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
《明史》关于金国凤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不过对于其“打哭盛京”这一战倒是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一战充分体现出了金国凤善守的特点,皇太极虽然亲率大军围攻松山,但却已失败告终,且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一度闹得盛京哭声彻天。不过,金国凤方面伤亡同样极大,之后朝廷虽然给其补充了兵力,但这些士兵人数虽多,却毫无斗志,加上营伍纷杂、无法统筹,金国凤最终寡不敌众,力战身亡。简单介绍一下金国凤“打哭盛京”的这一战吧。
战争背景,祖大寿先叛后归,皇太极兵围松山
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见从山海关攻入关内太过艰难,于是转而另辟蹊径,在东边两征朝鲜,迫使朝鲜臣服;在细面则政府蒙古察哈尔部,迫使漠南蒙古臣服。此时的后金,已经一统黑龙江流域,且不再受朝鲜和蒙古牵制,这使得皇太极终于可以专心开始向南发展了。
皇太极进攻松山之前形势
而此时的明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国内天灾人祸不断,朝廷捉襟见肘,而在辽东,孙盛忠又告老还乡,还失去了袁崇焕、赵率教、满桂、何可纲等一批重臣武将,关宁防线岌岌可危。
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制定了“先破关宁锦防线,占领辽西走廊,夺取山海关”的计划,而他选择突破口,正是明朝关宁防线的前沿——锦州。锦州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极入关的第一步。
祖大寿是锦州总兵,在大凌河之战中投降皇太极,并打印返回锦州作为内应,配合清军里应外合夺取锦州。但是,祖大寿并未履行诺言,返回之后便开始坚守锦州。这令皇太极大为恼怒,而他的贝勒们也一致要求攻下锦州,活捉祖大寿,再取宁远城,进逼山海关。
于是,在皇太极消除了朝鲜和蒙古的威胁之后,便立即发动了对锦州的战役。
皇太极进围松山,金国凤“打哭盛京”
皇太极要攻占锦州,就必须先解决掉锦州的屏障——松山。于是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杀向松山,在松山南台下扎营七处,将其团团围住。
在皇太极对松山发动进攻之时,正是金国凤以副总兵的身份驻守在松山。清军在抵达松山之后,原本是想要围点打援,明朝崇祯帝也的确下诏命令祖大寿前去支援松山,但祖大寿刚刚出兵,清军就到了,于是祖大寿便跑去了宁远驻守。
眼看打援是不可能了,于是从二月十二日开始,一直到二月二十八日,清军开始对松山发动了多次强攻,而金国凤则以不到3000人的守城将士,英勇顽强的抵抗着清军的进攻,让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首战如此艰难,皇太极一怒之下派人回沈阳运来大炮27门,炮弹1万发,火药500斛,开始对松山城进行狂轰乱炸,连城楼上的堞都被炸毁了。金国凤知道被动挨打是根本守不住的,于是率领士兵数次主动出击,但均遭失败。于是他便命令将士连夜修补被炸毁的地方,严防死守,清军虽然勇猛,数次登上城墙,但均被金国凤率兵杀退。
皇太极一怒之下命人在城南挖地道,为激励士气,甚至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不过由于金人凤防守严密,清军依旧无法破城,于是皇太极又转而进行诱降,但依旧被金国凤严词拒绝。
皇太极虽然想尽了办法,但是在金国凤的严密部署之下,皇太极始终也没有攻破松山城。到四月中旬,皇太极眼看攻守两难,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撤兵。崇祯皇帝听闻消息后,大西之下任命金国凤为都督佥事,升任宁远团练总兵官。
皇太极此次出兵,非但没能攻下锦州,反而令清军伤亡惨重。清军撤退之后,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
皇太极二攻锦州,金国凤力战而亡
皇太极虽然被打退,但松山守军同样伤亡惨重,而且皇太极第一次战败,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明廷在为金国凤加官进爵的同时,也迅速调兵遣将,为金国凤补充兵力。
果不其然,同年十月,皇太极命豪格、多铎率领清军攻打宁远,松山再度首当其冲。这次金国凤手中虽然有了上万士兵,但这些士兵都是从各地抽调而来的,互不统属。加上此时明廷各地军队缺饷严重,而各级将官又多有挪用军饷之事,因此这些抽调来的士兵士气极低。
由于与上次清军进攻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金国凤根本没有时间来整顿军纪。得知清军再度来攻,金国凤想要率军出战,结果手下将领并不听调,而士兵又畏死怯战。金国凤愤怒之下,率领亲丁数十人出城,在北山岗与清兵鏖战,终因寡不敌众,矢尽力竭,与两个儿子一起壮烈牺牲。
崇祯皇帝听到战报后十分痛惜,追赠金国凤为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赐祭葬,命人为他建祠,增世职三级。等到金国凤父子灵柩由东北回来的时候,皇帝又命令沿路官员前去祭奠。
总督洪承畴事后上书言道,“(金)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非其才力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
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浪潮中,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以“美在关系”的命题颠覆了传统美学认知。他将美学的核心从孤立的对象转向复杂的关系网络,提出“实在关系”“察知关系”与...
启 2025-04-30 皇太极与代善:权力漩涡中的兄弟情与政局博弈在清朝初年的风云变幻中,皇太极与代善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交织着兄弟情谊与政治博弈,对后金乃至清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兄弟并肩:早...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4-29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 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一部著作如何影响一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书籍往往承载着超越时空的智慧与启迪。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它不仅为中国人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更在不...
魏源 启 2025-04-24 汉景帝废太子刘荣:宫廷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废太子刘荣一事堪称西汉宫廷政治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复杂的宫廷权力斗争、家族利益纠葛以及汉景帝对帝国未来的考量,深刻影响了西汉王...
刘启 启 2025-04-23 汉景帝厚葬栗姬:爱、权与情的交织考量在汉朝历史的长河中,汉景帝刘启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君主,其政治决策和个人情感始终备受后世关注。其中,他下令厚葬宠妃栗姬这一举动,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探究。这一决策...
刘启 启 2025-04-22 清朝名医吴鞠通:温病学的集大成者在清朝医学的璀璨星空中,吴鞠通宛如一颗耀眼的巨星,以其卓越的医学成就照亮了温病学的发展道路,成为后世医家敬仰与学习的楷模。医途启蒙:家变催生学医志吴鞠通,名瑭,...
启 2025-04-21 陈献章:以自然为宗,开启明代心学新篇在明代思想史上,陈献章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其独特的“以自然为宗”思想,打破了宋代以来程朱理学的长期统治,为明代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岭南心学的创始人,...
启 2025-04-16 蒙古长子西征:铁蹄踏出的传奇征程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04-15 天启大爆炸官方解释探析:历史谜团与现代科学视角天启大爆炸,作为明朝天启年间发生的一场神秘而惨烈的大爆炸,至今仍是历史学界和科学界的一大谜团。这场爆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因其成因不明、现象奇...
启 2025-04-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