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司马懿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的谋反野心是一开始就有,还是后来萌发,何时有造反之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尤其是谋反这事,成功可以获取大权,失败就是身死族灭,任何人有谋反之心并开始付诸实施,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司马懿的谋反也是如此。
如果司马懿没有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曹爽控制魏帝的话,整个曹魏上上下下对司马懿的评价其实是非常高的,为人低调、忠于职守、做事勤恳、处事果断,除了对待敌人残酷了一点之外,司马懿本人在曹魏的名声相当不错。
司马懿
至少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明主都认可司马懿这个人,曹操去世后的葬礼是司马懿主持操办的,曹丕去世后的辅政四重臣司马懿是其中之一,曹睿去世后的辅政两巨头司马懿还是其中之一,能被君主指定为辅政大臣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忠心,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
二是能干,辅政大臣是处理国家大事的,没有能力根本上不了台面。
《魏略》记载了曹操曾经发现过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狼顾之相的本意是指狼回头观望的样子,引申为一个人谨慎多疑、心怀不轨,以曹操的眼光如果真的发现了司马懿心怀不轨,那么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司马懿,《魏略》的记载多半是来自后世的春秋笔法,是以司马懿高平陵政变的行为而故意这么写的,是杜撰的。
司马懿的狼顾之相
一个能够成功骗过三代曹魏君主的司马懿,要么就是在三代君主当权时期没有谋反之心,要么就是司马懿是天底下最能隐忍的高手,把自己隐藏着滴水不漏、分毫不差,以司马懿一生的经历来看,我更倾向于司马懿是后一种人,是那种把自己隐藏得非常深的人,是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同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样的人。
一个人的野心一定是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这个人从小到大,伴随其一生就应该有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是一个褒义词,如果用在心术不正的人身上就是狼顾之相,心怀不轨,司马懿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身上应该一直就有一个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或者通过无所不用其极,以心怀不轨、不择手段达成他的目的,这种目的是不可告人的。
司马懿父子
如果没有大志,司马懿大可不必参与政治斗争,他出身士族,受到两代皇帝托孤,做个富家翁几辈子都没问题,可有了志向和极大的权力欲就不同了,当然也可以称为野心,司马懿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阴谋,无所不用其极达到他的目的,包括欺骗曹爽与支持他的蒋济等人,同样也包括在高平陵政变中残酷屠杀了曹爽一党五千多人,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
司马懿的野心是他发动政变的原动力,但是野心在被压制之时不能称之为野心,只能称之为志向,即使是志向,在曹魏三代英主当政期间,也被司马懿隐藏着非常深,没有任何人能够窥探他的野心。
第二个方面就是一定有为其实现野心的权力基础。
曹真与司马懿
这话怎么讲?简单地说,就是有了实现野心的条件,如果司马懿不是托孤重臣,只是朝廷中没有实际权力的文官,比如太傅(皇帝的老师),他根本不敢去夺取最高权力,也没有条件,这就像钟会的造反一样,钟会在诬陷邓艾使其被囚禁之后,钟会手握20多万大军,有了和司马师争斗的实力,才会敢谋反,如果钟会伐蜀失败了,他敢谋反吗?不敢。
正是因为司马懿是当时托孤重臣之一,而且是仅有两个之一,司马懿的对手是纨绔子弟的曹爽,司马懿与曹爽完全是不对等的两个人,司马懿无论是在从政能力、经验、阅历、手段、谋略、处事水平、军事能力所有方面辗压曹爽,曹爽在司马懿面前,如果小孩子和大人相争一般,想想看,如果司马懿的对手是曹真,他敢谋反吗?不敢。
曹睿托孤司马懿
正是因为巨大的差距,让司马懿萌发只要扳倒曹爽就能实现志向的野心,于是野心就产生了,谋划就开始了,严格来说,司马懿产生谋反野心就是从曹睿临死前托孤产生的,因为直到这个时候,
整个曹魏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够制衡司马懿的人存在了,当曹睿病怏怏的向司马懿托孤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这个表面上忠心能干的大魏重臣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鹰视狼顾的阴谋家了,这个时候也是司马懿产生真正野心的时候,没有制衡的权力会让人产生权力的野心,司马懿也是如此。
司马懿是用“欲擒故纵”之计扳倒曹爽的,想要毁灭一个人,必须先让他疯狂,如果曹爽不是变得骄横跋踄、独揽大权,那些参与高平陵政变的曹魏重臣们怎么一个劲地支持司马懿呢,想想看,如果曹爽一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处理国家大事,司马懿哪来的借口扳倒曹爽而独揽大权?
高平陵政变
能够证明司马懿野心最好的证据就是那三千死士,三千死士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起来的,需要谋划、选人、训练、严控消息,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培养不起来,可司马懿从装病到发动高平陵政变不过2年时间,这就说明了司马懿在装病前就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扳倒曹爽了,这不就是司马懿野心最好的证明吗?
公元239年1月22日,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在洛阳病逝,年仅36岁。这位曾指挥曹真、司马懿击退吴蜀联军、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的雄主,其生命戛然而止的结局...
司马懿 曹真 2025-09-19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
司马懿 2025-09-16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 司马懿掌权多少年:权力更迭中的风云岁月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里,司马懿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谋略、深沉的心机和坚韧的意志,在曹魏政权中逐步崛起,最终为司马氏家族掌控天下奠定了坚...
司马懿 2025-08-26 高平陵之变: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权力重构与制度震荡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洛阳城郊的高平陵笼罩在料峭春寒中。当魏帝曹芳率领曹爽兄弟的仪仗队前往祭拜魏明帝陵寝时,七旬老臣司马懿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三千死士封锁城门,...
司马懿 2025-08-20 曹爽为何不反抗:一场权力博弈中的必然选择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的权力天平在高平陵之变中彻底倾斜。当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曹爽却选择放弃抵抗,最终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这场看似...
司马懿 2025-08-18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张春华与司马懿:乱世中从相濡以沫到恩断义绝的婚姻张春华与司马懿的婚姻,是三国乱世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故事。从少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到权力巅峰后的恩断义绝,他们的关系折射出权力、人性与情感的复杂纠葛。一、少年夫妻:...
司马懿 2025-08-14 卤城之战: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真相究竟如何?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与司马懿在陇右地区展开了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卤城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首次正面交锋,更因史书记载的矛盾性成...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8-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