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司马炎一统天下的五大名将分别是谁?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Top 5:钟会
钟会,字士季,是太傅钟鹞之子。他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当初毌丘俭发动淮南二叛,他随司马师出征,就得以掌管机要。后来司马师去世,他又开始为司马昭效命,当魏帝曹髦 想 要夺回大权之时,就是他为司马昭献策,化解了危机。后来司马昭打算伐蜀,整个朝堂都持反对意见,只有他表示力挺,并担任了镇西将军一职,统领了伐蜀大军的中军。
灭蜀之战开始之后,邓艾和诸葛绪先后被姜维甩脱,正是他与姜维相持于剑阁,才为邓艾直逼成都,提供了机会。不过灭蜀之战后,他萌发了野心,引发了兵变,死在了乱军之中。虽然他一生未能为司马炎效力,最终也背叛了司马家族,但是他的确为司马家族代魏自立,作出了不少贡献,在灭蜀一战中,他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Top 4:卫瓘
卫瓘,字伯玉,他虽出身于书法世家,是一位儒将,不过他对西晋的贡献,并不小于其他武将。灭蜀之战时,他的身份是监军,任务是监督钟会和邓艾的军事行动。当初邓艾灭蜀之后,开始独断专行,他与钟会一起密报司马昭,并智擒邓艾,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后来钟会谋反,他再次凭借自己的智慧,平定了叛乱。卫瓘于灭蜀一事上,虽然功劳不大,但是他为司马昭,铲除了两个颇有威胁的人物,也算是为西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司马昭去世,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他又为其扫平了边患,再立大功。然而这样一代名将,却在晋惠帝时期,被楚王司王违和贾后贾南风,一起冤杀。
Top 3:羊祜
羊祜,字叔子,他是西晋的名将,颇有先见之明。当归曹爽把持朝政,权势滔天,想要征召他为官,他却看透了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没有赴任。后来司马家族逐渐取代魏室,他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并成为了司马氏的心腹。在司马炎想要以晋代魏之前,他被任命为中领军,在皇宫当值,统领御林军,兼管内外政事。
除了扶立司马炎登基有功之外,他对西晋灭吴一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初司马炎有吞吴之志,他受命驻守荆州。在此期间,他不但缮甲训卒,积极屯田,为伐吴做好了军事准备和物质准备,还设计使吴国撤掉了,对襄阳威胁最大的石城驻军。后来他认为伐吴的时候成熟,上表请战,未得到允许,遗憾去世。虽然他未能亲自伐吴,却为西晋一统天下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第二名:邓艾
邓艾,字士载,是曹魏名将。众所周知,他虽然在司马昭提出灭蜀计划的时候,持反对意见,却是灭蜀的第一功臣。此战之初,他的任务是拦截姜维,被姜维甩脱之后,他没有慌乱无措,反而趁机让诸葛绪进军成都。诸葛绪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他又亲率兵马,出阴平,击败诸葛瞻父子,仅凭两千兵马,迫得刘禅投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邓艾在曹魏与东吴的较量中,也出了大力。他刚刚得到司马懿的赏识时,被派去东南一带视察,回来之后,提出了开凿河道,兴修水利和大量屯兵的建议,司马懿采纳之后,不但使曹魏的东南地区迅速发展,变得繁荣富庶,还大大加强了此地对东吴的防御能力。
不过数次为司马氏立下大功的邓艾,结局并不好,他在灭蜀之后,变得自大独断,受到了卫瓘和钟会的诬告,遭到了逮捕,并在被囚车押回洛阳的时候,惨遭杀害。
第一名:杜预
杜预,字元凯,其祖父是曹魏名臣杜畿 。出身名门的杜预,没有辱没先人的名声,他成长为了一代文武兼备的大才。在文学方面,他耽思经籍,博学多通,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春秋释例》,获得了“杜武库”的称号;在军事上,他成为名将羊祜的接班人,担任了灭吴的统帅,是西晋一统三国,结束乱世的执行者。杜预在军事上的成就,意义非凡,毕竟这一战,结束了多年的天下大乱,使中原大地,恢复了统一,因此杜预是助司马炎一统天下的,第一功臣。
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檄文如炬:毌丘俭讨司马师檄文中的忠义与抗争公元255年,曹魏正元二年,一纸檄文如惊雷般撕裂了中原的沉寂。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以“清君侧”之名,在淮南举兵讨伐权臣司马师。这场被后世称为“淮南三叛...
司马师 2025-08-27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东兴之战:魏国折戟沉沙的惨痛代价公元252年冬,曹魏权臣司马师借东吴孙权新丧之机,调集15万大军分三路南下,意图一举荡平江东。这场被后世称为“东兴之战”的战役,最终以魏军在东兴堤的惨败告终,其...
孙权 司马师 2025-07-21 曹芳之后谁继承皇位:曹魏末期的权力更迭与傀儡悲歌曹芳作为曹魏第三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因权臣司马氏的崛起而充满动荡。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废黜,这一事件不仅终结了他在位15年的统治,更标志着曹魏皇权彻底旁落。...
司马师 2025-07-15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