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初春的特征及作者的感,再具体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初眷美景,最后发出“永优游而无为”的感叹。全赋语言质朴流畅,文辞清新淡逸,描摹简洁自然,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节调优美,音韵和谐。
作品原文
登城赋
孟春之月1,惟岁权舆2。和风初畅3,有穆其舒4。驾言东道5,陟彼城楼6。逍遥远望7,乃欣以娱8。平原博敞9,中田辟除10。嘉麦被垄11,缘路带衢12。流茎散叶13,列绮相扶14。水幡幡其长流15,鱼裔裔而东驰16。风飘颻而既臻17,日暗暧而西移18。望旧馆而言旋19,永优游而无为20。
词句注释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古人用伯(孟)、仲、叔、季表示顺序排行,四季的头一个月都可用“孟”表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
惟:句首语气词,无义。权舆:本指草木的萌芽状态,后泛指事物的开始。《尔雅·释诂上》:“权舆,始也。”《诗经·秦风·权舆》:“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朱熹《集传》:“权舆,始也。”
和风:温和的风。畅:盛。
有:助词,无义。这里作形容词词头。穆:温和。《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郑玄笺:“穆,和也。”其,助词,无义。这里作形容词词头。舒:舒展。
驾言:《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驾,指驾车。言,语助词,无义。道:一作“迈”。
陟(zhì):由低处向高处走,与“降”相对。
逍遥:安闲自得的样子。
乃:于是,用作副词。以:而,用作连词。
博敞:宽广,宽敞。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迢峣倜傥,丰丽博敞。”
中田:田中,田间。《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郑玄笺:“中田,田中也。”辟除: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
嘉麦:长势很好的麦子。被垄(pīlǒng):盖住了田埂。垄,田埂。
缘路带衢(qú):路衢两边都长满了麦子。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流茎散叶:树木枝条疏落,树叶披散。
列绮相扶:或相并,或相倚,或相互扶持。
幡(fān)幡:水流动翻滚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捷捷幡幡。”
裔(yì)裔:轻盈自如的样子。司马相如《子虚赋》:“缅乎淫淫,般乎裔裔。”
飘颻(yáo):飘荡,一作“飘摇”。臻(zhēn):到,来。
暗暧(ài):昏暗模糊。
旧馆:一向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宫中。旋:回。
永:永远。优游:随意自得的样子。《诗经·小雅·白驹》:“慎尔优游,勉而遁思。”无为:不入世,自由自在,自得其乐。《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白话译文
这春天的头一月,是新年的良好开端。柔和的风已经吹起,令人身心温暖舒畅。驾车向着东方行进,然后再到城楼之上。随意地向远处观望,心里充满欣悦喜欢。平原广阔而又敞亮,田中春耕春种正忙。麦苗长满丘垄原野,还分散在道路两旁。茎叶茁壮自由舒展,茂密排列相互依傍。长流的水渠翻卷浪花,鱼而顺水游向东方。微风轻拂迎面而来,日影昏沉移向西方。眼望旧居准备回返,优游无为永远希望。
创作背景
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因采纳枣祗建议屯田垦荒,许下及其所控制的兖、豫两州,数年间“所在积谷,仓廪皆满”。依此,赋中所登之城当为“许下”,即今河南许昌。赋末所望“旧馆”,疑为枣祗之故居,颂扬枣祗创立了“兴立屯田”的“不朽之事”(曹操建安六年《加枣祗于处中封爵并把祗令》),使曹魏享有“永优游而无为”之福泽。故而此赋不是一般写景,而是对曹操采纳枣祗建议,在许下实行屯田,以复兴农业的歌颂。
作品鉴赏
此赋生动明快地描写了作者从春天驾车出游登城到返回的整个过程,描述了一幅“平原博敞,中田辟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的田畴繁荣景象,流露了“乃欣以娱”的欢快情绪。
全赋可分作三个层次。第一层写初春的特征及作者的感受。在初春时节,作者乘车东行,登上城楼,心情十分欢娱。第二层具体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初眷美景。“嘉麦被垄,缘路带衢”,既写麦苗的长势喜人,又写麦田的广阔无际。并接着以“水幡幡”、“鱼裔裔”、“风飘飘”及“日掩茇”进一步衬托麦田之美。最后一层正话反说,发出“永优游而无为”的感叹,表现积极进取的追求,从而与所描绘美景和谐统一。
全赋语言质朴流畅,文辞清新淡逸,描摹简洁自然,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由四言而六言,且多偶对,节调优美,音韵和谐,通过一系列动词和摹状词呈现出一幅幅初春动态美景,仅九十二个字便包含了叙事、写景和有抒情,见景生情,情入景中,但不虚拟铺饰,故真切、自然、形象,准确而细腻地传达出作者游览观赏的真实感情。
叙事简单点题,作者的笔墨主要运用于登城所见春天美景的描摹:这里是麦田的海洋,水在长流,鱼儿东游,风儿轻拂,太阳西移。一幅迷人的画面,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发出不能沉醉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希望有所作为的感慨。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姿态掌控朝局,其家族内部的关系网络亦如政治棋局般错综复杂。其中,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与魏文帝曹丕的兄妹关系,常因史料记载...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4 建安七子为何没有三曹:文学集团的分野与历史定位的逻辑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群体命名的创作高峰,其核心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构成。然而,这一...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3 曹丕的情感天平:伏寿与甄宓的爱恨迷局在三国纷争的权力漩涡中,曹丕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他究竟更倾心于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是自己的发妻甄宓?通过梳理正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边界,我们可以发现...
曹丕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15 东乡公主:被湮没在政治联姻中的魏晋红颜在三国群雄的刀光剑影中,曹魏宗室女性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花,即便贵为公主也难逃政治博弈的漩涡。魏文帝曹丕之女东乡公主,其人生轨迹在史籍中仅存只言片语,却折射出汉末...
曹丕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