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张春华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常言道,少来夫妻老来伴,夫妻双方到了老年之后,按理说应该更加相濡以沫,感情也更加醇厚,但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句话并不适用,因为他晚年时十分讨厌发妻张春华。
(司马懿)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
“老物”一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东西,这就是司马懿晚年时对张春华的称呼!这可真够伤人心的,要知道张春华嫁给司马懿之后一直努力操持着整个司马家,期间更是为司马懿生下三男一女,没想到晚年却得到这样一个侮辱性的称呼。
更何况,这件事情发生的前提是司马懿卧病在床,身为妻子的张春华主动前往探视,按照正常情况来讲,就算是普通人前来看望,司马懿也不该如此,可司马懿就那么说了,由此可见司马懿对张春华有多么讨厌。
那么司马懿和张春华这一对携手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夫妻,为何晚年时关系却如此恶劣?司马懿又为何那么讨厌自己的发妻呢?
司马懿喜新厌旧,嫌弃发妻年老色衰
首先从司马懿自身来讲,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司马懿喜新厌旧,嫌弃张春华年老色衰。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司马懿年轻时和张春华的夫妻感情或许是很深厚,但随着司马懿年龄渐长,在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高,靠近他的绝色也日渐增多,司马懿自然会选择更加年轻漂亮的女子服侍自己,至于已成“老妪”的张春华,自然是有多远走多远。
司马懿晚年就十分宠爱柏夫人,经常与柏夫人厮混在一起,导致张春华这个正妻很难与丈夫见上一面。不过柏夫人为司马家带来了什么呢?一个差点给司马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的儿子司马伦,他是“狗尾续貂”的主人公,也是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其实喜新厌旧是男人的通病,司马懿嫌弃张春华,宠爱柏夫人算是一例鲜明的例子,而与司马懿同时代的曹丕也是这种人。
当初曹操打河北袁绍时,曹丕将袁尚之妻甄夫人(据传名字为甄宓)据为己有,后来曹操将甄宓赐婚给曹丕,两人婚后琴瑟和鸣,羡煞旁人,可是这种感情也没有维持多久。
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看看甄宓的遭遇,当年与曹丕有多么相爱,后来曹丕有了新欢之后,她的下场就有多么惨,仅仅因为被曹丕冷落抱怨了几句,竟然就被赐死。曹丕这个皇帝尚且如此,上行下效之下,司马懿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了。
张春华太彪悍倔强
在史书记载中,张春华不但德行好,也富有智慧,自从嫁给司马懿之后,张春华将司马将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司马懿能够安心在朝堂上奋斗,显然张春华是个贤内助。
众所周知,司马懿很擅长隐忍并且还有一大绝活:装病。司马懿如果装病,连医生都很难发觉他是在装病,后来还借此躲掉了曹操的试探,让曹操打消了征召他到自己麾下任职的念头。
宣帝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见之,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帝由是重之。
司马懿装病不仅要骗外人,连府中的侍女都要骗,当初司马懿以病为由拒绝曹操的征辟,后来他在家中晒书时竟遇暴雨,但是书籍很珍贵,司马懿心急之下起身收书,结果却被家中婢女看见。
张春华也是心狠手辣,亲手将这名婢女解决了,后来又若无其事地给司马懿做饭,其果断狠辣的手段令司马懿很是欣赏,自此司马懿对她愈发敬重。
看吧,张春华在司马懿心中的身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妻子,更是让他敬重的合伙人,这份敬重令司马懿觉得张春华很强势,体会不到那种大男人的感觉,相比之下,小鸟依人的柏夫人更加让司马懿有成就感。
此外,张春华性格倔强也是司马懿逐渐疏远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前文提到过的“老物”事件发生后,张春华拒绝进食表达抗议,起初司马懿并不在意,但随着司马师、司马昭等几个儿子也跟着母亲拒绝进食,司马懿这慌了,赶紧向张春华道歉。
后惭恚不食,将自杀,诸子亦不食。帝惊而致谢,后乃止。帝退而谓人曰:“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
事后,司马懿居然说张春华死了不可惜,他之所以向张春华道歉完全是为了几个好儿子。呵,司马懿根本没有丝毫悔过的意思,不愧是生性凉薄的司马懿!
司马懿在自污,迷惑曹爽
那么司马懿如此讨厌张春华有没有可能是装出来,故意制造家庭不和睦的假象来迷惑权臣曹爽的呢?不否认有这种可能。
如果不是曹爽太过于草包,居然相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也不会让司马懿有机会完全掌控曹魏朝堂,要知道在曹芳上位前期,大将军曹爽的权势要比司马懿大得多,司马懿甚至只能在家装病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司马懿装病是向曹爽示弱,让曹爽认为自己时日无多,不要对他赶尽杀绝,而司马懿表现出对发妻张春华的厌恶,同样也有可能是向曹爽表现自己的年老昏聩,让外人觉得他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
要知道,张春华是正妻,未来司马家族的家主必定从她为司马懿生下的儿子中选择,现在司马懿却这样对待张春华,这不是脑子糊涂了还能是什么?张春华与司马懿是老夫老妻了,能看穿司马懿的打算也不足为奇,两人可能合伙上演了一出大戏。
不然以司马懿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即使再讨厌张春华也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毕竟这可是上了史书的,不惜留下如此污名也要这样做,可见司马懿所图甚大,后来果真如此,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魏大权掌控在司马家手中。
结语
关于司马懿这个人的评价毁誉参半,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贬低的声音占大多数,其狡诈奸猾、野心重、有权谋,最后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不过单以成败论英雄来说,司马懿无疑是成功的。
公元276年,司马睿诞生于洛阳的司马氏宗族府邸。作为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与西晋的兴衰紧密相连。十五岁袭封琅邪王时,八王...
司马懿 司马睿 2025-09-29 高平陵之变:曹爽交出兵权,真是因为怕死吗?公元249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高平陵爆发。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最终曹爽交出兵权,导致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
司马懿 2025-09-29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未攻蜀汉:权谋、战略与生存的深层博弈公元234年,五丈原的秋风卷走最后一丝生机,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蜀汉丞相,用一生践行着兴复汉室的理想,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却在诸葛亮死后...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8 曹操子女众多,司马懿如何从曹氏手中夺取皇位?曹操一生子女繁盛,仅见于正史记载的便有25子6女,若算上养子,其家族规模堪称庞大。然而,这位奠基曹魏政权的枭雄,其子孙却未能守住基业,最终皇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司...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09-28 司马懿政变背后的底气: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当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时,七旬高龄的司马懿在洛阳城内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这场看似冒险的军事行动,实则...
曹叡 司马懿 2025-09-26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司马懿夺权时无人尽忠:曹魏政权崩塌的深层逻辑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七旬高龄夺取曹魏军政大权。这场政变中,曾为曹家出生入死的将领们集体失声,曹爽集团迅速崩溃。这一历史吊诡现象的背后,是曹魏政...
司马懿 2025-09-25 智谋交锋的悖论:诸葛亮为何难破司马懿的“生存棋局”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智谋对决。诸葛亮以“空城计”“七擒孟获”等传奇计策闻名,多次在战术层面胜过司马懿;但最终,司马懿凭借隐忍的生...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5 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为何深怀恐惧?在三国历史的权力棋局中,曹操与司马懿的互动堪称一场"猎手与猎物"的经典博弈。曹操作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以"...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