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1626年),字存之,号景逸,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高静成曾任浙江黄岩县令,父亲高继成育有五子,高攀龙排行第二,后因叔祖高静逸无子而过继为嗣。自幼受家学熏陶,他潜心钻研程朱理学,1586年无锡知县李元冲聘请江右学派罗懋忠、顾宪成讲学时,高攀龙受其影响,确立了“修身治国”的学术方向。1589年,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初授行人司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事务。
在行人司任职期间,高攀龙展现出刚正不阿的性格。1592年,他上疏为吏部尚书孙鑨等主持考察的官员辩白,直言“朝廷用人不可因言废事”,触怒明神宗,被贬为广东揭阳典史。赴任途中,他于船上订立严规,要求自己“静心养德,不受外扰”,到任后每日教授学徒、编纂教材,同时惩治地方恶霸、体察民情。揭阳任期虽短,他却成为当地唯一被供奉于名宦祠的典史,百姓将居住地命名为“攀龙坊”以示纪念。
东林书院的实学实践

1595年,高攀龙因亲人病故辞官归乡,在无锡漆湖之畔建造“水居”可楼,潜心治学二十余年。1604年,他与顾宪成等重建东林书院,创立东林学派,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治学理念。书院以“实学救国”为宗旨,反对王阳明心学末流的空谈,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学”。高攀龙亲自编写《日省编》《崇正编》等教材,将先朝大儒语录附于《大学》章句之下,系统整理儒释差异,培养了大批忧国忧民的士大夫。
作为东林学派的核心人物,高攀龙与顾宪成并称“高顾”,二人共同主持书院讲学,吸引江南士子汇聚。他们通过讲学、议政,形成一股影响朝野的政治力量,史称“东林党”。东林党人以“清议”为武器,批判朝政腐败,主张“惠商”“体恤铺行”,强调“实学”与“躬行实践”,对明清学风转变产生深远影响。
宦海沉浮中的忠直抗争
1621年,明熹宗即位,高攀龙被起用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刑部右侍郎等职,最终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支持王之寀追查“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力主澄清吏治、反对恢复征商税,并在京师首善书院讲学,传播实学思想。1624年,他揭发阉党崔呈秀贪腐事,反被削籍归里。
1626年,魏忠贤制造“七君子事件”,诬陷高攀龙等七人贪赃枉法,派缇骑拘捕。面对迫害,高攀龙整冠束带拜谒先贤杨时祠堂,回家后与弟弟高士鹤、门生赏花谈笑,从容写下遗嘱:“臣虽罢免,曾为大臣,不可辱,辱即国辱。”随后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其遗言“视死如归,以清正守言官本分”彰显了东林党人的气节。
思想遗产与后世影响
高攀龙的学术著作以《高子遗书》12卷为核心,涵盖《周易孔义》《朱子节要》《就正录》等,系统阐述其理学思想。他主张“立本正要致用”,认为“治国平天下”是格物致知与道德修养的必然结果,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家训中,他强调“以孝义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其“善德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的修身理念,成为后世道德教育的典范。
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无锡东林书院旧址现存“高子止水”遗址,郭沫若题写的石刻与邓拓的《访高子止水》诗,共同铭记这位东林领袖的刚正风骨。高攀龙以生命践行“实学亲民、忧国天下”的理想,其学术思想与政治实践,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仇钺(1465年—1521年6月14日),字廷威,陕西平凉府镇原县(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一说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是大明正德时期一...
2025-11-26 叶绍翁:南宋诗坛的隐逸歌者叶绍翁(1194年—1269年),字嗣宗,号靖逸,南宋中期诗人,其人生轨迹与诗作风格,宛如一幅淡墨勾勒的山水长卷,既有宦海浮沉的斑驳印记,更蕴含着隐逸江湖的悠远...
2025-11-26 宰相杜如晦:凌烟阁功臣的璀璨传奇在唐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杜如晦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唐朝的稳定与繁荣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备受瞩目的存在。出身名门,...
2025-11-26 吕夏卿:北宋史坛的耕耘者与新唐书的奠基人吕夏卿(1015—1068年),字缙叔,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以卓越的史学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北宋文史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
2025-11-26 丑郡马宣赞:乱世中的忠勇悲歌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相貌丑陋却武艺高强,身为郡马却命运坎坷,他就是绰号“丑郡马”的宣赞。他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在朝廷与梁山...
2025-11-26 高攀龙:明朝东林党领袖的刚正风骨与实学传承高攀龙(1562—1626年),字存之,号景逸,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高静成曾任浙江黄岩县令,父亲高继成育有五子,高攀龙排行第二,...
2025-11-26 彭玘:天目将的忠勇与悲歌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彭玘以“天目将”的绰号独树一帜,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既有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也有命运转折时的无奈与悲壮。绰号由来...
2025-11-26 豹子头林冲: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梁山豪杰的命运沉浮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今河南开封)人氏,原是北宋朝廷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一身份在《水浒传》中具有特殊意义——禁军是北宋中央直属的精锐部队,负责拱卫京师安...
2025-11-26 张岱:明末清初的史家与“小品圣手”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与史学界,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与史学贡献,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璀璨星辰。他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
2025-11-26 花蕊夫人:蜀中才女的绝代风华与乱世悲歌在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子以倾国之姿与绝世才情,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便是花蕊夫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一个集美貌、智慧与悲...
2025-11-2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