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兄弟到底谁更厉害,恐怕还是难以有定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李世民更厉害一些,毕竟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利了,而李建成却身死,皇位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可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是李建成当了皇帝,一定不会比李世民要差,或许唐朝会发展的更好。事情究竟如何,李建成真的比李世民更厉害吗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从他被立为太子的第一天起,身为李渊嫡长子的李建成便常年留守在深宫,处理政务。在人们的印象里与四方征战军功赫赫的李世民相比,年长十岁的李建成似乎并不那么光彩夺目。建国之后,李渊做了皇帝,李建成就成为了太子,而李世民是秦王,那么太子做什么?太子在做日常工作,他在保护自己,也在保护这个王朝的未来,所以他就不突出了,相比他的二弟李世民就显得黯然失色了一些。
其实我说李世民当时是一个“丢”出去的人,他死了的话马上李元吉就可以去顶上,李元吉要是再死了,还有其他将军可以顶上。但是李建成是绝对不能死的,死了国家的根本就没有了,国家的希望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李建成看起来做的事情就少了。《新唐书·高祖诸子传》记载:“李建成资简驰,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
按照这条记载,身为大唐太子的李建成似乎完全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事实上,在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中,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这样一个荒淫无道的纨绔子弟居然能被立为太子,似乎也刚好印证了唐高祖李渊的昏庸与无能。一个荒淫的太子外加一个昏庸的皇帝,这样的组合,对于初生的大唐王朝而言无异于自取灭亡。但奇怪的是,在李建成位居太子之位的八年时间里,大唐王朝不仅没有昙花一现,反而蒸蒸日上,并最终一统天下。这不能不让人对史料记载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史书中那个嗜好打猎,终日沉迷酒色的李建成,他的真实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爱打猎这件事并不是李建成一个人的爱好,从他爹那时候就爱好这一套,李世民也不例外。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还喜欢打猎,很多大臣还因此上谏反对他去打猎,所以这不是他的特色。再来说说这个好女色的事情,这个可能更说不清楚,要说李世民的话,还能讲出很多故事来。比如后来李世民他的弟弟的夫人都跑他那去了,诸如此类的,但是这个李建成到底还有什么好色的举动?其实还真举不出什么过硬的证据来。
从李建成早期的政治活动来开看,这位宽厚豁达的太子,在治国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李世民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拿下了窦建德。杀了他以后,河北地区并没有真正得到安抚。所以他的大军刚刚一撤走,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就又起兵了。刘黑闼一起兵,实际上这个时候两条路线就出来了。有一派的想法就是李世民这一派的想法,还是要打。
另一派的想法,就是李建成这个派系,他是说这些人并不是天生就想要造反。只是说官逼民反,你不给他出路,打败他之后不给他处理。他没有办法才造反的,所以应该安抚。之后在这样两派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唐朝最终的选择是派李建成去安抚河北。不久刘黑闼的起兵果然很快的就被平定下来,而且不是一般的平定,而是人心思定。所以我的观点是,李建成建国跟李世民是平分秋色的,治国的时候他跟李世民走了不同的领域,而并非他昏聩无能。
如果结合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建成确实处处表现都要比李世民优秀太多太多。

这我们可以从《大唐创业起居注》这部没有被李世民篡改,而对建唐过程中参考价值最高,真实度最高的史书中得出一二。
最直接的例子,大业十三年,突厥暗中和李渊勾结,劝说李渊立刻举旗反隋,同时相劝的还有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但是李渊坚决要等到在河东的李建成回到太原,他要问李建成的意见,最终是得到了李建成的肯定,李渊才决定起兵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长子,李建成在家中有着足够的威信,甚至使得李渊都听从他的意见,同时也表面了李建成是他最喜欢的儿子。
反隋之后,李唐把兵马分成三份,李渊自己为统帅,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但是大家都知道,李渊这个统帅实际上就是个名头,真正带兵打仗的还是几个儿子,而李建成的左领军大都督在职位上是大于身为右领军大都督的李世民的,换句话说,唐军真正的主指挥实际上就是李建成。

根据历史记载,李建成为人仁义,常和士兵同吃同住,深得人心。唐初文学家温大雅就说李建成“卑身下士,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后来辅佐李世民建立贞观之治的王珪、魏徵等人,实际上早先都是李建成的幕僚。
也正是李建成的仁义,才最终导致了自己听李元吉的建议早点下手废李世民,反倒被其于玄武门杀害。
当然了,由于李建成身死,历史也戛然而止。从仅有的史料看,李建成生前确实比李世民优秀,但是打天下和守天下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也无法得知如果李建成登上皇位是否会比李世民做的好,但是李世民已经做的非常非常优秀了。
退一万步说,在唐朝创立过程中李世民功绩比李建成低,是不是因为被长兄压制,缺少了发挥机会呢?不得而知。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权力棋局中,李泰本是最接近储君之位的棋子。这位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自幼以"聪敏绝伦"著称,更因母亲长孙皇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4 武则天:盛世大唐的承启者与革新者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她统治的十五年不仅是唐朝政治格局的转折点,更是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关键纽带。从政治改革到经济振...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启 2025-11-13 王君廓:以一敌千的悍将,缘何命丧乡野?在唐朝开国的烽火中,王君廓以“十三骑破万敌”的传奇战绩闻名于世。这位出身草莽的将领,既能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又能在权谋中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然而,这位曾被李渊赞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1-13 帝王心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与秦琼的差异化任用逻辑在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对麾下两大猛将尉迟敬德与秦琼的任用策略,折射出帝王权术的深层逻辑。尉迟敬德以"玄武门之变首功"的身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1-12 探秘李商隐:枯寂无题人生中的诗意华章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带着几分孤寂的星辰,以其独特的“无题”诗系列,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仕途不顺、情...
李商隐 2025-11-12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则以智慧与德行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从巩固帝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2 知恩图报铸传奇:李世民救命之恩与臣子的王朝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麾下汇聚了无数贤才良将。然而,有一位臣子的命运轨迹尤为特殊——他曾在生死关头被李世民出手相救,此后以毕生忠诚与才智回...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2 帝王诗心照山河:李世民望终南山的雄浑气象与政治隐喻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壮美开篇,成为帝王诗作中罕见的兼具艺术性与政治深意的佳作。这首五言律诗不仅展现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1 功过交织的唐初名将:侯君集的功业与轶事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窝囊皇帝的陨落:一场权力更迭的宫廷风暴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皇权与相权的博弈、外戚与宗室的角力屡见不鲜。唐中宗李显与武则天的权力更迭,正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典型缩影。这位被史书评价为“贪玩厌学、胸...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