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之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走出一位以政绩与礼学并重的名臣——贺循。他出身东汉庆氏礼学世家,自幼承袭家学,以“德量邃茂,才鉴清远”著称,在动荡的东晋初期,既以实干精神治理地方,又以礼学造诣补正朝廷仪轨,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循吏”与“儒宗”双重典范。
一、地方治理:以民为本的实干家
贺循的仕途始于地方,历任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其治理理念以“宽惠”为核心,强调“政在养民”。任武康县令时,他摒弃苛政,注重民生:疏浚河道以利灌溉,整顿赋税以减民负,甚至亲自调解民间纠纷,其“刑政肃穆”的作风被陆机赞为“服膺道素,风操凝峻”。
最显著的政绩当属主持开凿西兴运河。永嘉元年(307年),贺循任会稽内史期间,亲自规划并动员民众开凿了连接山阴郡城与钱塘江的西兴运河。这条全长92里的运河,东起山阴,经柯桥、钱清,西至西兴(今萧山西兴),不仅改善了鉴湖的排灌效率,更将钱塘江与曹娥江连通,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运河的开通使山会平原与周边地区的水路联系更为紧密,促进了农业灌溉、渔业养殖和商贸运输的发展,当地百姓因此受益,称其为“富民河”。

二、乱世风骨:守节不仕的忠臣
贺循的忠诚与气节在乱世中尤为突出。太安二年(303年),石冰叛乱攻占扬州,贺循参与讨伐,成功平定叛乱后却闭门谢客,拒绝论功行赏。当右将军陈敏假传诏书,欲以丹阳内史之位拉拢他时,贺循以“脚疾手不能提笔”为由婉拒,甚至服用药物使身体虚弱,以此表明绝不与乱臣同流合污的决心。当时,江东世族多迫于陈敏威势而屈从,唯有贺循坚守原则,其“冰清玉洁”的品格被晋元帝司马睿赞为“世俗表率”。
三、礼学宗师:补正朝廷仪轨
贺循的礼学造诣源于深厚的家学传承。其先祖庆普为汉世《礼》学大家,族高祖庆纯(避讳改贺氏)博学有名,曾祖贺齐为孙吴名将,父贺邵为中书令。这种“文武兼备”的家风,使贺循既通晓军政实务,又深谙礼制经典。
司马睿出镇建业后,贺循被召为军谘祭酒、太常,负责补正朝廷礼仪。他依据经典,对冠礼、丧服、朝会等仪制进行系统整理,解决了东晋初期“礼制废弛”的难题。例如,他参照《周礼》修订了宗庙祭祀的乐舞规格,又结合江南实际调整了士族婚丧的礼仪细节,使东晋朝廷的仪轨既承汉制,又具地方特色。其礼学主张以“经义为本,时宜为用”,被后世称为“贺氏礼学”,对南朝礼制发展影响深远。
四、历史回响:名臣的双重遗产
贺循的政绩与礼学成就,在东晋乃至南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政治上,他以实干精神证明了地方官员“养民”的重要性,其开凿的西兴运河在隋唐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连接钱塘江与长江的重要水道,促进了江南经济的繁荣。礼学上,他培养了贺道力、贺革等礼学名家,其侄贺琛更成为南朝梁代礼学大师,形成了“会稽贺氏礼学”的学术传统。
贺循的一生,是实干与礼学的完美融合。他以地方治理的政绩赢得民心,以礼学造诣补正朝仪,更以乱世中的气节彰显士人风骨。东晋太兴二年(319年),贺循去世,获赠司空,谥号“穆”。《晋书》评价他“言行以礼,乃时之望,俗之表”,而浙东运河畔的贺墅庙、怀贺亭等遗迹,至今仍在诉说着这位名臣的传奇。
在南朝宋的权力漩涡中,新蔡公主刘英媚的人生如同一出荒诞剧。这位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十女,本应享受皇室贵胄的尊荣,却因侄子刘子业的疯狂行径,被卷入一场颠覆伦理的乱局。...
2025-11-05 刘洎之死:贞观盛世下的权力暗涌与冤案真相贞观十九年(645年)寒冬,唐朝宰相刘洎在定州行宫被赐自尽。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诤臣,因一句被篡改的“伊霍之言”,成为贞观盛世中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其死因背后,交...
2025-11-05 跨越阶层的深情:卫青与平阳公主的情感传奇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婚姻如同一颗璀璨星辰,既承载着政治联姻的考量,又闪耀着真挚情感的微光。这段看似“主仆逆袭”的姻缘,实则是两个灵魂在命运洪...
2025-11-05 王悦:东晋名相王导嫡长子的轶事典故王悦,字长豫,东晋名相王导的嫡长子,自幼以谨顺谦和的品性与至孝的德行闻名于世。他不仅在政治上展现出卓越才能,更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递出儒家伦理的温情。以下从多个...
2025-11-05 贺循:两晋儒宗的治世功业与隐逸风骨作为东晋初年“王与马共天下”格局中的关键人物,贺循(260-319)以礼学宗师的身份重塑了江南士族的精神秩序。这位会稽山阴的世家子弟,在政治动荡中始终坚守儒家礼...
2025-11-05 东汉王朝灭亡的多维审视:制度崩坏与社会裂变的双重奏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其灭亡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政治腐败、经济失衡、社会矛盾激化与军事失控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
2025-11-05 王敦:东晋权臣的野心与覆灭公元322年2月16日,武昌城外旌旗蔽日,镇东大将军王敦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率两万精兵直指建康。这场震动东晋朝野的叛乱,不仅揭开了门阀政治与皇权博弈的残酷...
2025-11-05 贺循:晋朝名臣的治世之道与礼学传承两晋之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走出一位以政绩与礼学并重的名臣——贺循。他出身东汉庆氏礼学世家,自幼承袭家学,以“德量邃茂,才鉴清远”著称,在动荡的东晋初期,既...
2025-11-05 贺齐:三国东吴的铁血名将与战略屏障在三国乱世中,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依托,涌现出诸多名将。其中,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贺齐以“威震山越”的勇猛和“屡抗曹魏”的智略,成为孙吴政权巩固江南、抵御外...
2025-11-05 吾粲:从寒门小吏到东吴重臣的仕途沉浮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在江东大地孕育出诸多能臣,其中吴郡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吾粲以寒门之身跻身中枢,其仕途轨迹贯穿东吴中期政治与军事的核心领域。从基层县吏到太子太傅...
2025-11-0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