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传奇人生其实这个词语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褒奖吧,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的人都在被誉为有传奇人生了,这其中就有一位叫薛仁贵的,他是唐朝的,那么他会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也一起来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薛仁贵的传奇,来源于他的机遇,但不得不说,薛仁贵也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幸运儿。
在太宗末年,发动了征辽(高句丽)之役,当时的农民薛仁贵拜见了将军张士贵,就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征战生涯。
如果薛仁贵只是应募从军,那他可能只是一名普通士卒。然而,在此次伐辽之役的安市城之战前后,却成就了薛仁贵的威名,在某些程度上甚至成为了薛仁贵的“主场”。
郎将刘君邛为高句丽军所围,身陷困境,薛仁贵疾驰救援,“跃马径前,手斩贼将”,震慑敌军,由此崭露头角;在围攻高句丽重镇的安市城战场上,高句丽大将高延寿率主力来援安市城守军。薛仁贵抓住了这个立下奇功的机会,“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为唐军在城下所取得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果然,太宗对这个“奇装异服”的士兵极为好奇,特予召见擢升,甚至在班师后还对他:“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这不单单是一个笼络人心的客套话,更代表了太宗对于薛仁贵的赏识。

太宗末年至高宗初年,薛仁贵奉命在宫中宿卫。永徽五年(654年),又一个机会到来了。当时高宗李治正居于万年宫,夜间,突然有洪水冲击玄武门,万年宫虽未遭殃,但洪水抵达只是时间问题。宫中卫士见水势汹涌,纷纷散逃,唯有薛仁贵登门大呼,提醒了高宗等人,使其得以及时登高,免于遭祸。事后,高宗特意遣使向薛仁贵致谢,而这次的“救命之恩”,在后来也对薛仁贵起到了莫大的帮助。
在“救水”事件后,薛仁贵逐渐开始参与军政,并领兵出击,如:苏定方出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时,薛仁贵建议拉拢泥熟部助力;显庆二年,协助程名振执行骚扰高句丽的策略,在贵端城高句丽军;显庆三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在横山大战高丽大将温沙门。在此次战斗中,薛仁贵仍是单骑冲阵,所经之处,射杀诸多敌军,又生擒敌军的神射手,大显神威;显庆三年,与辛文陵在黑山击破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等人,押往洛阳献俘。
薛仁贵屡战屡捷,勇猛过人,愈发受到高宗重用。在破契丹后不久,薛仁贵受命出击九姓铁勒。临行前,以精湛射术令高宗惊服。关于之后发生的事情,史书记载简略,如《旧唐书·薛仁贵传》载:
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我个人不是很理解,在中古的唐代为何还有这类对阵决定胜负的事件。当然,士气大丧,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兆头,何况是对于崇尚武力且风俗较淳朴的北方游牧民族。于是乎,薛仁贵的胜利似乎也没有那么的不可思议了。类似的勇将,在唐朝中期也出现过,如李嗣业,如马璘,如白孝德,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不过,在此役中薛仁贵坑杀降虏的行为极其残忍,尽管其考虑“为后患”有一定道理。
总的来说,薛仁贵在破铁勒一役中的表现可谓是名震天下,不论是时人或是后人都为他三箭定天山的神举倾倒。唐人王棨在《三箭定天山赋》(《全唐诗》卷770)中赞道:“弓一弯而天山未定,箭三发而铁勒知归。”便可作为明证。
伐铁勒之役,称得上是薛仁贵的成名之战,而第二次成就他的战役,则是灭高句丽之役。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了,薛仁贵此前曾作为程名振的副将进攻高句丽,取得小胜。而此举,便是太宗末期、高宗时期对高句丽执行的有效策略。在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死后,其诸子争权,其中被驱逐的长子泉男生便归附唐朝,请求帮助。高宗抓住了这个旗帜,派将军庞同善、高侃等率军迎接泉男生,薛仁贵则作为后援。不久后,老臣李勣正式统军出征高句丽。此后,庞同善在新城被高句丽军袭击,薛仁贵亲领精兵援救;庞同善等败于金山,薛仁贵再次领军横击,大破高句丽军,斩首五万余级,乘胜攻陷高句丽三城。次年,薛仁贵以三千兵力攻陷高句丽重镇扶余城,连降扶余川四十余城。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军陷平壤,灭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以镇之。薛仁贵出任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率兵二万留守平壤。
虽是武将,但薛仁贵“抚恤孤老;有干能者,随才任使;忠孝节义,咸加旌表”,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高句丽士民。以此来看,薛仁贵也可称作文武兼备。

在两次大战后,薛仁贵威名远扬。然而在灭高句丽仅两年后的大非川之战中,这位常胜将军却遭遇大败,一时声名尽丧,免官为民。关于大非川之战的是非,历来有争议,但一般来说,认为是唐军前锋郭待封急功独进,从而牵连了薛仁贵所部,遭致大败。
看到这里,薛仁贵应该就终老布衣了?不,高宗并未忘了他。尽管有皇帝的眷顾,但薛仁贵在大非川之战复出后又一次被贬,在逝世前两年再被起用。这位六十八岁的老将在云州迎击叛乱的突厥军,对阵中,得知了对方主将为薛仁贵,突厥军大惊道:“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薛仁贵脱盔下马,突厥军震惊逃散,被唐军一一击破。这是薛仁贵一生最后的“传奇”。
薛仁贵的一生,由士兵到将军,浮沉往复,可谓坎坷备至。然而,在逆境下,薛氏仍保持了一颗赤诚之心,甚至撰写了《周易新注本义》四卷,为后世文人所惊叹。古人赞其“军若惊飚,彼同败叶,遥传仁贵,咋舌称神”,确非虚语。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权力棋局中,李泰本是最接近储君之位的棋子。这位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自幼以"聪敏绝伦"著称,更因母亲长孙皇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4 武则天:盛世大唐的承启者与革新者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她统治的十五年不仅是唐朝政治格局的转折点,更是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关键纽带。从政治改革到经济振...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启 2025-11-13 王君廓:以一敌千的悍将,缘何命丧乡野?在唐朝开国的烽火中,王君廓以“十三骑破万敌”的传奇战绩闻名于世。这位出身草莽的将领,既能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又能在权谋中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然而,这位曾被李渊赞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1-13 帝王心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与秦琼的差异化任用逻辑在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对麾下两大猛将尉迟敬德与秦琼的任用策略,折射出帝王权术的深层逻辑。尉迟敬德以"玄武门之变首功"的身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1-12 探秘李商隐:枯寂无题人生中的诗意华章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带着几分孤寂的星辰,以其独特的“无题”诗系列,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仕途不顺、情...
李商隐 2025-11-12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则以智慧与德行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从巩固帝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2 知恩图报铸传奇:李世民救命之恩与臣子的王朝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麾下汇聚了无数贤才良将。然而,有一位臣子的命运轨迹尤为特殊——他曾在生死关头被李世民出手相救,此后以毕生忠诚与才智回...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2 帝王诗心照山河:李世民望终南山的雄浑气象与政治隐喻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壮美开篇,成为帝王诗作中罕见的兼具艺术性与政治深意的佳作。这首五言律诗不仅展现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1 功过交织的唐初名将:侯君集的功业与轶事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窝囊皇帝的陨落:一场权力更迭的宫廷风暴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皇权与相权的博弈、外戚与宗室的角力屡见不鲜。唐中宗李显与武则天的权力更迭,正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典型缩影。这位被史书评价为“贪玩厌学、胸...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