16 张择端:以画笔镌刻时代的艺术巨匠北宋末年,一位来自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的画家,以两幅传世杰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刻下永恒印记。张择端(约1085—1145年)的《清明上河图》与《金明池争标图》,不...
2025-07-16 中华三祖为何包含蚩尤:从历史重构到文明认同的深层逻辑在传统认知中,中华民族常以“炎黄子孙”自居,黄帝与炎帝被视为华夏文明的共同奠基者。然而,自1992年历史学家任昌华提出“三祖文化”概念以来,蚩尤作为中华人文始祖...
黄帝 炎帝 2025-07-16 君士坦丁七世的外交政策:在困境中寻求平衡与复兴君士坦丁七世(905年9月2日—959年11月9日)作为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913—959年)的外交政策深刻反映了帝国在内外交困中的战略...
2025-07-16 蒙田的教育学观点:批判中构建的人文主义教育图景蒙田(1533—1592)作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巨匠,其教育思想以深刻的批判性与人文关怀为底色,在反对中世纪经院教育桎梏的过程中,构建起一套以“培养完全的人...
2025-07-16 吴质不眠倚桂树:从神话人物到文学意象的跨越“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唐代诗人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以奇崛瑰丽的笔触,将月宫伐桂的吴刚与箜篌乐声交织成一幅超现实画卷。然而,诗句中的“吴质”实为神...
2025-07-16 赛珍珠:跨越国籍的文化纽带——中国人还是美国人?1892年6月26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希尔斯伯勒镇的清晨,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这个被命名为珀尔·康福特·赛登斯特里克(Pearl Comfort Sydenstr...
2025-07-16 印度河流域文明成就:青铜时代的璀璨明珠印度河流域文明,亦称哈拉帕文明或印度河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并称“世界三大原生文明”。其鼎盛期覆盖今巴基斯坦、印度西北...
2025-07-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